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木屑  拼音:mù xiè
砍伐或锯木头所产生的屑末。
《國語辭典》:竹头木屑(竹頭木屑)  拼音:zhú tóu mù xiè
晋朝陶侃造船,将废弃的木屑及竹头收藏起来,后以木屑铺雪地禦湿,竹头作钉装船,传为美谈。典出《晋书。卷六六。陶侃传》。后用以比喻细微而有用的事物。宋。张孝祥代总得居士与叶参政〉:「今者相公既传宥密之寄,深思熟虑,日不暇给,将以戡外侮而隆内治,于斯时也,竹头木屑皆所不弃,况如某受知之深者哉!」
分類:废置
《分类字锦》:木屑竹头(木屑竹头)
晋书陶侃传为荆州刺史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馀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钉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分类:能政
《國語辭典》:锯屑(鋸屑)  拼音:jù xiè
锯木材时落下的细末。语本《晋书。卷四九。胡毋辅之传》:「彦国吐佳言如锯木屑,霏霏不绝,诚为后进领袖也。」后用以比喻人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宋。苏轼〈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并寄茶二十一片〉诗:「高论无穷如锯屑,小诗有味似连珠。」
《漢語大詞典》:条香(條香)
指用木屑搀香料做成细条形的香。 清 唐甄 潜书·性才:“人有性,性有才,如火有明,明有光……亦有无光之明,如烛灭而著在条香,满堂宾客无不见其明者,然而明不及众。”
《漢語大詞典》:熏烧(熏燒)
亦作“燻烧”。
(1).烟熏火烧,以驱狐鼠。比喻惩处坏人。后汉书·虞延传:“尔,人之巨蠹,久依城社,不畏熏烧,今考实未竟,宜当尽法。”
(2).一种烹调方法。指用木柴、木屑等的烟火灼炙食物。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城南录》:“宰夫 杨氏 工宰肉,得炙肉之法,谓之燻烧。”
《漢語大詞典》:刨花板
用刨花或木屑,加入胶料,成坯后在高温下压制而成的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