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叽咕车(嘰咕車)
木制独轮车。推行时发出叽咕叽咕的响声,故称。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二部分一:“镇上的街面,自然是石板铺的,自然是遭叽咕车的独轮碾出了很多的深槽。”
《國語辭典》:桄子  拼音:guàng zi
竹木制成用来绕线的器具。
《漢語大詞典》:合子菜
即盒子菜。指切好的杂拌儿熟肉。旧时肉铺将切好的杂拌儿熟肉盛在圆形木制盒子里论份出售,故称。《新华文摘》1984年第5期:“出门时他和 乌世保 又叫跑堂的一人给包了一个荷叶包的合子菜。”
《国语辞典》:叉棍  拼音:chā gùn
武器名。一种前端成叉形的木制棍子。《儒林外史》第三八回:「到天明时候,有几个猎户,手里拿著鸟鎗叉棍来。」
《漢語大詞典》:刀榼
木制的刀匣。礼记·少仪“加夫襓与剑焉” 唐 孔颖达 疏引 熊氏 曰:“依广雅:‘夫襓,木剑衣。’谓以木为剑衣者,若今刀榼。”
分類:木制疏引
《漢語大詞典》:大象棋
一种巨大的木制象棋模型。进行棋赛时,将大象棋盘悬挂于壁,通过移动和悬挂棋子,反映双方走子的情况,供观众观看。常用于表演赛。
《國語辭典》:打连厢(打連廂)  拼音:dǎ lián xiāng
一种民间舞蹈。参见「霸王鞭」条。
《漢語大詞典》:抽陀螺
亦作“打陀螺”。传统体育游戏。陀螺为木制的圆锥形,上大下尖。将尖头着地,以绳抽之,使之旋转。另有鸣声陀螺和菱形陀螺,以竹木制成中空圆筒,中间贯以旋轴。圆筒体开有狭长裂口,转动时由于气流作用能发声。菱形陀螺为两头小,中间大,以绳绕螺身。玩时将螺掷地,顺势抽绳,使螺旋转。
《漢語大詞典》:沈香拐
亦作“沉香拐”。 用沉香木制成的拐杖。红楼梦第七一回:“ 元春 又命太监送出金寿星一尊,沉香拐一枝。”
《漢語大詞典》:槌轮(槌輪)
栈车。用竹木制成的载人或运货的车子。 北周 庾信 《蒲州刺史中山公许乞酒一车未送》诗:“莹角非难驭,槌轮稍可催。”
《漢語大詞典》:楩椁
用楩木制的外棺。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今富者绣墙题凑,中者梓棺楩椁,贫者画荒衣袍、繒囊緹橐。”
分類:木制
《漢語大詞典》:师公戏(師公戲)
戏曲剧种。最早用木制面具,故亦称“木脸戏”,流行于 广西 的 河池 、 宜山 、 贵县 一带。 清 同治 年间在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最初的剧目内容以驱鬼酬神为主,后来出现以神话和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剧目。舞蹈丰富,原来是唱,后也有念白。又 安徽 、 陕西 等地的师公戏与端公戏以及 贵州 、 四川 等地流行的师道戏、师公脸壳戏、庆坛戏等,均属同一类型,在艺术上则各有特色,大都用汉语演唱。
《漢語大詞典》:手牌
(1).奉命捉拿罪犯的拘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会狱》:“浄扮狱官执手牌,杂扮校尉四人点灯提绳急上。”
(2).盾的一种。用白杨木或轻松木制作。战时挽于左手,用以抵御敌箭。见 明 茅元仪 武备志·军资乘·手牌
《漢語大詞典》:热瓦甫(熱瓦甫)
拨弦乐器。琴身为木制,共鸣箱呈半球形,以皮蒙面。琴颈细长,顶部弯曲。有三弦、五弦、六弦、七弦、八弦、九弦等不同形制。为 维吾尔 、 塔吉克 和 乌孜别克族 重要的独奏、伴奏和合奏乐器。《人民日报》1970.9.29:“千万支热瓦甫一起弹奏,千万张达甫鼓一起敲响。”
《漢語大詞典》:桑楺
桑木制作的车轮。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郡国繇吏素桑楺,偶车櫓轮。” 马非百 注:“楺,即上文‘椎车无柔’之柔,车轮的外框……桑柔,用桑木製作的轮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