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纳流(纳流)  拼音:nà liú
容纳细流。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诗:「纳流迷浩瀚,峻址得嵚崟。」
《漢語大詞典》:监宅(監宅)
唐 杜甫 有《李监宅》诗。 李监 据传即 李令问 , 开元 中为秘书监。其人好美服珍馔,以奢侈闻名。后以“监宅”喻豪门。 明 高明 《琵琶记·几言谏父》:“若重唱随之义,当尽定省之仪。彼荆釵布裙,既已独奉亲闈之甘旨;此金屏绣褥,岂可久恋监宅之欢娱。” 清 孔尚任 《和答李艾山》:“监宅平临秋浩渺,髯公全具古威仪。”
《漢語大詞典》:浣花叟
亦称“ 浣花翁 ”。 指 唐 诗人 杜甫 。因 杜 宅位于 浣花溪 畔,故称。 清 方文 《早春别芜阴诸子》诗:“恰似 浣花叟 ,飘零 梓 閬 间。” 清 赵翼 《题陈东浦敦拙堂诗集》诗:“呜呼 浣花翁 ,在 唐 本别调。”
分類:诗人杜甫
《漢語大詞典》:杜五
杜甫 祖父 杜审言 ,与 苏味道 、 李峤 、 崔融 齐名,时称“文章四友”。 杜甫 亦善诗,且宏扬光大,故后称 杜甫 为 杜五 。 宋 陆游 《读杜诗》诗:“城南 杜五 少不羈,意轻造物呼作儿。”
《國語辭典》:小寒食  拼音:xiǎo hán shí
寒食日的前一天或后一天。
《漢語大詞典》:杜十姨
唐 杜甫 ,曾官左拾遗,故世称 杜拾遗 。旧村学究戏作 杜十姨 。 宋 俞琰 《席上腐谈》卷上:“ 温州 有土地 杜拾姨 无夫, 五撮鬚 相公无妇。州人迎 杜拾姨 以配 五撮鬚 ,合为一庙。 杜十姨 为谁?乃 杜拾遗 也。 五撮鬚 为谁?乃 伍子胥 也。”
分類:杜甫拾遗
《国语辞典》:哀江头(哀江头)  拼音:āi jiāng tóu
诗名。唐杜甫所作。七言乐府。诗中描写玄宗与杨贵妃游幸曲江时事。安史乱后,杜甫见曲江残破,感叹昔盛今衰,遂作此诗以致哀惋。
《漢語大詞典》:敕目
任命官员的名单。 唐 杜甫 有《秦州见敕目薛三琚授司议郎》诗。 仇兆鳌 注引 朱鹤龄 曰:“敕目,除官目次也。”
《漢語大詞典》:杜陵屋
唐 杜甫 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后因指破旧的房屋。 明 李东阳 《风雨叹》诗:“不然独破 杜陵 屋,犹能不废啸与歌。”
《国语辞典》:蓬室居  拼音:péng shì jū
贫苦百姓的住家。唐。杜甫〈垂老别〉诗:「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漢語大詞典》:杜律
指 唐 杜甫 的律诗。红楼梦第四八回:“ 黛玉 方梳洗完了,只见 香菱 笑吟吟的送了书来,又要换 杜 律。”红楼梦第四八回:“ 香菱 又逼着换出 杜 律来,又央 黛玉 、 探春 二人:‘出个题目,让我诌去。’”
分類:杜甫律诗
《漢語大詞典》:李十二
唐 诗人 李白 的别称。 唐 杜甫 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诗, 唐 贾至 有《洞庭送李十二赴零陵》诗。 宋 杨伯嵒 《臆乘·行第》:“前辈以第行称,多见之诗; 少陵 称 謫仙 为 十二 。”
《國語辭典》:兵车行(兵車行)  拼音:bīng chē xíng
诗名。唐杜甫所作。七言乐府。为杜甫描述安史战乱的代表诗作。
《漢語大詞典》:豁蒙楼(豁蒙樓)
在 南京 鸡鸣寺 ,建于 清 光绪 年间,取 杜甫 “忧来豁蒙蔽”(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诗意命名。旧时为诗人词客歌咏胜地。 清 张之洞 《金陵游览诗·鸡鸣寺》:“一朝闢僧楼,雄秀发其祕……素有 杜老 忧,今朝豁蒙蔽。”自注:“余以金施寺,僧闢寺后经堂为楼,尽伐墙外杂树,遂为 金陵 诸寺之冠。” 陈三立 有《登鷄鸣寺豁蒙楼》《豁蒙楼晴望》等诗。 李宣龚 《甲戌九日纕蘅招登豁蒙楼因事未赴》诗:“ 张老 楼存事已乖, 豁蒙 想见浮云谤。” 黄裳 《金陵杂记·豁蒙楼上看浓春》:“曲折的走上殿去。好消息, 豁蒙楼 开放了。”
《漢語大詞典》:饮中八仙(飲中八仙)
唐 李白 等八人嗜酒善饮,故称。 唐 杜甫 有《饮中八仙歌》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李白 ﹞乃益纵酒自废,与 贺知章 、 李适之 、 汝阳王 璉 、 崔宗之 、 苏晋 、 张旭 、 焦遂 为酒友,时人呼为‘饮中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