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巴氏杆菌(巴氏杆菌)  拼音:bā shì gǎn jùn
真细菌目小杆菌科的一属,菌体小,好气性,卵圆形或杆状革兰氏阴性、发酵性的微小杆菌。寄生在哺乳类及鸟类中,肺与血液等均会发现,可引起败血症或呼吸道感染等病症。由法国细菌学家巴斯德(Pasteur)发现。
《国语辞典》:痲疯病(痲疯病)  拼音:má fēng bìng
由痲疯杆菌所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为接触传染,潜伏期很长,常侵犯皮肤黏膜及末梢神经,引起浮肿、丧失知觉、脱色等症状。神经严重受损者,则会引起瘫痪,甚至造成手指、脚指向内弯曲。早期治疗,可防止肢体或其他机能性障碍。现在称为「汉生病」。如:「在过去痲疯病被误解为一种极为肮脏的病症,没人敢去接近患者。」
《国语辞典》:噬人菌  拼音:shì rén jùn
指可以引起肌肉和筋膜坏死的细菌。包括A型链球菌、嗜水性产气单胞杆菌、创伤弧菌、厌气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主要从伤口进入体内,感染后会组织红肿、发高烧,并有剧烈疼痛。如:「只要一有伤口就迅速澈底清洁消毒,就可避免噬人菌的侵扰。」
《漢語大詞典》:副伤寒(副傷寒)
急性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是副伤寒杆菌。症状较伤寒轻,病程比伤寒短。
《國語辭典》:杆菌(桿菌)  拼音:gǎn jùn
细菌名。体形细长,两端呈钝圆或圆锥形,四周有鞭毛,常为独立个体。种类很多,如白喉、结核病、破伤风等都是由不同的杆菌所引起的疾病。
《国语辞典》:白喉  拼音:bái hóu
病名。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咽头、喉头为主要患部。症状包括发烧、咽喉肿胀、失音、呼吸困难或严重虚脱等,最明显的症状是在咽、喉部位产生一层白膜。可使用抗生素或注射抗毒血清治疗,预防的方法以接种白喉疫苗最为有效。
《國語辭典》:败血症(敗血症)  拼音:bài xiě zhèng
由各种病原体(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菌等)进入血液或淋巴组织,发育繁殖,进而破坏血球及身体组织细胞的病症。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寒、皮下出血、心脏扩张等。
《國語辭典》:百日咳  拼音:bǎi rì ké
病名。潜伏期约七至十天,前驱期则呈感冒病状,约一至二周后,咳嗽逐渐加剧,慢慢的出现抽筋性咳嗽的痉咳期,咳声连续,而且发出特殊的哮喘声。持续三、四月始渐痊瘉,约经百日之久。此症极易并发肺炎、中耳炎、脑炎、肺气肿等疾病。小儿易患此病,现已有预防疫苗,且抗生素疗效佳,此症已大为减少。
《国语辞典》:球菌  拼音:qiú jùn
泛指菌体形状呈圆球形的细菌的总称,以别与杆菌、螺旋菌及弧菌,不具鞭毛。球体单独者称单球菌,成对者为双球菌,多个相连者为链球菌,聚集成堆者为葡萄球菌。多属有害的病菌。
《漢語大詞典》:软下疳(軟下疳)
病名。病原体是软下疳链杆菌,通过性交感染。在生殖器外部形成溃疡,疼痛,高热,病灶周围组织柔软。
《國語辭典》:痲疯(痲瘋)  拼音:má fēng
病名。由麻疯杆菌引起的慢性疾病。参见「麻疯」条。
《國語辭典》:麻疯(麻瘋)  拼音:má fēng
病名。由麻疯杆菌所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常侵犯皮肤黏膜及末梢神经。可分为结核型与开放型两种,前者不具传染性,后者则具传染性。也称为「麻风」、「痲风」、「痲疯」、「大麻风」、「癞病」。
《漢語大詞典》:链霉素(鏈霉素)
抗菌素的一种。白色粉末,有苦味,对结核杆菌、鼠疫杆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