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真男子
犹言大丈夫。指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汉。《水浒传》第五八回:“众人説他的名字,聒得洒家耳朵也聋了,想必其人是个真男子,以致天下闻名。” 明 梁云龙 《海忠介公行状》:“ 孔子 所谓强哉矫,而 孟子 所谓大丈夫乎!古今一真男子也。”
《國語辭典》:有心人  拼音:yǒu xīn rén
1.怀有某种意念或想法的人。《红楼梦》第三四回:「俗语说:『没事常思有事』,世上多少无头脑的事,多半因为无心中做出,有心人看见,当作有心事,反说坏了。」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出:「传将随口话,报与有心人。」
2.有志向、有理想的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李公佐向齐公叹道:『壮哉!壮哉!然此事却非容易。』齐公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蟫史》卷八:「披肝而谈意气,真有心人;交臂而失英雄,为无目者。」
3.别有目的或企图的人。《儿女英雄传》卷一七回:「从来俗语说的再不错,道是:『无心人说话,只怕有心人来听。』何况是两个有心的装作个无心的彼此一答一合说话,旁边听话的又本是个有心人,从无心中听得心里的一句话,凭他怎的聪明,有个不落圈套的么?」
4.心思细密的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中含冤仇意思在里面,遇著有心人玩著词句,究问根由,未必不查出踪迹来。」
5.有情意的人。唐。任氏〈书桐叶〉诗:「天下有心人,尽解相思死。天下负心人,不识相思字。」
《國語辭典》:列士  拼音:liè shì
1.周代上士、中士、下士的统称。职在献诗以劝谕天子。《管子。轻重己》:「秋至而禾熟,天子祀于太惢,西出其国,百三十八里而坛,服白而絻白,搢玉总,带锡监,吹埙篪之风,凿动金石之音,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于百姓,号曰祭月。」《国语。周语上》:「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2.有声望的人。《荀子。大略》:「子赣、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
《漢語大詞典》:胡威绢(胡威絹)
晋 胡威 少有志向,厉操清白。父 质 为 荆州 刺史, 威 往省。告归, 质 赐绢一匹, 威 跪曰:“大人清白,不审於何得此绢?” 质 曰:“是俸禄之餘,故以为汝道路粮耳。” 威 始受之。见三国志·魏志·胡威传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晋书·胡威传。后以“胡威绢”为父子以清廉互励的典实。 唐 李商隐 《送郑大台文南觐》诗:“君怀一匹 胡威 绢,争拭酬恩泪得乾。” 唐 李商隐 《为柳珪谢京兆公启》之二:“虽才非 张载 ,未刊 剑阁 之铭;而志慕 胡威 ,敢问 荆州 之绢。”
《漢語大詞典》:有气分(有氣分)
有志气。 明 康海 《王兰卿》第三折:“百忙里且道甚喫饭穿衣,则看那坠楼的便是傍州例,你休小覷了有气分的 虞姬 。”
分類:有志志气
《國語辭典》:有志不在年高  拼音:yǒu zhì bù zài nián gāo
(谚语)不论年龄大小,只要立定志向,都有可能实现。《三侠五义》第八一回:「他人儿虽小,胆子极大,而且机变谋略俱有;这正是『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官场现形记》第四六回:「有志不在年高。你老先生竟能立志戒烟,打起精神,替主子办事,真正是国家之福!」
《國語辭典》:有志者事竟成  拼音:yǒu zhì zhě shì jìng chéng
(谚语)语出《后汉书。卷一九。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只要立定志向去做,事情终究会成功。《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自古道:有志者事竟成。被他千思万想,想出一个计策来。」
《國語辭典》:中流击楫(中流擊楫)  拼音:zhōng liú jí jí
比喻立誓收复失土,报效国家。参见「击楫中流」条。宋。张矩安庆模。渺长江〉词:「中流击楫酬初志,此去君王高枕。」宋。文及翁〈贺新郎。一勺西湖水〉词:「簇乐红妆摇画舫,问中流击楫谁人是?」
《国语辞典》:师范大学(师范大学)  拼音:shī fàn dà xué
1.招收高中毕业或具同等学力有志研习教育、担任教师的学生,予以师资培育的课程,毕业后经实习、检定甄选或分发,担任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机构。
2.目前的师范大学,如台湾师范大学、高雄师范大学、彰化师范大学等,均已发展为综合大学。
《国语辞典》:山林屠贩(山林屠贩)  拼音:shān lín tú fàn
豪杰之士因不遇于时,有志难伸,故隐居山林,或托身于屠贩。宋。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
《国语辞典》:如鹰在笼(如鹰在笼)  拼音:rú yīng zài lóng
好像老鹰被关在笼子里。比喻有志不得伸展。《幼学琼林。卷一九。鸟兽类》:「志士如鹰在笼,自是凌霄有志。」
《国语辞典》:检定考试(检定考试)  拼音:jiǎn dìng kǎo shì
我国考试院为不具备学历而有志于高等、普通考试的人所举办的检定学力的考试,分高等与普通检定两种。另外各项职业也经常举行资格检定考试。
《国语辞典》:好汉惜好汉(好汉惜好汉)  拼音:hǎo hàn xí hǎo hàn
(谚语)有才能有志气的人,彼此赏识爱惜。《东周列国志》第六二回:「我与将军以勇力齐名,好汉惜好汉,何忍自相戕贼乎?」
《国语辞典》: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拼音:hǎo nán bù chī fēn jiā fàn,hǎo nǚ bù chuān jià shí yī
(谚语)比喻人有志气,不靠父母馀荫度日。《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小姐道:『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依孩儿的意思,总是自挣的功名好,靠著祖父,只算做不成器!」也作「好男不吃婚时饭,女子不著嫁时衣」。
《国语辞典》:大丈夫能屈能伸  拼音:dà zhàng fū néng qū néng shēn
(谚语)有志节的人也要知权宜之计,懂退让妥协之时。《文明小史》第三六回:「所说大丈夫能屈能伸,依我主意,还是拿言语来求他,抵抗他发怒却使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