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81,分93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李彭(字 商老 号 日涉翁 )
李光(字 泰发、字泰定、泰定 号 转物居士、转物老人、博物居士 庄简 )
李弥大(字 似矩 号 无碍居士 )
李纲(字 伯纪 号 梁溪、梁溪居士、梁溪先生、梁溪病叟 忠定 )
李清照(号 易安居士 )
李邴(字 汉老 文敏、文肃 号 云龛 )
李觉(字 民先 号 方平九友 )
李炳(号 寄庵 )
李弥逊(字 似之 号 筠溪、筠溪居士、普现居士 )
李侗(字 愿中 号 延平先生 文靖 )
李处权(字 巽伯 号 崧庵惰夫、崧庵 )
李琥(字 西美 号 知足老人 )
李椿年(字 仲永 号 逍遥公 )
李衡(字 彦平 号 乐庵、乐庵叟 世称 乐庵先生 )
其它辞典(续上)
李昭玘(字 成季 号 乐静先生 )李彭(字 商老 号 日涉翁 )
李光(字 泰发、字泰定、泰定 号 转物居士、转物老人、博物居士 庄简 )
李弥大(字 似矩 号 无碍居士 )
李纲(字 伯纪 号 梁溪、梁溪居士、梁溪先生、梁溪病叟 忠定 )
李清照(号 易安居士 )
李邴(字 汉老 文敏、文肃 号 云龛 )
李觉(字 民先 号 方平九友 )
李炳(号 寄庵 )
李弥逊(字 似之 号 筠溪、筠溪居士、普现居士 )
李侗(字 愿中 号 延平先生 文靖 )
李处权(字 巽伯 号 崧庵惰夫、崧庵 )
李琥(字 西美 号 知足老人 )
李椿年(字 仲永 号 逍遥公 )
李衡(字 彦平 号 乐庵、乐庵叟 世称 乐庵先生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济南人,字成季,自号乐静先生。少与晁补之齐名,为苏轼所知。第进士。以李清臣荐,累官提点京西、京东路刑狱,坐元符党夺官。徽宗时召为太常少卿。崇宁初,以改元丰敕条,罢主管鸿庆宫,入党籍中。居闲十五年,寓意书画。晚知歙州,辞不行。有《乐静集》。全宋诗
李昭玘(?~一一二六),字成季,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五),任徐州教授。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自秘书省正字除校书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五)。通判潞州,入为秘书丞、开封府推官。出提点永兴、京西、京东路刑狱。徽宗立,召为右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出知沧州。崇宁初,入党籍,居闲十五年,自号乐静先生。钦宗靖康元年,以起居舍人召,未赴而卒。有《乐静集》三十卷传世,其中诗四卷,而今存各本均缺第二卷。《宋史》卷三四七有传。 李昭玘诗,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陆心源藏抄本(简称清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补于卷末。全宋文·卷二六○五
李昭玘(?——一一二六),字成季,钜野(今山东钜野)人,少与晁补之齐名,为苏轼所知。元丰二年擢进士第,除徐州教授。用李清臣荐为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加秘阁校理。通判潞州,入为开封推官,累官提点永兴、京西、京东路刑狱,坐元符党夺官。徽宗立,召为右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起居舍人,为陈次升所论,出知沧州。崇宁初,罢职主管鸿庆宫,遂入党籍中,閒居十五年,自号乐静先生。晚知歙州,辞不行。靖康初,复以起居舍人召,已卒。绍兴初,追复直徽猷阁。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四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南康军建昌人,字商老。李常从孙。博览强记,诗文富赡宏博,锤炼精研,颇多警句,名列江西诗派。与苏轼、张耒等相酬唱,与苏庠齐名,时称“苏李”。又工书,兼熔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法于一体。有《日涉园集》。全宋诗
李彭,字商老,建昌(今江西永修西北)人。因家有日涉园,自号日涉翁。生平与韩驹、洪刍、徐俯等人交善,名列吕本中《江西宗派图》。《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一五存《玉涧小集》一卷。 李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胡思敬刻《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二九二○
李彭,字商老,南康军建昌(今江西永修西北)人,常从孙。博闻强记,诗文富赡,为江西诗派诗人,有《日涉园集》(今存《永乐大典》本十卷)。书法王羲之之赡丽,用颜真卿之气骨,人争宝之。见《宋史翼》卷二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8—1159 【介绍】: 宋越州上虞人,字泰发,号转物居士。徽宗崇宁五年进士。高宗时知宣州,缮城池,聚兵粮,建义社,守境有方。后为吏部尚书。绍兴中,宋金和议成,秦桧借其名押榜以息异议,拜参知政事。及见桧撤淮南守备,夺诸将兵权,即极言金人不可信,和议不可恃,斥桧怀奸误国,为桧所恶。贬建宁军节度副使,藤州安置。后移琼州、昌化军。桧死,得复官秩。卒谥庄简。有《庄简集》。全宋诗
李光(一○七八~一一五九),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舆地纪胜》卷二四、一二五),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入为符宝郎,以言事贬监汀州酒税。钦宗即位,擢右司谏,迁侍御史。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擢秘书少监。三年,知宣州。改知临安府。绍兴元年(一一三一),除知婺州,甫至郡,擢吏部侍郎。二年,授淮西招抚使,改江东安抚大使、知建康府兼寿春府,落职提举台州崇道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一、五二、五八)。寻知湖州,历知平江府、台州、温州。七年,为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同上书卷一一七)。八年,拜参知政事。九年,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同上书卷一二四、一三三)。十一年,贬藤州安置;十四年,移琼州;二十年,移昌化军;二十五年秦桧死,内迁郴州;二十八年,复左朝奉大夫,任便居住(同上书卷一五二、一六一、一七○、一八○)。二十九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同上书卷一八二)。孝宗即位,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五八存《椒亭小集》一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有《庄简集》十八卷。《宋史》卷三六三有传。 李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庄简集》为底本,参校清乾隆翰林院抄本(简称院本,藏北京图书馆)、《椒亭小集》简称小集》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八卷。全宋文·卷三三○六
李光(一○七八——一一五九),字泰发,一字泰定,号博物居士,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人。登崇宁五年进士第。宣和中,累迁司封、司勋员外郎。钦宗立,擢右司谏,迁侍御史,反对割地乞和。建炎三年,知宣州,守备有方。移知临安府。绍兴初,知婺州,擢吏部尚书。寻充端明殿学士、江东安抚大使、知建康府。为吕颐浩所挤,落职提举宫观。五年,复知湖州、平江府。除礼部尚书,去知台州、温州。七年,为江西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八年,自吏部尚书拜参知政事。以为和不可恃、备不可撤,并于高宗前面斥秦桧「盗弄国权,怀奸误国」,为桧所恶,执政一年而罢。十一年,复谪于藤州安置。居三年,移琼州。居六年,又移昌化军。二十五年桧卒,始得内移郴州。二十八年,复官听自便。二十九年卒,年八十二。孝宗立,追复资政殿学士,谥庄简。光尝学于刘安世,著有《读易老人详说》十卷、文集三十卷、《兵略》十卷、《神仙传》十卷。见《宋史》卷三六三本传,《会稽志》卷一五,《会稽续志》卷五。宋登科记考
字泰发,一字泰定,谥号庄简。越州上虞县(今浙江绍兴)人。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累吏部尚书,拜参知政事,除资政殿学士、知绍兴府。官左朝奉大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0—1140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字似矩,号无碍居士。李撰子。徽宗崇宁二年进士。任监察御史。使辽,还,建议促辽金相攻。金兵入侵,与李纲议不合,罢去。旋除刑部尚书,高宗建炎元年知淮宁府,因杜用等叛,坐贬秩。高宗至杭州,命权绍兴府,试户部尚书兼侍读。吕颐浩视师,用为参谋官,以忤旨出知平江府。后为工部尚书,未几罢去。全宋诗
李弥大(一○八○~一一四○),字似矩,号无碍居士(《吴郡志》卷三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徽宗崇宁三年(一一○四)进士。除校书郎,迁监察御史。假太常少卿充契丹贺正旦使,还为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出知光、鄂二州,复召为给事中兼校正御前文籍详定官。宣和七年(一一二五),为河东宣抚副使、知陕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知淮宁府。绍兴二年(一一三二),权知绍兴府,历知平江、静江二府,入为工部尚书,未几罢。十年,卒,年六十一。《宋史》卷三八二有传。今录诗五首。全宋文·卷三四○一
李弥大(一○八○——一一四○),字似矩,自号无碍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弥逊弟。崇宁三年登进士第。以大臣荐召对,除校书郎,迁监察御史。历中书舍人、给事中、刑部尚书、河东宣抚使。建炎初知淮宁府,入为吏部侍郎,权绍兴府,试户部尚书兼待读,出知平江府。被劾夺职,起知静江府,入为工部尚书,未几罢去。绍兴十年卒,年六十一。《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3—1140 【介绍】: 宋邵武人,字伯纪,号梁溪。徽宗政和二年进士。宣和间为太常少卿,金人南下,因刺臂血上疏,请徽宗禅位太子以号召天下。钦宗立,历任兵部侍郎、东京留守、亲征行营使。坚主抗金,反对迁都,积极备战,迫使金兵撤离。未几以“专主战议”被逐。高宗建炎元年,进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力主联合两河义士,荐宗泽,然高宗意存苟安,为相仅七十五日即罢。后屡陈抗金大计,均未纳。卒谥忠定。有《梁溪集》。全宋诗
李纲(一○八三~一一四○),字伯纪,号梁溪居士,邵武(今属福建)人,自其祖始居无锡(今属江苏)。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因忤权贵,改比部员外郎,迁起居郎。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因言事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七年,为太常少卿。钦宗即位,除兵部侍郎,为行营参谋官,力主抗金,以姚平仲兵败罢。寻复尚书右丞,充京城四壁守御使,除知枢密院事。后因反对和议,落职提举亳州明道宫,建昌军安置,再谪宁江。金兵再至,除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纲行次长沙受命,率湖南勤王师入援,未而而开封已陷。高宗即位,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因反对避地东南,落职居鄂州。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除观文殿学士、湖广宣抚使兼知潭州。未几罢提举西京崇福宫。五年,疏奏攻战、守备、措置、绥怀之策,除江西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九年,除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大使,力辞。十年卒,年五十八。赠少师。谥忠定。纲为著名抗金志士,将领如宗泽、韩世忠或得其扶掖,或在其麾下。有《梁溪集》一百八十卷。本集附有行状及年谱多种,《宋史》卷三五八、三五九有传。 李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二十八卷)为底本,校以清初《梁溪先生文集》(五十卷,简称蓝格本,藏上海华东师大图书馆)、道光十四年刊本(简称道光本、藏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宋刻残本(存诗二卷,简称残宋本,藏上海图书馆),参校明崇祯刻、左光先等辑《宋李忠定公奏议选》(简称左选,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日本安政六年刻、赖襄选《李忠定公集钞》。诗集外散见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词学图录
李纲(1083-1140) 字伯纪。邵武(今属福建)人。有《梁溪词》,一名《李忠定公长短句》。黄鹤楼志·人物篇
李纲(1083—1140) 宋代官员、抗金名臣、学者。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政和二年(1112)进士,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宋高宗时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复起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又遭免职。卒赠少师,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忠定。工诗文,亦能词,著述甚多,有《梁溪先生文集》《梁溪词》等。建炎元年(1127)后,李纲罢相贬居鄂州,曾作《次通城送季言弟还锡山二首》,有“渚宫此去无他地,怅望自登黄鹤楼”之句,后又作《怀季言弟并简仲辅叔易》长诗,有“凭高欲望远,独上黄鹤楼”之句。全宋文·卷三六八一
李纲(一○八三—一一四○),字伯纪,号梁溪病叟,邵武(今福建邵武)人,自其祖徙居无锡。登政和二年进士第。积官至起居郎,宣和元年以京师大水上疏言事,谪监沙县税务。七年,为太常少卿,时金人渝盟,上禦戎五策,又刺臂血上疏论内禅,其议乃决。钦宗即位,除兵部侍郎。靖康初,为行营参谋官。金兵渡河,力主迎战,擢尚书右丞,为东京留守、亲征行营使,躬身督战,金兵乃退。朝廷议和,金人以其用兵为言,遂罢。太学生诣阙上书,明其无罪,复官,又除知枢密院事,为河东、北宣抚使,以解太原之围。时方议和,诏止进兵,遂乞罢,除观文殿学士、知扬州,以专主战议落职。金兵再至,除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高宗即位,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兼充御营使。为主和派所沮,在位仅七十馀日而罢。绍兴二年,除观文殿学士、湖广宣抚使兼知潭州。为徐俯等所劾,罢。五年,除江西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九年,除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大使。绍兴十年薨,年五十八。谥忠定。平生主战,负天下重望,屡起屡蹶。《宋史》卷三五八至三五九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4—约1151 【介绍】: 宋齐州章丘人,号易安居士。李格非女,赵明诚妻。工诗文,以词擅名。与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之收藏研究。金人据中原,避乱南方。明诚病卒,流离江湖间,境遇孤苦。高宗绍兴二年,再适张汝舟,旋离异。晚年整理完成明诚所著《金石录》。词作为南宋婉约派宗主,语言清丽,善白描。论词强调协律、典雅,反对以诗为词。有《易安居士集》,已佚。后人辑有《漱玉集》。今辑本有《李清照集》。全宋诗
李清照(一○八四—?),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格非女。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适当时为太学生的赵明诚,时年十八,夫妻共事铅椠。崇宁元年(一一○二)父入党籍。宣和三年(一一二一),随夫宦居莱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明诚知江宁府,时金兵南侵,遂载书赴江宁。三年,明诚改知湖州,途中病卒,清照流寓浙东各地。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赴临安府,夏,再适张汝舟,未几即离异(《云麓漫抄》卷一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八)。四年,撰《金石录后序》(《容斋四笔》卷五)。晚年表上《金石录》于朝(《隶释》卷二六),卒年七十馀(《渭南文集》卷三五《夫人孙氏墓志铭》)。清照工于诗文,尤以词擅名,为宋代婉约派大家。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一作十二卷(《郡斋读书志》卷一九),又《易安词》六卷(《宋史·艺文志》),皆已散佚,仅有《打马图经》一卷传世。近人辑有《李清照集》、《漱玉集注》等。事见《金石录后序》。 李清照诗,据有关载籍所录,并参考一九七九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编为一卷。词学图录
李清照(1084-约1151) 号易安居士。济南人。李格非女,赵明诚妻。撰《词论》一篇,有《漱玉词》。全宋文·卷三七九九
李清照(一○八四——?),自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格非女。十八岁适赵明诚,后与其夫居青州、莱州。靖康之乱,渡江居建康。建炎三年明诚卒,清照避乱辗转于越州、台州、温州、衢州、临安等地。卒于绍兴二十一年以后,年七十馀。清照工诗文词,尤以词擅名于世。事迹参见王仲闻《李清照事迹编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李清照集校注》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5—1146 【介绍】: 宋济州任城人,字汉老。徽宗崇宁五年进士。累官翰林学士。高宗即位,为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苗傅、刘正彦事起,曾面谕以逆顺祸福之理。拜尚书右丞,改参知政事。绍兴五年,条上战阵、守备、措画、绥怀各五事,不报。闲居十七年,卒于泉州。谥文敏。有《草堂集》。全宋诗
李邴(一○八五~一一四六),字汉老,号云龛,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除给事中,迁翰林学士。钦宗靖康间知越州。高宗建炎初召为兵部侍郎。三年(一一二九),拜尚书右丞,改参知政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二)。以与吕颐浩不合,提举杭州洞霄宫。未几起知平江府。因兄邺失守越州,坐累落职。绍兴十六年卒于泉州,年六十二(同上书卷一五五)。有《草堂集》一百卷,已佚。《宋史》卷三七五有传。今录诗十九首。全宋文·卷三八二一
李邴(一○八五——一一四六),字汉老,号云龛,济州钜野(今山东钜野)人。昭玘侄。崇宁五年进士,累官起居舍人,试中书舍人。后除给事中,迁翰林学士。钦宗即位,除徽猷阁待制、知越州。久之落职,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高宗即位,复徽猷阁待制。踰岁,召为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复除翰林学士、知制诰。建炎三年三月,同签书枢密院事,寻迁尚书左丞,改参知政事,权知三省枢密院事。以与吕颐浩论不合,罢,提举宫观。闲居十七年,绍兴十六年卒于泉州,年六十二。谥文肃,改谥文敏,有《草堂集》一百卷。见周必大《李文敏公邴神道碑》(《文忠集》卷六九)。《宋史》卷三七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人,字民先,自号方平九友。初为徽宗明节刘皇后掌阁笺,后流落广州。能书善琴。尤工画山水林石,泼墨成象,曲尽自然之态。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李炳,号寄庵(明嘉靖《邵武府志》卷一三)。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以兵部侍郎兼权直学士院,三年除翰林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事见《宋学士院题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9—1153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字似之,号筠溪。李弥大弟。徽宗大观三年进士。政和中累官起居郎,上封事直言朝政,贬知庐山,改奉嵩山祠,废斥隐居八年。宣和末知冀州,募勇士,修城堞,力抗南下金兵。历任知州及监司。高宗绍兴七年召为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复奏六事,鲠直如故。八年,试户部侍郎。秦桧复相,因反对屈节议和,被迫引退。九年,以徽猷阁直学士知漳州。十年,归隐福州连江西山。有《筠溪集》。全宋诗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为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溪先生文集》为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三九四四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福州连江(今福建连江)人,居于吴县(今江苏苏州)。弥大弟。登大观三年进士第。历单州司户,调郓州阳谷簿。政和四年二月,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十二月,引见上殿,改授承奉郎,迁秘书省校书郎,充编修六典检阅文字。六年,授尚书礼部员外郎。七年正月,守尚书司封员外郎。八年四月,擢为起居郎。以封事剀切贬知庐山县。历知冀、筠、饶、吉州。绍兴七年,召为左司员外郎,试中书舍人。时秦桧当国主和议,弥逊极论之,遂出知漳州。以力沮和议罢职,归隐西山十馀年。二十三年卒,年六十五。有《筠溪集》(一名《竹溪先生文集》)二十四卷(存)。见《筠溪李公家传》(《筠溪集》卷末附),《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3—1163 【介绍】: 宋南剑州剑浦人,字愿中,世号延平先生。从学罗从彦,得其《春秋》、《中庸》、《论语》、《孟子》之说。退居山里,谢绝世故四十余年,讲经说道,启迪后学,答问不倦。虽清贫而怡然自得,若无意当世而伤时忧国。朱熹尝从受业,得其传。卒谥文靖。有《李延平先生文集》。全宋诗
李侗(一○九三~一一六三),字愿中,世称延平先生,剑浦(今福建南平)人。从罗公彦学。既而退居山田,谢绝世故馀四十年。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四),朱熹受业于门。三十二年,又迎谒于建安。孝宗隆兴元年卒,年七十一,谥文靖。有《延平问答》及《语录》行世。清张伯行辑《延平先生文集》四卷,收于《正谊堂全书》。事见《晦庵集》卷九七《延平先生李公行状》、《文定集》卷二二《延平李先生墓志铭》、清毛念恃《延平四先生年谱》,《宋史》卷四二八有传。今录诗七首。全宋文·卷四○六五
李侗(一○九三——一一六三),字愿中,世称延平先生。南剑州剑浦(今福建南平)人。从罗从彦学,受《春秋》、《中庸》、《论语》、《孟子》之说。不事科举,屏居山里四十馀年。主张「学问之道不在多言,但默坐澄心,体认天理若见」。与杨时、罗从彦并称「南剑三先生」。朱熹曾受业门下。隆兴元年卒,年七十一。淳祐中追谥文靖。见朱熹《李先生行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5 【介绍】: 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全宋诗
李处权(?~一一五五)字巽伯,号崧庵惰夫,洛(今河南洛阳)人。淑曾孙。南渡后定居溧阳(《景定建康志》卷四九)。生平未获显仕,转辗各地为幕僚,以诗游士大夫间。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卒于荆州年逾七十。著作曾自编有《崧庵集》,不传。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由其堂弟处全收辑遗著四百馀篇刊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崧庵集》六卷。事见本集自序及李处全序。 李处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崧庵集》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及李鼎《宋人集甲编》(简称宋人集)本等。新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三八○一
李处权(?——一一五五),字巽伯,号崧庵,本丰县人,徙溧阳(今江苏溧阳),淑曾孙。宣和间与陈叔易、朱希真俱以诗名。南渡后尝知衢州。绍兴二十五年卒于荆州,年七十馀。著有《崧庵集》,今存永乐大典本六卷。见《崧庵集》卷首、卷末序跋,《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七,《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8—1174 【介绍】: 宋无为军庐江人,字西美。幼传家学。徽宗宣和七年以父荫补将仕郎。累官通判邵州,以疾奉祠。归营书室、小圃,日与亲朋宴适其中,自号知足老人。全宋文·卷四一五○
李琥(一○九八——一一七四),字西美,自号知足老人,无为军庐江(今安徽庐江)人。宣和七年以父恩补将仕郎。绍兴初辟新喻县尉,调兴国军判官,知瑞昌县。签书清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假守惠州。再为昭信军签判,终通判邵州,以疾奉祠。淳熙元年十一月卒,年七十七。见周必大《朝奉郎李君琥墓碣》(《周文忠公集》卷七八),《宋元学案补遗》卷九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9 【介绍】: 宋饶州鄱阳人,一作浮梁人,字仲永,号逍遥公。徽宗政和八年进士。历司农丞、度支郎中、户部侍郎、直学士院,后知婺州。潜心《易》学。有《易解》及文集。全宋文·卷三九八一
李椿年(?——一一五九),字仲永,号逍遥公,饶州浮梁(今属江西景德镇)人。政和八年进士。历司农丞、度支郎中。绍兴十二年为两浙转运副使,十七年权户部侍郎,直学士院,后知婺州。绍兴二十九年卒。有《易解》八卷、《易疑问》一卷及文集。见《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之三六、食货六之四七,《楚纪》卷五二,《宋元学案补遗》卷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0—1178 【介绍】: 宋扬州江都人,字彦平,号乐庵。高宗绍兴二年进士。授吴江主簿,有部使者侵刻百姓,投劾而归。后知溧阳县,留心民政。孝宗隆兴二年,召为监察御史。历枢密院检详、侍御史。因反对外戚张说以节度使掌兵权,除秘阁修撰致仕。晚年定居昆山,聚书逾万卷。全宋诗
李衡(一一○○~一一七八),字彦平,江都(今江苏扬州)人。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授吴江县主簿。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连知溧水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召为监察御史。五年,出知婺州(《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二三)。召拜司封郎中,迁枢密院检详文字,除侍御史。八年,差同知贡举(同上书选举一之一八)。致仕后定居昆山,名其室曰乐庵,自号乐庵叟,学者称乐庵先生。淳熙五年卒,年七十九(以上《永乐大典》卷一○四二二引《苏州府志》、《乐庵遗事》)。有《乐庵集》、《和寒山拾得诗》等,均佚;今存《周易义海撮要》十二卷,弟子龚昱辑有《乐庵语录》五卷。《淳祐玉峰志》卷中、《宋史》卷三九○有传。今录诗十首。全宋文·卷四二二六
李衡(一一○○——一一七八),字彦平,号乐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绍兴二年中进士第,授吴江主簿。有部使者怙势作威,衡拂衣归。后知溧阳县。隆兴二年,召入为监察御史。历司封郎中、枢密院检详官,出知温、婺、台三州。引年乞身,除秘阁修撰致仕。居昆山,聚书万卷。淳熙五年卒,年七十九。其著作今存《周易义海撮要》十二卷、《乐庵语录》五卷、《乐庵先生遗书》四卷。《宋史》卷三九○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