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裨衣
采任
三年之丧
《漢語大詞典》:裨衣
天子六服中,大裘为上,其馀为裨衣。周礼·春官·司服“享先公饗射,则鷩冕”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鷩,裨衣也。” 贾公彦 疏:“礼记·曾子问云:‘诸侯裨冕。’《覲礼》:‘侯氏裨冕。’ 郑 注云:‘裨之言埤也。天子大裘为上,其餘为裨。’若然,则裨衣自衮以下皆是。先 郑 独以鷩为裨衣,其言不足矣。” 孙诒让 正义:“王六服,大裘而冕最上,不为裨,衮衣以下五服,通谓之裨。”参见“ 裨冕 ”。
《漢語大詞典》:裨冕
着裨衣,戴冕。古代诸侯卿大夫朝觐或祭祀时所穿冕服的通称。与衮冕或上一等冕服相对而言。仪礼·觐礼:“侯氏裨冕,释币于禰。” 郑玄 注:“裨冕者,衣裨衣而冠冕也。裨之为言埤也。天子六服,大裘为上,其餘为裨,以事尊卑服之,而诸侯亦服焉。”礼记·曾子问:“大祝裨冕,执束帛。” 郑玄 注:“裨冕者,接神则祭服也,诸侯之卿大夫所服。裨冕,絺冕、玄冕也。士服爵弁服,大祝裨冕则大夫。”荀子·富国:“故天子袾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孔子家语·辩乐》:“裨冕搢笏而虎賁之士脱剑。” 王肃 注:“衮冕之属通谓之裨冕。”
《漢語大詞典》:采任
古代九服中的“采服”和“男服”。汉书·王莽传中:“邦畿连体,各有采任。” 颜师古 注:“采,采服也;任,男服也。”一说“男食邑於畿内曰采,女食邑於畿内曰任。”见资治通鉴·汉王莽始建国四年 元 胡三省 注。
分類:九服服中
《国语辞典》:三年之丧(三年之丧)  拼音:sān nián zhī sāng
旧时孝服中最重的一种。如子女为父母亲、妻子为丈夫等要服丧三年。《左传。昭公十五年》:「王一岁而有三年之丧二焉。」《论语。阳货》:「三年之丧,期已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