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马不及鞍(马不及鞍)  拼音:mǎ bù jí ān
来不及安上马鞍。比喻仓促慌乱。如:「火山突然爆发,附近居民马不及鞍地逃命。」《三国演义》第一回:「火燄张天,贼众惊慌,马不及鞍,人不及甲,四散奔走。」
《国语辞典》:胠沙思水  拼音:qū shā sī shuǐ
鱼受阻于沙滩而想到水。比喻来不及挽救。语本《荀子。荣辱》:「鯈䱁者,浮阳之鱼,胠于沙而思水,则无逮矣。」
《国语辞典》:后悔不及(后悔不及)  拼音:hòu huǐ bù jí
事后懊悔,已来不及了。表示事情无法挽回。《红楼梦》第六五回:「到那时,白落个臭名,后悔不及。」也作「后悔无及」。
《国语辞典》:后悔何及(后悔何及)  拼音:hòu huǐ hé jí
事后懊悔,已来不及了。表示事情无法挽回。《周书。卷三五。崔谦传》:「一失事机,后悔何及。」也作「后悔无及」。
《国语辞典》:后悔莫及(后悔莫及)  拼音:hòu huǐ mò jí
事后懊悔,已来不及了。表示事情无法挽回。如:「少壮不努力,等到晚景凄凉,后悔莫及。」也作「后悔无及」。
《国语辞典》:祸不反踵(祸不反踵)  拼音:huò bù fǎn zhǒng
踵,脚跟。不反踵,来不及转身,指极为短暂快速。祸不反踵指灾祸很快就要来临。《新唐书。卷八八。裴寂传》:「今揽五郡之兵,据四战之冲,苟无奇计,祸不反踵。」也作「祸不旋踵」。
《国语辞典》:悔之何及  拼音:huǐ zhī hé jí
后悔已来不及了。《东周列国志》第八四回:「蚋蚁蜂虿,犹能害人,况君相乎?主公不备,异日悔之何及!」也作「悔之无及」。
《国语辞典》:悔之莫及  拼音:huǐ zhī mò jí
后悔已来不及了。如:「今日不听我劝,他日将悔之莫及。」也作「悔之无及」。
《国语辞典》:悔之亡及  拼音:huǐ zhī wú jí
后悔已来不及了。《汉书。卷四九。晁错传》:「夫以人之死争胜,跌而不振,则悔之亡及也。」也作「悔之无及」。
《国语辞典》:见善如不及(见善如不及)  拼音:jiàn shàn rú bù jí
遇见善事,惟恐来不及而急忙去做。《论语。季氏》:「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国语辞典》:八十岁学吹鼓手(八十岁学吹鼓手)  拼音:bā shí suì xué chuī gǔ shǒu
(歇后语)来不及了。形容年纪一大把才赶学新玩意儿。《负曝闲谈》第一七回:「真正笑话!这不成了『八十岁学吹鼓手』了么?」
《国语辞典》:屣履造门(屣履造门)  拼音:xǐ lǚ zào mén
鞋子还来不及穿好就登门拜访。形容急于晋见或会见某人。《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
《国语辞典》:为时已晚(为时已晚)  拼音:wéi shí yǐ wǎn
从时效上来看已经来不及了。如:「他虽有悔悟之心,无奈为时已晚,无可补救。」
《国语辞典》:唯恐不及  拼音:wéi kǒng bù jí
只怕来不及或赶不上。如:「避之唯恐不及。」唐。权德舆〈唐丞相金紫光禄大夫守太保致仕赠太傅岐国公杜公墓志铭序〉:「一言定交,死生以之,趋人之急,唯恐不及。」
《国语辞典》:不加思索  拼音:bù jiā sī suǒ
1.形容在匆促中而来不及思考。如:「这种人人都畏惧的事情,他竟不加思索的答应了。」
2.形容思想敏捷。如:「他不加思索的便回答了这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