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桂板
桂木板。一种贵重的木材。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七:“ 贵州 苗峒 出沙板,然彼中不甚贵重,其最重者曰桂板,有金桂、水桂二种:一如黄金间碧玉竹;一如沉香之色,嗅之如沉速香。其木在地中横生,长或丈餘,短或三五尺,大者或至数围,更无枝叶。其生多在山根,其上土色皆黄,庶草不殖,以铁斸之,坚而难入, 苗 人解为板售之,直较沙板数倍。”
《漢語大詞典》:盖板
用来封闭或盖住容器、箱子或结构物截面的端部或顶部的盖、罩或顶
木板房的外墙上或木房顶上的第一层木板或防水材料
《國語辭典》:笭床  拼音:líng chuáng
1.垫在棺木内放尸体的木板。《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获保首领以殁,唯是楄柎所以藉干者。」晋。杜预。注:「楄柎,棺中笭床也。」
2.船上用来放置器物的竹板。汉。刘熙《释名。释船》:「舟中床以荐物者曰笭,言但有箦如笭床也。」
分類:木板
《漢語大詞典》:楄柎
1.亦称"楄部"。
2.古时棺中垫尸体的长方木板。
《漢語大詞典》:翘板
一种活动器械,木板中部用东西固定,两头可上下起落,多供儿童游戏玩耍。也叫“翘翘板”、“压板”
《漢語大詞典》:墙板(牆板)
亦作“墻板”。 板壁;木板墙。 沈从文 《新与旧》:“墙板上还挂了两具盾牌、一副虎头双钩、一支广式土枪、一对护手刀。”
《漢語大詞典》:荣宝斋(榮寶齋)
我国著名的木板水印出版机构。在 北京 琉璃厂 。1894年( 清 光绪 二十年)创立,经营木板水印业务。近年来工艺水平不断提高,经营范围扩大至文房四宝,所复制的古今名画,酷肖传神,富有民族特色。
《漢語大詞典》:雨屏
遮雨护窗的木板。 巴金 《神、鬼、人·神》:“从这里通到客室的廊前的雨屏已经早拉出来关上了。”
分類:遮雨木板
《國語辭典》:图板(圖板)  拼音:tú bǎn
一种制图用的器具。制图时,垫在图纸下面的木板上,具有一定的规格。
《國語辭典》:图钉(圖釘)  拼音:tú dīng
固定纸张用的钉子。以金属制成,下端尖锐,上部有一小圆盖。
《国语辞典》:趿拉板儿(趿拉板儿)  拼音:tā la bǎn ér
没有鞋帮只有襻儿的木底鞋。指木板拖鞋。也称为「呱哒板儿」。
《國語辭典》:誊写钢版(謄寫鋼版)  拼音:téng xiě gāng bǎn
一种简便的印刷器材。其纹如网,多镶于木板上,使用时,将蜡纸置于版上以钢制笔把蜡质刮去,再将蜡纸置于机器上,上覆以薄绢,以胶棍涂油墨印刷于白纸上。简称为「钢版」。
《國語辭典》:纤维板(纖維板)  拼音:xiān wéi bǎn
分解木材或其他植物,取得其中的纤维材料,添加松脂、石棉、防火剂等,经过成型、热压等手续所制成的建筑材料。多用作壁板、隔热板、隔音板等。也称为「木质板」、合成板」、「人造板」。
《国语辞典》:三明治人  拼音:sān míng zhì rén
将两片广告木板挂在肩膀上的人。因人夹于两片木板间,恰似三明治般,故称为「三明治人」。
《国语辞典》:鬼画桃符(鬼画桃符)  拼音:guǐ huà táo fú
古时候,人们在桃木板上书写类似狂草的文字,然后钉在大门两旁,藉以驱邪避鬼。因为文字诘屈潦草,不易辨识,后遂用鬼画桃符来讥笑人书画潦草拙劣。也作「鬼画符」。
《国语辞典》:刻版印书(刻版印书)  拼音:kè bǎn yìn shū
将文字、图案雕刻在木板或金属板上,刷涂墨汁后,排印在纸上,制订成书籍。如:「刻版印书在中国有很久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