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无厌(無厭)  拼音:wú yàn
不满足、没有节制。《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夫多贪,求欲无厌。」《红楼梦》第五回:「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也作「无餍」。
《国语辞典》:不限  拼音:bù xiàn
没有限制。如:「不限年龄」、「不限身高」。
《国语辞典》:有量  拼音:yǒu liàng
1.善于饮酒。如:「他喝酒蛮有量的,自称无底限。」
2.佛家指事物的有限极。相对于无量而言。
《漢語大詞典》:无壁(無壁)
(1).没有墙壁。史记·封禅书:“ 济南 人 公玉带 上 黄帝 时《明堂图》《明堂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夏歌十五:“四面芙蓉池,朱堂敞无壁。” 宋 范成大 《高淳道中》诗:“老柳不春花自蔓,古祠无壁树空阴。”
(2).没有限界或边际。 唐 韩愈 《祭张员外文》:“ 洞庭 漫汗,粘天无壁。” 宋 杨万里 《贺罗巨济山居》诗之六:“草远天无壁,苔深水有衣。”
《漢語大詞典》:斋客(齋客)
古代道门设斋,参加人数有限额。属于斋数以外的人,称为斋客。隋书·经籍志四:“其洁斋之法……为坛三成,每成皆置緜蕝,以为限域。傍各开门,皆有法象。斋者亦有人数之限,以次入于緜蕝之中,鱼贯面缚,陈説愆咎,如白神祇,昼夜不息,或一二七日而止。其斋数之外有人者,并在緜蕝之外,谓之斋客,但拜谢而已,不面缚焉。”
《漢語大詞典》:亡艺(亡藝)
没有限度。新唐书·张玄素传:“今上以殿下父子亲,故所资用不为限节,然詔未六旬,而用逾七万,骄奢亡艺,孰有过此?”
分類:有限限度
《國語辭典》:数列(數列)  拼音:shù liè
一群数字依其出现之先后次序所排列而成者,称为「数列」。如1,2,3,6,11。
《漢語大詞典》:不涯
无边。引申为没有限额。新唐书·平阳公主传:“帝即位,以功给賚不涯。”新唐书·宦者传上·鱼朝恩:“帝德之,更号天下观军客、宣慰、处置使,专领神策军,赏赐不涯。”
《國語辭典》:鼹腹(鼴腹)  拼音:yǎn fù
比喻器量狭窄或要求不高。唐。韦庄〈又元集序〉:「自惭乎鼹腹易盈,非嗜其熊蹯独美。」
《國語辭典》:差不多  拼音:chà bù duō
1.相差有限、相似。《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就取剃刀来与他落了发,仔细看一看,笑道:『也到与静观差不多。』」《红楼梦》第六四回:「我父亲要给二姨说的姨爹,就和我这叔叔的面貌身量差不多儿。」也作「差不离」。
2.大概、大约、几乎。《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灯盛无比,依臣看将起来,西凉府今夜之灯也差不多如此。」《老残游记》第一回:「此刻也差不多是时候了,我们何妨先到阁子上头去等呢?」
3.表示即将完毕、将尽。《儒林外史》第三三回:「杜少卿在家又住了半年多,银子用的差不多了。」
《漢語大詞典》:鼯穷(鼯窮)
谓鼯鼠之技已穷尽。比喻本领有限。 明 徐光启 《考课无能乞允辞免疏》:“看评章疏,復鼯穷於后尘。”参见“ 鼯技 ”。
《漢語大詞典》:鼯技
比喻浅薄的才能。语本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鼯鼠五能,不成伎术。” 王利器 集解引 赵曦明 曰:“鼯当作鼫……《説文》:‘鼫,五伎鼠也,能飞不能过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游不能度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 明陈汝元《金莲记·慈训》:“别多年蛟潜无用,盼断游鳞翔凤,恨云梯未得接蟾宫,应嗟鼯技遭穷。”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鼯技易穷,青松落色;槿心朝在,夕不存矣。”
分類:浅薄才能
《國語辭典》:锥指(錐指)  拼音:zhuī zhǐ
以锥钻地。语出《庄子。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比喻所见之小。
《漢語大詞典》:邻区
附属的区域(如丘陵的附属区域)
近邻或附近的地区;范围有限的附近地区
《漢語大詞典》:饮河鼹鼠(飲河鼹鼠)
比喻指所需求或所得极有限的人。语本庄子·逍遥游:“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剪灯馀话·洞天花烛记》:“饮河鼹鼠愧盈腹,止 鲁 鶢鶋惭厚享。” 秦牧 《社稷坛抒情》:“每一个人在人类智慧的长河旁边,都不过像一只饮河的鼹鼠。”参见“ 饮河 ”。
《漢語大詞典》:饮河(飲河)
(1).谓喝 黄河 水。山海经·大荒北经:“ 夸父 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 禺谷 。将饮 河 ,而不足也,将走大泽。”事又载《列子·汤问》。 唐 韩愈 《双鸟诗》:“朝饮 河 生尘,暮饮海絶流。”
(2).庄子·逍遥游云: 尧 让天下于 许由 , 由 曰:“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 成玄英 疏:“ 许由 ,隐者也……隐於 箕山 ,师於 啮缺 ,依山而食,就河而饮。 尧 知其贤,让以帝位。 许由 闻之,乃临河洗耳。”后遂用作典故,以“饮河”比喻所需求极有限。 晋 左思 《咏史》之八:“饮 河 期满腹,贵足不愿餘。” 唐 王绩 《游北山赋》:“饮河知足,巢林必安。”
(3).比喻隐退,不追求荣利。 南朝 梁 陶弘景 《解官表》:“臣闻 尧 风冲天, 潁 阳振饮河之谈, 汉 德括地, 商 阴峻餐芝之气。”参阅吕氏春秋·求人、 晋 皇甫谧 高士传·许由
《漢語大詞典》:诛求无度(誅求無度)
敛取、需索财贿没有限度。旧唐书·于頔传:“擅兴全师,僭为正乐,侵辱中使,擅止制囚,杀戮不辜,诛求无度,臣故定諡为 厉 。”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平居之遇官长,虽甚谨畏,适有贪残之吏,头会箕敛,诛求无度,则亦起而为变,及其就死,亦甘之如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