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极地(極地)  拼音:jí dì
1.地球南北两极圈内的地区。此区气候寒冷,最高月平均温度为摄氏十度,海陆皆为冰雪覆盖,少植物生长,亦不适合人居住。
2.极点,最高的程度。《文明小史》第二一回:「木仙却听惯了他的议论,佩服到极地。」
《國語辭典》:十地  拼音:shí dì
佛教用语:(1)依菩萨證悟的层次而分的十种境界。即极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佛说十地经》卷一:「唯诸佛子,我不见有诸佛国界,彼中如来不叹说此菩萨十地者。」《西游记》第八回:「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也称为「菩萨地」。(2)菩萨十地中的第十地,仅次于佛果的境界。唐。高宗〈谒慈恩寺题奘法师房〉:「萧然登十地,自得会三归。」
《国语辞典》:南极地区(南极地区)  拼音:nán jí dì qū
通常指南极圈以内的地区,包含南极大陆、岛屿及海洋等。太阳终年斜射,并有永昼、永夜现象。大陆冰雪终年不化,多个国家在此设立科学观测站。
《国语辞典》:极地气候(极地气候)  拼音:jí dì qì hòu
位于极圈内的低温型气候。无暖季,最高月均温也少于摄氏十度。分为苔原气候及冰冠气候两种类型。前者最高月均温在摄氏零度至十度间,全年只有一个生长季;后者终年冰雪覆地,最高月均温在冰点下,天然植物绝迹。
《漢語大詞典》:极地爬天(極地爬天)
形容到处奔走。《何典》第五回:“﹝ 雌鬼 ﹞死割絶了, 刘打鬼 只得极地爬天,弄一口薄皮棺材装裹了,就扛去葬在 活鬼 坟餘地上。”
《國語辭典》:北极地区(北極地區)  拼音:běi jí dì qū
大致指北极圈所包围的地区,其范围包括整个北极海,加拿大、俄罗斯、瑞典、挪威、芬兰、冰岛等国北部、美国阿拉斯加北部,以及丹麦格陵兰岛的大部分地区。此地区常年气温极低,绝大部分地区一月均温在摄氏零下十度以下,七月均温只有少数地区超过摄氏十度。
《國語辭典》:穷天极地(窮天極地)  拼音:qióng tiān jí dì
天涯海角之外,极远的地方。明。谢肇浙《五杂组。卷四。地部二》:「元之盛时,外夷朝贡者千馀国,可谓穷天极地,罔不宾服。」
《漢語大詞典》:帡天极地(帡天極地)
谓包罗万象。 明 袁宗道 《乞进讲〈大学衍义〉疏》:“网罗先躅,捃摭旧闻,其广则帡天极地,其细则茧丝蝟毛。”
分類:包罗万象
《國語辭典》:冰山  拼音:bīng shān
1.冰雪长年不化的大山。
2.浮在海中的巨型冰块,为两极地区冰川末端断裂,滑落海中而形成。
3.比喻不可常久依赖的靠山。犹如冰山,一见阳光,就消失无踪。《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势易尽者若冰山,事相悬者如天壤。」《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岂知转眼之间,灰飞烟灭,金山化作冰山,极是不难的事。」
《國語辭典》:冰川  拼音:bīng chuān
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本身的压力而变成冰层,又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地面倾斜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层便形成冰川。也称为「冰河」。
《漢語大詞典》:限塞
极地边塞。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四:“且 雁门 者,古名限塞,虽跬步不可弃,奈何欲委五百里之疆,以资敌乎?” 宋 岳珂 《桯史·吴畏斋猎谢贽启》:“自 两河 而言,则 铜梁 为旧疆,由九郡而论,则 金坡 为限塞。”
《国语辞典》:极锋(极锋)  拼音:jí fēng
气象学上指分隔热带与极地源地气团之半永久与半连续性之锋。
《国语辞典》:寒带气候(寒带气候)  拼音:hán dài qì hòu
终年寒冷的极地地区的气候。分布在亚洲、北美大陆极圈以北等高纬度地区,可分为苔原、永冻气候二大类型。
《国语辞典》:北极锋(北极锋)  拼音:běi jí fēng
环绕于北极极圈气团和极地气团中的持久、半连续性锋面。
《国语辞典》:大气电学(大气电学)  拼音:dà qì diàn xué
研究大气中所发生的电象学科。其研究范围包括放射线所造成的大气层离子化现象、极地的极光、乃至雷电现象等。
《国语辞典》:大陆冰河(大陆冰河)  拼音:dà lù bīng hé
两极地区的冰河,覆盖范围很广,因为冰河之间的挤压作用而移动,称为「大陆冰河」。目前以北极、格陵兰与南极为代表。也称为「大陆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