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模型飞机(模型飞机)  拼音:mó xíng fēi jī
将实物缩小,用塑胶、木头或其他材料制成的飞机。如:「你喜欢模型飞机吗?」
《国语辞典》:木强则折(木强则折)  拼音:mù qiáng zé zhé
木头过于坚硬则易折断。比喻凡物之坚强者则容易败灭。如:「兵家要懂木强则折之理,采以弱制强;以柔制刚。」《淮南子。原道》:「故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尖于舌则先之敝。」
《国语辞典》:木石为徒(木石为徒)  拼音:mù shí wéi tú
与木头石块结伴。比喻寄情山水,与世事隔绝。《新唐书。卷一六八。列传。柳宗元》:「用是更乐瘖默,与木石为徒,不复致意。」
《国语辞典》:木头似的(木头似的)  拼音:mù tou sì de
像木头一样,指反应欠灵敏。如:「你别木头似的,人家和你讲话,总要有回应。」《红楼梦》第三五回:「你姨娘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显好。」
《国语辞典》:面如槁木  拼音:miàn rú gǎo mù
形容脸色灰败,像枯槁的木头一样。《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周四哑然无言,面如槁木,少顷胡阿虎也取到了。」
《国语辞典》:光木头上钻眼(光木头上钻眼)  拼音:guāng mù tou shang zuān yǎn
在平整的木头上强打洞。比喻硬栽赃、强要造成事实。《儒林外史》第二四回:「你一个尊年人,不想做些好事,只要在光木头上钻眼骗人!」
《国语辞典》:土木偶人  拼音:tǔ mù ǒu rén
用泥土或木头塑雕的人像。比喻无知无觉的人。《三国演义》第七九回:「汝须食人食,穿人衣,非土木偶人!安可听谗贼所阻。」
《国语辞典》:云程发轫(云程发轫)  拼音:yún chéng fā rèn
轫,阻止车轮转动的木头。云程发轫比喻美好远大的前程刚开始。《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贺入学,曰:『云程发轫。』」
《国语辞典》:鼻烟盒(鼻烟盒)  拼音:bí yān hé
装鼻烟壶的盒子,通常由黄金、黄铜、玳瑁、木头、玻璃和陶等材料制成。
《国语辞典》:布袋戏(布袋戏)  拼音:bù dài xì
用木头刻成中空的人头,下面缀上衣服,将手伸进去表演的一种地方木偶戏剧。大陆地区河北、江苏、浙江、福建及台湾等地都有。也称为「掌中戏」。
《国语辞典》:带锯机(带锯机)  拼音:dài jù jī
锯条成带状用以切割木头等的电动机器。主要由上下锯轮、机台、导引组件及锯轮升降把手等构成。
《国语辞典》:吊衣架  拼音:diào yī jià
吊挂衣服的架子。常用木头、塑胶、不锈钢等材料制成。如:「容易绉的衣服不穿时,要用吊衣架挂起来。」
《国语辞典》:电线杆(电线杆)  拼音:diàn xiàn gān
架设电线的杆子。也称为「电杆」、「电杆」、「电线杆」。
《国语辞典》:短撅儿(短撅儿)  拼音:duǎn juē ér
短的木桩、木头。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只好做顽桩儿系马,短撅儿拴驴。」
分类:木桩木头
《国语辞典》:不透明体(不透明体)  拼音:bù tòu míng tǐ
普通可见光完全不能透过的物体,如铁块、木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