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伍员死
 
伍员头
 
抉眼胥门
 
伍胥抉目
  
伍员杀身
 
抉目伍员
 
伍胥仗剑
 
悬目东门
 
属镂忠恨
 
属镂剑

相关人物
伍员(字子胥)


《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
吴太宰嚭既与子胥有隙,因谗曰:「子胥为人刚暴,少恩,猜贼,其怨望恐为深祸也。前日王欲伐齐,子胥以为不可,王卒伐之而有大功。子胥耻其计谋不用,乃反怨望。而今王又复伐齐,子胥专愎彊谏,沮毁用事,徒幸吴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今王自行,悉国中武力以伐齐,而子胥谏不用,因辍谢,详病不行。王不可不备,此起祸不难。且嚭使人微伺之,其使于齐也,乃属其子于齐之鲍氏。夫为人臣,内不得意,外倚诸侯,自以为先王之谋臣,今不见用,常鞅鞅怨望。愿王早图之。」吴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伍子胥仰天叹曰:「嗟乎!谗臣嚭为乱矣,王乃反诛我。我令若父霸。自若未立时,诸公子争立,我以死争之于先王,几不得立。若既得立,欲分吴国予我,我顾不敢望也。然今若听谀臣言以杀长者。」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刭死。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吴人怜之,为立祠于江上,因命曰胥山。
《国语》卷十九〈吴语·申胥自杀〉
申胥释剑而对曰:「昔吾先王世有辅弼之臣,以能遂疑计恶,以不陷于大难。今王播弃黎老,而孩童焉比谋,曰『余令而不违。』夫不违,乃违也。夫不违,亡之阶也。夫天之所弃,必骤近其小喜,而远其大忧。王若不得志于齐,而以觉寤王心,而吴国犹世。吾先君得之也,必有以取之;其亡之也,亦有以弃之。用能援持盈以没,而骤救倾以时。今王无以取之,而天禄亟至,是吴命之短也。员不忍称疾辟易,以见王之亲为越之擒也。员请先死。」遂自杀。将死,曰:「以悬吾目于东门,以见越之入,吴国之亡也。」王愠曰:「孤不使大夫得有见也。」乃使取申胥之尸,盛以鸱夷,而投之于江。

简释

伍员抉目:咏忠臣蒙冤。唐李绅《姑苏台杂句》:“伍员抉目看吴灭,范蠡全身霸西越。”


例句

王道潜隳伍员死,可叹斗间瞻王气。 刘商 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

伍员杀身谁不冤,竟看墓树如所言。 刘长卿 登吴古城歌

伍胥抉目看吴灭,范蠡全身霸西越。 李绅 姑苏台杂句

伍员谏已死,浮尸去不回。 白居易 杂兴三首

伍胥既仗剑,范蠡亦乘流。 薛据 泊震泽口

《國語辭典》:杀身(殺身)  拼音:shā shēn
舍弃生命、丧失生命。《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家国俱亡,吾独生何益?宁杀身以全家国,所得多矣。」《三国演义》第五回:「前日鲍将军之弟不遵调遣,擅自进兵,杀身丧命,折了许多军士。」
《国语辞典》:杀身报国(杀身报国)  拼音:shā shēn bào guó
牺牲生命报效国家。唐。杨烱〈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臣又多幸天皇任之以股肱,誓期杀身报国,致一人于尧舜。」元。曾瑞〈羊诉冤。十二宫套〉:「舍命于家,就死成仁,杀身报国。」也作「杀身救国」。
《国语辞典》:杀身成名(杀身成名)  拼音:shā shēn chéng míng
为正义舍弃生命而成就美名。《汉书。卷九二。游侠传。序》:「虽其陷于刑辟,自与杀身成名,若季路、仇牧,死而不悔也。」《梁书。卷五六。侯景传》:「或杀身成名,或去食存信,比性命于鸿毛,等节义于熊掌。」
《国语辞典》:杀身出生(杀身出生)  拼音:shā shēn chū shēng
舍弃生命。《吕氏春秋。仲冬纪。忠廉》:「忠臣亦然,苟便于主利于国,无敢辞违,杀身出生以徇之。」
《国语辞典》:杀身救国(杀身救国)  拼音:shā shēn jiù guó
牺牲生命报效国家。《东周列国志》第四四回:「夫料事能中,智也;尽心谋国,忠也;临难不避,勇也;杀身救国,仁也。」也作「杀身报国」。
《国语辞典》:杀身为报(杀身为报)  拼音:shā shēn wéi bào
牺牲自己性命以报答他人恩惠。《薛仁贵征辽事略》:「古人言蒙一饭之恩,尚杀身为报,今总管赐御粉,此匹夫不谢而去。」
《国语辞典》:蒙一饭之恩,尚杀身以报(蒙一饭之恩,尚杀身以报)  拼音:méng yī fàn zhī ēn,shàng shā shēn yǐ bào
(谚语)受人点滴恩惠,尚知以性命回报。参见「一饭之恩」条。《薛仁贵征辽事略》:「古人言:『蒙一饭之恩,尚杀身以报。』兼将军救我一命,其恩非小,何敢无礼!」
《國語辭典》:杀身成仁(殺身成仁)  拼音:shā shēn chéng rén
语本《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东周列国志》第一○一回:「然大丈夫杀身成仁,视死如归,功在当时,名垂后世,何不可愿之有哉?」也作「杀身成义」。
《國語辭典》:杀身成义(殺身成義)  拼音:shā shēn chéng yì
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参见「杀身成仁」条。《北史。卷三二。崔鉴等传。论曰》:「模雄壮之烈,楷忠贞之操,杀身成义,临难如归。」
《国语辞典》:杀身之祸(杀身之祸)  拼音:shā shēn zhī huò
丧失生命的灾祸。《三国演义》第一○六回:「此为『鬼幽之相』。二人早晚必有杀身之祸,何足畏也?」《老残游记》第一一回:「若遇此等人,敬而远之,以免杀身之祸,要紧!要紧!」
《漢語大詞典》:亡身
杀身;丧身。《楚辞·离骚》:“ 鮌 婞直以亡身兮,终然殀乎 羽 之野。” 洪兴祖 补注:“ 鮌 婞直以亡身,则 鮌 盖刚而犯上者耳。”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杜门絶迹,不面伪庭,进免 龚胜 亡身之祸,退无 薛方 诡对之讥。” 胡厥文 《悼念周恩来总理诗》之一:“噩耗警传频,愴然欲丧神,音容犹在目,恶疾竟亡身。”
分類:杀身丧身
《國語辭典》:殁身(歿身)  拼音:mò shēn
杀身。《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聂政传》:「妾其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
分類:杀身终生
《漢語大詞典》:湛身
(1).沉身。谓投水而死。汉书·扬雄传上:“又怪 屈原 文过 相如 ,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 颜师古 注:“湛读曰沉。谓投水而死。”
(2).杀身。 清 徐宗亮 《〈南山集〉后序》:“呜呼!前史歷载文字之祸,至於湛身而赤族者,何可胜数!”
分類:杀身投水
《漢語大詞典》:戮身
杀身。 宋 江万里 《宣政杂录》:“又一本,在厅事照壁上,隔六年有戮身之祸。”
分類:杀身
《国语辞典》:伍员抉目(伍员抉目)  拼音:wǔ yún jué mù
春秋楚人伍员辅吴伐越,后吴王惑于越王厚礼卑辞,曲意迎合而斥退伍员,赐剑令其自刎。伍员死前命舍人抉其目悬于东门,欲见越入灭吴。后吴果为越所破。见《国语。吴语》。
《漢語大詞典》:抉眼
(1).挖出眼珠。战国策·韩策二:“ 聂政 大呼,所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2).见“ 抉目吴门 ”。
(3).犹反目。 唐 杜甫 《可叹》诗:“近者抉眼去其夫, 河东 女儿身姓 柳 。” 王嗣奭 释:“抉眼,犹云反目。”
《漢語大詞典》:抉目吴门(抉目吴門)
春秋 时, 吴国 大夫 伍员 (字 子胥 )劝 吴王 夫差 拒绝 越国 求和。 夫差 听信谗言,赐 子胥 剑,令自尽。 子胥 临死时说:“抉吾眼置之 吴 东门,以观 越 之灭 吴 也。”见《国语·吴语》《史记·吴太伯世家》。后用为忠臣被谗殉身的典故。 明 高启 《谒伍相祠》诗:“鞭尸 楚 墓生前孝,抉目 吴 门死后忠。”亦作“ 抉目东门 ”、“ 抉目胥门 ”、“ 抉目悬门 ”。 元 萨都剌 《酹江月·姑苏台怀古》词:“忠臣抉目东门上,可退 越 来兵伍?” 高旭 《收辑亡友宁太一遗墨装订成册因题四首以弁其首》之二:“挺身 大泽 呼 张楚 ,抉目 胥门 看沼 吴 。” 傅敷 《次韵和亚子》:“抚头看镜斯何事,抉目悬门事可哀。”亦省作“ 抉目 ”、“ 抉眼 ”、“ 抉眸 ”。旧唐书·太宗纪下:“君臣之际,遭遇斯难,以至抉目剖心,虫流筋擢,良由遭值之异也。” 宋 陆游 《书愤》:“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 蔡寅 《丙辰岁除》诗之二:“抉眸 胥 相看 吴 沼,披髮 伊川 讖陆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