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50,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及期
不可期
再期
更期
深期
以期
瓜期
期限
指期
定期
与期
耄期
日期
行期
过期
《國語辭典》:及期  拼音:jí qí
到期、到时。《儒林外史》第一○回:「他是江西保荐第一能员,及期就是他先降顺了。」
分類:到时适时
《国语辞典》:不可期  拼音:bù kě qí
不能期待。《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新垣过计于朝,则我吴遗嗣不可期于世矣。」《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分类:期待
《漢語大詞典》:再期
亦作“ 再朞 ”。
(1).指服丧两年。期,一周年。旧时父母之丧为三年,但到第二个忌日即除去丧服,故称。礼记·丧服小记:“再期之丧,三年也。”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然则何以三年也?曰:加隆焉尔也。焉使倍之,故再期也。” 郑玄 注:“言於父母加隆其恩,使倍期也。”
(2).两周年。 金 雷渊 《爱诗李道人若愚崧阳归隐图》诗:“我家 崧 前凡再朞,诗僧骚客相追随。”
《漢語大詞典》:更期
改期。 唐 李翱 《皇祖实录》:“若以威强,不便於百姓,百姓俟使君行,加害於使君,使君更期出,其为使君任其患。”
《韵府拾遗 支韵》:深期
晋书王敦传论托鱼水之深期定金兰之密契
《漢語大詞典》:以期
表示通过上文所说的做法,希望达到下文的目的。 毛泽东 《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强调团结和进步,以反对一切危害抗战的乌烟瘴气,以期抗日事业有进一步的胜利。” 郭沫若 《〈中国史稿〉前言》:“我们一开始就学习着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以期经过共同讨论钻研,收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國語辭典》:瓜期  拼音:guā qí
任满更代之期。参见「瓜代」条。《福惠全书。卷三二。升迁部。清钱粮》:「然此务宜留心于瓜期将届之前,恐迟,则时日仓卒,料理之弗遑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某任都城隍已满,乞公早赴瓜期。」
《國語辭典》:期限  拼音:qí xiàn
某一限定的时间。南朝梁。刘孝威〈思归引〉:「乘障无期限,思归安可论。」唐。元稹 赠乐天诗:「垂老相逢渐难别,白头期限各无多。」
《漢語大詞典》:指期
犹指日,不日。限期。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前赵·刘渊:“陛下诚能发 匈奴 五部之众,假 元海 一将军之号,鼓行而西,可指期而定。”周书·武帝纪下:“可分命众军,指期进发。” 唐 皇甫曾 《遇风雨作》诗:“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若以大军临之,指期可取。”
分類:限期
《國語辭典》:定期  拼音:dìng qí
1.约定期限、日期。《文明小史》第七回:「请上头派了委员下来,照老哥所定章程,定期开办,岂不省事?」
2.有一定期限的。如:「定期健康检查是现代人应有的观念。」
《漢語大詞典》:与期(與期)
预先期待。 汉 严忌 《哀时命》:“往者不可扳援兮,徠者不可与期。”
《國語辭典》:耄期  拼音:mào qí
老高。《书经。大禹谟》:「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汉。孔安国。传:「八十、九十曰耄。」
分類:高年
《國語辭典》:日期  拼音:rì qí
发生某事的确定日子或时期。《三国演义》第四六回:「凡应用物件,都不与齐备。如此,必然误了日期。」《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却是三日内,如何能勾?况不是那升迁日期,这个未必准了。」
《國語辭典》:行期  拼音:xíng qí
出发的日期。《左传。昭公七年》:「君若不来,使臣请问行期。」《文明小史》第二三回:「真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行期已到。」
分類:出行日期
《國語辭典》:过期(過期)  拼音:guò qí
超过期限。《左传。僖公十七年》:「惠公之在梁也,梁伯妻之,梁嬴孕过期,卜招父与其子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