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孙汝勉,字堂夫,号竹村,宁德(今属福建)人。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武举特奏名。官终监镇(明嘉靖《宁德县志》卷三)。

人物简介

元诗选
义山,字元高,富州人,生于宋嘉定间。义山治《》兼词赋,四以赋荐。景定壬子,为九题之冠。壬戌试别闱放榜,考官见义山名,皆以得人为贺。廷试乙科,授永州司户关,累升通判瑞安军府事。丙子,宋大皇诏官民归附,遂还故山,以读书著文为事。至元己卯,行中书省俾路学以贽币礼聘于家,辞弗获,遂教授诸生。明年使掌江西学事,辛巳,退老于东湖之上。环所居皆莲,名其堂曰「君子」。又于先庐之旁扁一所曰「稼村」,四方学者皆称为稼村先生。一日整衣冠端坐而逝,年七十四。所著有《稼村类稿》,如《斋居杂兴》云:「诗思已随春意动,夜衾不怕晓寒新。」《赠陈梅垣》云:「一枝潇洒无尘涴,半夜高寒对月明。」《和九月十日紫极登高韵》云:「满斟绿斝安排醉,牢裹乌纱照顾吹。」亦复刻意求新,但全篇率多累句,不免瑜为瑕掩耳。
全宋诗
王义山(一二一四~一二八七),字元高,丰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历知新喻县,永州司户,南安军司理。入为刑工部架阁文字,累迁国子正,出通判瑞安府。入元,曾提举江西学事,以事去职(本集卷三《东湖拜朔非礼去职诸生以诗留行……》),退老东湖之上,扁读书室曰稼村,学者称稼村先生。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有《稼村类稿》三十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及附录行状。 王义山诗,以明正德十一年王冠刻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4—1287 【介绍】: 元富州丰城人,字元高,号稼村。南宋末理宗景定三年进士。知新喻县,迁永州司户。入元,提举江西学事。著有《稼村类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秀州嘉兴人,字士则,号渔林。理宗淳祐七年进士。历建康府西厅通判,开庆元年自两浙转运判官除军器少监兼知临安府,景定元年除直宝文阁知绍兴府。奉诏撰有《契丹国志》。
全宋诗
叶隆礼,字士则,号渔村,嘉兴(今属浙江)人。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进士。十年,通判建康府。十二年,除国子监簿(《景定建康志》卷二四)。开庆元年(一二五九),为两浙运判兼知临安府(《咸淳临安志》卷四九)。景定元年(一二六○),知绍兴府(《宝庆会稽续志》卷二)。
全宋文·卷八一五三
叶隆礼,字士则,号渔村,嘉兴(今浙江嘉兴)人。淳祐七年进士。十年以承奉郎任建康西厅通判。十二年改国子监簿。开庆元年调两浙转运判官,除军器少监、兼知临安府。景定元年直宝文阁、知绍兴府。后谪居袁州。著有《契丹国志》二十七卷(存。按此书真伪可疑)。见《咸淳临安志》卷四九,《宋诗纪事》卷六六,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四、一二八,《四库提要辨正》卷五。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刘澜(?~一二七六),字养原,号江村,天台(今属浙江)人。尝为道士,后还俗。端宗景炎元年卒。事见《瀛奎律髓》卷一三《夜访侃直翁》注。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逢圣,号水村。理宗淳祐十一年,以《》学召赴阙,充秘书省检校文字,迁校勘。官至朝请大夫直秘阁。有《水村易镜》。
全宋文·卷八○二二
林光世,字逢圣,号水村,莆田(今福建莆田)人。淳祐十一年理宗览其所著《易范》,诏召赴阙,充秘书省检阅文字。宝祐二年特添差浙西提举司干办公事。后以将作丞知潮州。开庆元年召为都官郎中,迁将作监。景定元年除浙东提举,时暂兼权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二年,赐同进士出身,除司农少卿,兼史职。著有《水村易镜》一卷(存)、《景定嘉言》二十篇。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会稽续志》卷二,《宋史》卷四三《理宗纪》,《经义考》卷三五,雍正《福建通志》卷六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台州临海人,字德修,号南村,又号古堂。度宗咸淳五年进士。知金华县,有能名,师事王柏。宋末隐遁林壑,诗文极高古,效陶潜书甲子。有文集。
全宋诗
陈天瑞,字德修,临海(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进士。知金华县。宋末退隐,自号南村遗老。有《甲子集》,已佚。事见《宋季忠义录》卷一三、清康熙《金华府志》卷一二。今录诗三首。
林子方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八二一二
林子方,号竹村,咸淳初在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元间瑞州高安人,初名云文,字若川,改字圣瑞,号江村。宋咸淳进士,初调高邮尉,仕至工刑部架阁。入元授承直郎,抚、建两路儒学提举。工词。有《江村遗稿》。
全宋诗
姚云,初名云文,字圣瑞,一字若川,高安(今属江西)人。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进士,调高邮县尉。官至工、刑部架阁。入元,以宋故官授抚、建两路儒学提举。事见明正德《瑞州府志》卷九、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一。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绍兴馀姚人,字无咎,号半村。度宗咸淳七年进士。为乌程尉。恭帝德祐末归隐从山。元世祖时,访求前宋故臣,遂遁迹湖海。有《半村集》。
全宋诗
厉元吉,字无咎,号半村,馀姚(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七年(一二七一)进士。为乌程尉。宋亡,遁迹湖海,白首始归。有《半村集》十二卷,已佚。清光绪《馀姚县志》卷二三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0—1319 【介绍】: 宋元间南丰人,字超潜,号水村。卓荦不群。工诗文。宋亡十余年,以荐署旴郡学正,又十余年,命为延平郡教授,秩满归里卒。有《水云村稿》
元诗选
埙字起潜,别号水村,南丰人。研经究史,网罗百氏,文思如涌泉,宋季与同里谌祐自求各以诗文鸣。年三十七而宋亡,越十八年,当路交荐,署昭郡学正。年七十,受朝命为延平教授,既满,诸生复留授业者,三年乃归。延祐六年卒,年八十。所著有《经说讲义》、《水云村稿》、《泯稿》、《哀鉴》、《英华录》、《隐居通义》,凡百二十五卷。
全宋诗
刘埙(一二四○~一三一九),字起潜,号水云村,南丰(今属江西)人。入元后,年五十五为建昌路学正,年七十为延平路儒学教授。元仁宗延祐六年卒,年八十。有《隐居通议》、《水云村稿》。事见《吴文正集》卷七一《故延平路儒学教授南丰刘君墓表》。今录诗十四首。

人物简介

元诗选
炳龙,字子文,其先山(一作丹)阳人。居京口,辟庆元市舶提举。学问该博,善谈论,四书五经皆有传注。尤深于《》,诗歌甚工。晚自号北村老民,所著曰《北村诗集》。四明戴表元帅初序曰:子文诗肆丽清邃,乃一如丘园书生、山林处士之作。太玉山人俞德邻宗大序曰:子文诗悯世道之隆污,悼人物之聚散,明时政之得失,吟咏讽谏,使闻者皆足以戒,岂徒誇竞病事推敲者之为哉!盖其易直子谅之心閒于中而肆于外者也。年八十馀卒。子垕为绍兴路兰亭书院山长,终都护府官属。
全宋诗
汤炳龙(一二四一~?),字子文,山阳(今江苏淮安)人。辟庆元市舶提举。入元,自号北村老民。有《北村集》,已佚。事见清乾隆《淮安府志》卷二二。今录诗四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淮安山阳人,居镇江,字子文,号北村老民。辟为庆元市舶提举。善谈论,学问该博,四书五经皆有传注,尤深于《》。亦工诗。年八十余卒。有《北村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元间杭州钱塘人,字仁近,一字仁父,号山村民。宋末即以诗名,与白珽齐名,称仇白。入元,为溧阳州儒学教授,旋罢归,优游湖山以终。工诗文。有《金渊集》、《山村遗集》。
元诗选
远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人。宋咸淳中,以诗名,与白珽湛渊并称于吴下,人谓之「仇白」。一时游其门者,若张雨、张翥、莫维贤,皆有名当时。元至元中,部使者强以学职起之,为溧阳州学教授。以杭州知事致仕。自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其为诗尝曰:近体吾主于唐,古体吾主于《选》,往往于融畅圆美中,忽而悽楚蕴结,有《离骚》三致意之馀韵。晚年谢事,乐于湖山泉石间,多与方士游名山胜地,佛刹灵区。足迹所到,辄有题咏。释妙声谓其诗冲远幽茂,而静退閒适之趣溢于言外。释弘道赠诗云:「吾爱山村友,诗工字亦工。波澜唐句法,潇洒晋贤风。」僧守道赠诗云:「朝野遵遗老,山村有逸民。书传东晋法,诗接晚唐人。」似是为山村写照也。
全宋诗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著,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为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馀。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为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乾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为《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为底本。《金渊集》编为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为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词学图录
仇远(1261-?) 字仁近,一字仁父,号山村民。钱塘人。有《兴观集》、《金渊集》、《无弦琴谱》。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人。至元中,官溧阳州教授。自号近村,又称山村,有山村遗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1—1325 【介绍】: 宋徽州婺源人,字道大,号前村。读书十年不下楼,务精道德性命之学,深通于《》。入元不仕,凡省院台宪行部至婺源者,必访问求见,请至学宫执礼受教。有《易堂随笔》、《蔡传辨疑》、《学诗笔记》、《诸传考正》、《春秋旁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浦江(今属浙江)人,字寿父。方凤子。精于诗。
文史
方樗,婺州人,字寿甫,一字子践,号北村。
仙村人 朝代:宋末元初

人物简介

全宋诗
仙村人,真名不详。月泉吟社第四名。事见《月泉吟社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