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龆丱(齠丱)
长出恒齿和束发成两角。指童年时代。 南朝 梁 沈约 《齐司空柳世隆行状》:“公禀灵 华岳 ,幼挺珪璋。清襟素履,发乎齠丱。”
《漢語大詞典》:挽角
童年。古代男女未成年前束发为两结,形状如角,故称。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拜谒忠灵》:“自幼与 严东楼 为挽角之交。”
《漢語大詞典》:蛙角
犹总角。旧时童子束发如蛙角,因以指童年时代。 唐 白居易 《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擣练蛾眉婢,鸣榔蛙角奴。” 清 胡式钰 《语窦·蛙角头》:“蛙角指童子言。诗·齐风所云‘总角丱兮’者也。吾乡唯小娃然,呼若凹阁头,或作丫角,《卫风》所云‘总角之宴’是也。”
《漢語大詞典》:纚笄
谓束发加簪。仪礼·士昏礼:“姆纚笄宵衣在其右。” 郑玄 注:“纚,縚髮;笄,今时簪也。”
分類:束发
《漢語大詞典》:捥发(捥髮)
绾发,束发。指男孩成童。《隶释·汉玄儒先生娄寿碑》:“童孩多奇,岐嶷有志,捥髮传业,好学不猒。”
《漢語大詞典》:角发(角髮)
束发如角状。 宋 马令 《南唐书·隐者传·陈陶》:“ 开宝 中尝见一叟角髮被褐,与老媪货药於市。”
分類:束发
《漢語大詞典》:解散髻
古代的一种束发形式。南齐书·王俭传:“﹝ 王俭 ﹞作解散髻,斜插幘簪,朝野慕之,相与放効。” 清 洪亮吉 《解散髻》诗:“一代风流比 谢安 ,插簪散髻解朝冠。”自注:“ 王俭 为国子祭酒,作解散髻斜插簪,尝谓人曰:‘ 江 左风流宰相,惟有 谢安 。’意以自比。”南史·王俭传作“解散幘”。亦省作“ 解散 ”。 唐 陆龟蒙 《和酒病偶作》:“唯欠白綃笼解散, 洛 生閒咏两三声。”
分類:束发
《漢語大詞典》:缁纚(緇纚)
束发的黑缯。仪礼·士冠礼:“緇纚,广终幅,长六尺。” 郑玄 注:“纚,今之幘梁也。终,充也。纚一幅长六尺,足以韜髮而结之矣。”按,古人用黑巾笼发再加冠。
分類:束发加冠
《国语辞典》:道冠儿(道冠儿)  拼音:dào guān ér
道士束发用的器物。如:「那道士面容清臞,头上扎著道冠儿,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
《國語辭典》:鞨巾  拼音:hé jīn
帕头、头巾。《列子。汤问》:「北国之人,鞨巾而裘。」
分類:束发头巾
《漢語大詞典》:帕复(帕複)
束发的头巾。朱子语类卷八七:“又问黲巾之制,曰:‘如帕复相似,有四隻带,若当襆头然。’”
分類:束发头巾
《國語辭典》:笄丱  拼音:jī guàn
丱,孩童的头发束成两角的模样。笄丱指刚成年的时候。汉。徐干《中论。卷上。脩本》:「君子修德,始乎笄丱。」
《漢語大詞典》:角婢
少婢。束发如角,故称。 唐 寒山 《诗》之六二:“角婢红罗縝,阉奴紫锦裳。”
分類:束发
《國語辭典》:绾角儿(綰角兒)  拼音:wǎn jiǎo ér
儿童额头两旁所束起的发髻。借指孩童。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二折:「随何也,咱是你绾角儿弟兄,怎生来汉王不把咱钦敬。」
分類:孩童束发
《漢語大詞典》:袜首
古代武士所用的束发头巾。亦谓戴上束发头巾,指武士打扮。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 齐映 除 江西 观察,过 吉州 。 峘 自以前辈,怀怏怏,不以刺史礼见,入謁,从容步进,不袜首属我器, 映 以为恨。” 明 徐渭 《陶宅战归序》:“然雅好结名士,居常策马驰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