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泄漏天机(泄漏天机)  拼音:xiè lòu tiān jī
透露机密。明。姚茂良《精忠记》第二八出:「想著你于家为国,听我从头分明说破,泄漏天机,你今日里悔之何及!」
《國語辭典》:走嘴  拼音:zǒu zuǐ
说话不小心,无意中泄露秘密。如:「他不小心走嘴,把你的事都公开了。」、「她走嘴透露了一个名人的秘密。」
《国语辞典》:保密防谍(保密防谍)  拼音:bǎo mì fáng dié
保守机密,防范间谍。如:「保密防谍,人人有责。」
《国语辞典》:走水槽  拼音:zǒu shuǐ cáo
泄漏机密的人。
分类:泄漏机密
《国语辞典》:地下工作  拼音:dì xià gōng zuò
泛称秘密从事关于政治、军事、社会等带有机密性的活动。
《国语辞典》:偷听器(偷听器)  拼音:tōu tīng qì
为窃听他人的机密或谈话内容而暗中装置的一种电子器材。如:「他们发现办公室被安装偷听器后,立刻报警。」
《国语辞典》:窃听器(窃听器)  拼音:qiè tīng qì
为偷听他人机密或谈话内容,所暗中装置的一种电子器材。可将窃听到的内容转化成电波,再由接收器还原。
《漢語大詞典》:机密房(機密房)
古代官衙中掌管机密的机构。《水浒传》第三十回:“﹝ 张都监 ﹞连夜便把贜物封了,且叫:‘送去机密房里监收,天明却和这厮説话!’”
《國語辭典》:机事不密(機事不密)  拼音:jī shì bù mì
机密的事情泄漏不保。《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漏泄省中及尚书事者,『机事不密则害成』也。」《三国演义》第一回:「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
分類:泄漏机密
《漢語大詞典》:号谍(號諜)
指带有机密性的通知。《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歌谣选·捻军民歌》:“七月十五发号谍,八月十八装大旗。”
分類:机密通知
《國語辭典》:保险匮(保險櫃)  拼音:bǎo xiǎn guì
贮藏现款或贵重物品的铁匮。用双层夹有石棉的铁板制造,门上有特制的号码键或锁。可以防盗、防火。也称为「保险箱」。
《國語辭典》:保险箱(保險箱)  拼音:bǎo xiǎn xiāng
贮藏现款或贵重物品,以防火患或盗贼的铁箱。用双层厚铁板制成,两铁板之间,填以沙砾或其他耐火物,门上有号码键或精密锁钥。也称为「保险匮」、「金匮」、「银匮」。
《漢語大詞典》:保密通信
通信对象之间为防止机密信息被截取,按约定的方法改变信息的表现形式以隐蔽其真实内容的通信方式。通常使用暗号、密码、密语或通信保密机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密。
《漢語大詞典》:敌探(敵探)
敌方派遣的刺探我方机密情报的间谍。如:原来他是一个卑鄙的敌探。
《漢語大詞典》:蜜勿
机密,机要。蜜,用同“ 密 ”。 清 戴名世 《再上韩慕庐大宗伯书》:“而阁下方在日月之际,经纶蜜勿,更有重且大者,文章一事遂有所不暇及耳。然而当今文章之责实在阁下,不宜使穷巷枯槁之士觖然失望。”
分類:机密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