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材术(材術)
本领;才学。鬼谷子·飞箝“或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 南朝 梁 陶弘景 注:“或有状其所有,其短自形,此以重累为毁也。或有歷説其短,材术便著,此以毁为重累也。” 宋 曾巩 《亲旧书报京师盛闻治声》诗:“自知孤宦无材术,谁道京师有政声。” 宋 苏轼 《论仓法札子》:“臣材术短浅,老病日侵。”
《國語辭典》:身分  拼音:shēn fèn
1.指个人的出身、职业、资格或社会地位等。如:「身分證」、「身分暴露」、「已婚身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敢是做过了娼妓一番,身分不比良家了。」《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只勾有两年光景,把一个大财主,仍旧弄做个渔翁身分,一些也没有了。」《红楼梦》第五七回:「幸他是个知书达礼的,虽有女儿身分,还不是那种佯羞诈愧,一味轻薄造作之辈。」
2.架式、排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见那老子是个养家经纪之人,不恁地理会这些勾当,所以閒常也与人做了些不伶俐的身分。」《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这高老先生虽是一个前辈,却全不做身分,最好顽耍,同众位说说笑笑,并无顾忌。」
3.等级、品质。《儒林外史》第三一回:「你这肴馔是精极的了,只是这酒是市上买来的,身分有限。」
4.模样、体态。《董西厢》卷七:「甚娘身分!驼腰与龟胸,包牙缺上边唇。」元。高文秀《諕范叔》第三折:「我当初打杀他了,再怎生得个范雎来,待道不是呵,你看那身分儿好生相似。」
5.动作、招式。《水浒传》第二三回:「把那打虎的身分拳脚,细说了一遍。」《儒林外史》第一二回:「张铁臂一上一下,一左一右,舞出许多身分来。」
《國語辭典》:活路  拼音:huó lù
1.生路。《三国演义》第三回:「此间不可久恋,须别寻活路。」《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今耕者已得再生,吾亦该放条活路。」
2.可通行的道路。《水浒传》第四七回:「你便从村里走去,只看有白杨树便可转湾。不问路道阔狭,但有白杨树的转湾,便是活路,没那树时都是死路。如有别的树木转湾也不是活路。」
3.能够顺利进行事务的途径。《刘知远诸宫调。第三》:「莫忧拒,待交我寻活路,嗔不肯。」
4.生活的门路。如:「他穷得连条活路也没有。」元。无名氏《神奴儿》第三折:「这厮每败坏风俗,搅的俺一家儿不成活路,那吃敲才百计亏图。」
5.工作。《醒世姻缘传》第五九回:「既是捻出丫头去了,这丫头的活路就该他做。」
《國語辭典》:高强(高強)  拼音:gāo qiáng
优越过人。《水浒传》第三三回:「原来那个都监,姓黄名信,为他本身武艺高强,威镇青州,因此称他为镇三山。」。《初刻拍案惊奇》卷六:「此是贾秀才识见高强,也是观世音见他虔诚,显此灵通。」
《國語辭典》:高超  拼音:gāo chāo
超越尘俗。三国魏。阮藉〈答伏羲书〉:「若良运未协,神机无准,则腾精抗志,邈世高超。」
《国语辞典》:手儿(手儿)  拼音:shǒu ér
1.手。如:「请举起你的小手儿来。」
2.手工、技艺。如:「才艺比赛时,每个孩子的手儿都巧妙的很。」
3.本领。如:「我得给他看一手儿。」
4.策略、手段。如:「他这一手儿太厉害了。」
《國語辭典》:手策  拼音:shǒu cè
手段、本领。《董西厢》卷二:「倚仗著他家有手策,欲反唐朝世界。」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一折:「准备著犒赏金帛,显你那捉将挟人那手策。」
分類:手段本领
《國語辭典》:手面  拼音:shǒu miàn
1.手段、本领。明。汤显祖《南柯记》第二七出:「王大姐,这等手面,怎么防贼?」《官场现形记》第二七回:「我倒也使点手面给他瞧,看我到底是饭桶不是饭桶?」
2.用钱奢俭的程度。《文明小史》第三五回:「那里面的大和尚手面极阔,很认得些京里的王爷贝子爷。」
《國語辭典》:选手(選手)  拼音:xuǎn shǒu
参加各种比赛的代表者。如:「奥运选手」、「体操选手」。
《國語辭典》:把势(把勢)  拼音:bǎ shi
1.专精一种技艺的人。如:「车把势」、「花儿把势」、「老把势」。《西游记》第三二回:「那魔是几年之魔,怪是几年之怪?还是个把势,还是个雏儿?」也作「把式」。
2.技艺、武术。如:「天桥儿的把势──光说不练。」《醒世姻缘传》第六七回:「那回子平日是晓得些把势的人。谁知触怒了凶神,甚么把势还待使得起来?」也作「把式」。
3.老练的。《西游记》第一七七回:「行者道:『不要怕,等我看他是雏的妖精,是把势妖精?』」也作「把式」。
4.虚张声势,不务正业的人。《直语补證。瞎打把势》:「俗以无所凭藉而妄自炫赫者,谓以瞎打把势。按:把势本辽以东打鹰者名目,兼衙门行杖,率以流人子弟及奴仆为之。见《林佶辽金备考》。」也作「把式」。
5.妓院。《海上花列传》第三回:「把势里名气响末好,叫仔周双玉。上海滩浪随便啥人看见牌子,就晓得是周双珠哚个妹子哉啘。」
《國語辭典》:噱头(噱頭)  拼音:xuē tóu
1.引人发笑的言语或举动。如:「喜剧演员誇张的噱头,常引起观众们哄堂大笑。」
2.花样、花招。如:「这幅广告耍足了噱头,引得路人的驻足侧目。」
《漢語大詞典》:硬功夫
指真正的本领。如:搞科研工作是要有点儿硬功夫的。
分類:真正本领
《漢語大詞典》:侠术(俠術)
指侠客的本领,如武功及抑强扶弱的办法等。《初刻拍案惊奇》卷四:“而今再説一个有侠术的女子,救着一个落难之人,説出许多剑侠的议论。”
《国语辞典》:伏虎降龙(伏虎降龙)  拼音:fú hǔ xiáng lóng
喻有极大的本领,能战胜重大困难或恶势力。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学师父伏虎降龙,跨鸾乘凤。」《封神演义》第八二回:「伏虎降龙为第一,擒妖缚怪任纵横。」也作「降龙伏虎」。
《國語辭典》:呼风唤雨(呼風喚雨)  拼音:hū fēng huàn yǔ
1.形容神仙道士法术高强,能够召唤风雨。元。无名氏《十样锦》第二折:「变昼为夜,撒豆成兵,挥剑成河,呼风唤雨。」《西游记》第四四回:「我那师父,呼风唤雨,只在翻掌之间;指水为油,点石成金,却如转身之易。」
2.比喻人神通广大、很有影响力。如:「总经理在商业界呼风唤雨的能力,叫人不得不佩服。」
《國語辭典》:牛刀小试(牛刀小試)  拼音:niú dāo xiǎo shì
比喻有大才能,先在小事上施展一下。如:「刚才耍的特技,只是大师的牛刀小试,下面还有更精彩的节目。」
《國語辭典》:牛刀  拼音:niú dāo
宰牛用的大刀。语出《论语。阳货》:「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比喻大材。唐。孟浩然〈赠萧少府〉诗:「鸿渐升仪羽,牛刀列下班。」
分類:大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