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2,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好样的
好样儿
不饮盗泉
叮叮当当
软骨病
软骨头
没骨头
《漢語大詞典》:好样的(好樣的)
指有骨气、有胆量或有作为的人。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十六回:“ 老武 喜得拍着他的肩膀说:‘好样的!好样的!真是勇敢!’” 乌兰巴干 《草原上的驯马姑娘》:“社主任惊奇地望着被她驯服了的黑褐马,眼睛里立刻涌上了激动的泪水,说:‘孩子,真好样的!’”
《漢語大詞典》:好样儿
有骨气,有胆量或有作为的人。例如:你们个个都抢重活干,真是好样儿的。
《国语辞典》:不饮盗泉(不饮盗泉)  拼音:bù yǐn dào quán
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乐羊子妻传》:「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章怀太子注引《论语撰考谶》:「水名盗泉,仲尼不漱。」《史记。卷六一。伯夷传》「或择地而蹈之」句下司马贞索隐:「谓不仕暗君,不饮盗泉,裹足高山之顶,窜迹沧海之滨是也。」
《國語辭典》:叮叮当当(叮叮噹噹)  拼音:dīng ding dāng dāng
1.拟声词。形容玉石、金属的撞击声。元。周文质〈叨叨令。叮叮当当铁马儿〉曲:「叮叮当当马儿乞留玎琅闹,啾啾唧唧促织儿依柔依然叫。」也作「当当丁丁」、「丁丁当当」。
2.引申为名声响亮。《水浒传》第二四回:「我是一个不带头巾男子汉,叮叮当当响的婆娘,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的人,不是那等搠不出的鳖老婆!」
《國語辭典》:叮当(叮噹)  拼音:dīng dāng
1.拟声词。形容金、石、玉器等互相碰击的声音。《西游记》第一一回:「只见那壁环佩叮当,仙香异常。」《红楼梦》第五三回:「鸦雀无闻,只听铿锵叮当,金铃玉佩微微摇曳。」也作「玎珰」、「丁当」。
2.一种和尚做佛事所用的法器。形如铜锣,有木把。后亦指孩童所玩的小锣。《儒林外史》第一六回:「小孩子吹的箫,打的叮当,女人戴的锡簪子。」
3.引申为打破东西。《金瓶梅》第五八回:「如何恁拿出来?一时叮当了我这镜子,怎了?」
《國語辭典》:叮当(叮噹)  拼音:dīng dāng
冲突、动武。如:「他们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叮当起来了!」
《國語辭典》:软骨病(軟骨病)  拼音:ruǎn gǔ bìng
病名。婴儿或幼童因缺乏维生素D,使骨组织缺乏钙磷的病症。通常患者会出现头大、鸡胸、驼背、两腿弯曲、腹部膨大、发育迟缓等症状。成年人罹患此症时则会有背部和下肢疼痛,严重时发生畸形或骨折。此外孕妇也易引起此种病症。也称为「骨质软化症」、「佝偻病」。
《國語辭典》:软骨头(軟骨頭)  拼音:ruǎn gú tou
比喻没有骨气、节操的人。如:「我们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岂能成为一个软骨头?」
《國語辭典》:没骨头(沒骨頭)  拼音:méi gú tou
1.没有志气、骨气。如:「早知他这样没骨头,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了。」也作「没骨气」。
2.骂人的话。形容人站、坐时,身体不雅的倚瘫在他物上。如:「你这没骨头的,坐也没个坐样。」
分類:有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