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空札
没有书写过的竹木简。后汉书·刘盆子传:“ 崇 等议曰:‘闻古天子将兵称上将军。’乃书札为符曰‘上将军’,又以两空札置笥中。”
《漢語大詞典》:觚编(觚編)
编连成册的木简。借指书籍。 唐 来鹄 《圣政纪颂》:“君誥臣箴,觚编毫络,前书后经,规善鉴恶,国之大章,如何寝略。”
分類:木简书籍
《漢語大詞典》:裁觚
谓写文章。亦借指诗文。觚,古代书写用的木简。 清 姚鼐 《祭张少詹曾敞文》:“君为禁臣,彪胷烂手,裁觚朝脱,暮诵士口。”
《漢語大詞典》:咫尺之书(咫尺之書)
书信。古代书写用木简,信札之简长盈尺,故称。史记·淮阴侯列传:“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於 燕 , 燕 必不敢不听从。”《宋书·谢晦传》:“遣一乘之使,赐咫尺之书,臣便勒众旋旗,还保所任。” 宋 苏洵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欲徒手奉咫尺之书,自託於执事,将使执事何从而知之,何从而信之哉?”亦省作“ 咫尺书 ”。南史·蔡兴宗传:“今不过须单使一人,咫尺书耳。”
《漢語大詞典》:握铅抱椠(握鉛抱槧)
语本西京杂记卷三:“ 扬子云 好事,常怀铅提槧,从诸计吏,访殊方絶域四方之语。”铅,铅粉;椠,木简。皆书写用具。后遂以“握铅抱槧”为勤于写作、校勘的典故。 清 冯桂芬 《苏州试院记》:“ 同治 初元……勘定 苏州 ,復次第削平 常 、 镇 、 湖 、 嘉 诸郡县,千里敉安,握铅抱槧之士散之四方者,至是咸归里。”亦省作“ 握槧 ”、“ 握铅 ”。 清 曾国藩 《孙芝房侍讲〈刍论〉序》:“以世之多故,握槧之不可以苟,未及事事,而齿髮固已衰矣。”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它日残喘稍苏,校刻先人遗书毕,当再鼓握铅之气。”
《国语辞典》:楼兰晋简(楼兰晋简)  拼音:lóu lán jìn jiǎn
楼兰出土的西晋时代竹木简书。清光绪二十五年由瑞典人斯文赫定(Sven Hedin)在新疆古楼兰遗址挖掘所得,有一百二十馀枚,极具文献价值。
《国语辞典》:染翰操觚  拼音:rǎn hàn cāo gū
以笔沾墨,并拿著木简,意指写文章。《幼学琼林。卷四。文事类》:「作文曰染翰操觚。」
《漢語大詞典》:觚简(觚簡)
(1).古代书写用的木简。借指书籍。 明 张居正 《赠霁翁尊师吴老先生督学山东序》:“彼所閲者,不越篇章觚简之间。”
(2).引申为刻印书籍。 清 恽敬 《赠光禄大夫陈公神道碑铭》:“惟公和正,所蓄有餘,一身觚简,奕世簪裾。凡百君子,视此刻书,各敬尔仪,毋怠毋渝。”
《漢語大詞典》:觚木
古代书写用的木简。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觚者,稜也,学书之牘,或以记事,削木为之。其形或六面,或八面,面面皆可书,以有稜角,遂谓之觚。今或呼小儿学书简为觚木。”
分類:书写木简
《漢語大詞典》:剖觚
谓书写,写定。觚,指木简。 黄人 《〈清文汇〉序》:“至 萧梁 哲储,始别加组纂,剖觚繢素,渐毗审美,而罗弋前修,未迕学礼之训。”
《漢語大詞典》:矩券
刻在竹木简上的契约。管子·山至数:“苟合於国器君用者,皆有矩券於上。” 尹知章 注:“矩券,常券。” 马非百 新诠:“券即契约……古时无纸,多以竹木为简,故须用刀刻而识之。”
《漢語大詞典》:木檄
(1).古代官方用的木简文书。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羽檄:“《魏武奏事》曰:‘有急以鸡羽插木檄,谓之羽檄。’”
(2).干直无枝的树材。宋史·李若谷传:“补 长社县 尉,州葺兵营,课民输木檄,尉受之,而吏以不中程,多退斥,欲苟苦输者,因以取賕。 若谷 度材,别其长短、大小为程,置庭中,使民自输。”
《漢語大詞典》:木牍(木牘)
古代用以写字的木简。 叶德辉 《书林清话·书之称叶》:“牒则木牘一版之称。” 洪楼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简介》:“从墓中出土木牍得知,墓的埋葬时间是 汉文帝 初元 十二年。”
分類:写字木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