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财星(財星)
旧谓天宫有主财的星宿。此星照临,财运就兴旺。 明 沈君庸 《簪花髻》:“兀的那 杨升庵 ,你昨夜做好梦也,今日财星进门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齐天大圣:“适所会财星,赐利十二分,何须他求。”昆曲十五贯·鼠祸:“财星高照,眉开眼笑。”
《国语辞典》:叶脉(叶脉)  拼音:yè mài
植物叶片上分布的维管束系统。有主脉、侧脉、细脉之别,有支持叶片及输送水分、养料之用。其分布的形状各有不同。
《國語辭典》:有棱有角(有稜有角)  拼音:yǒu léng yǒu jiǎo
1.比喻为人有原则、有主见。如:「他可是个有棱有角的人,岂肯轻易向他人妥协。」「他原是有棱有角的人,但经过这些年的历练,倒也圆融许多。」
2.形容人的面部线条清晰,个性刚毅。如:「他那头脸彷若用石块堆砌,处处有棱有角。」
《國語辭典》:酏剂(酏劑)  拼音:yí jì
一种芳香、甜味、含15~50%乙醇的透明液剂。通常当矫味剂,如供医疗用则须含药品。
《國語辭典》:鹦鹉学舌(鸚鵡學舌)  拼音:yīng wǔ xué shé
鹦鹉学人说话。《景德传灯录。卷二八。越州大珠慧海和尚》:「僧问:『何故不许诵经,唤作客语?』师曰:『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后以鹦鹉学舌比喻人云亦云,搬嘴弄舌。
《漢語大詞典》:掩妸
依违随人,没有主见。 康有为 《刑部主事刘君光第》诗:“闭门陈正字,直节无揜妸。”
《國語辭典》:一头水(一頭水)  拼音:yī tóu shuǐ
像水一样,那头重就向那头倒。比喻不明事理,没有主见。《西游记》第三八回:「那长老原来是一头水的,被那呆子摇动了。」
《國語辭典》:行不苟合  拼音:xíng bù gǒu hé
行为正直,不随便与人同流合污。唐。张说〈齐黄门侍郎卢思道碑〉:「清明虚受,磊落标奇,言不诡随,行不苟合,游必英俊,门无尘杂。」也作「行不苟容」。
《国语辞典》:流和心性  拼音:liú hé xīn xìng
个性随和而没有主见。《醒世姻缘传》第八回:「当初你大婶原该自己拿出主意,立定不肯,大叔也只得罢了,原不该流和心性,轻易依他。」《醒世姻缘传》第六六回:「谁知狄希陈的流和心性,一见个油头木梳,红裙粉面的东西,就如蚂蝗见血相似,甚么是肯开交?」
《国语辞典》:棉花耳朵  拼音:mián huā ěr duo
比喻人耳软,没有主见,喜欢听信别人的閒话。语本《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团圆破毡笠》:「范举人是棉花做的耳朵,就依了众人言语,唤宋金到舱,要他写靠身文书。」《红楼梦》第六九回:「那里来的孩子!他不过指著哄我们那个棉花耳朵的爷罢了。」
《国语辞典》:没了主意(没了主意)  拼音:méi le zhǔ yì
没有主见或办法。《红楼梦》第四四回:「一见凤姐来了,已没了主意,又见平儿也闹起来,把酒也气上来了。」《文明小史》第二七回:「说到这里,呜咽起来,弄得济川没了主意。」
《国语辞典》:没有主意(没有主意)  拼音:méi yǒu zhǔ yì
没有主张、缺乏果断力。如:「他这个人老是没有主意。」
《国语辞典》:随俗沉浮(随俗沉浮)  拼音:suí sú chén fú
自己没有主张,顺从世俗的观点。《晋书。卷九二。文苑传。王沈传》:「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不能随俗沉浮,为时豪所抑。」也作「随世沉浮」、「随俗浮沉」。
《国语辞典》:随俗浮沉(随俗浮沉)  拼音:suí sú fú chén
自己没有主见,顺从世俗的观点。《元史。卷一四三。泰不华传》:「泰不华尚气节,不随俗浮沉。」《清史稿。卷二一八。诸王传。睿忠亲王多尔衮传》:「先生领袖名流,主持至计,必能深惟终始,宁忍随俗浮沉?取舍从违,应早审定。」也作「随世沉浮」、「随俗沉浮」。
《国语辞典》:水性随邪(水性随邪)  拼音:shuǐ xìng suí xié
形容性情软弱,没有主见。元。关汉卿《哭存笑》第三折:「枉了他那眠霜卧雪,阿妈他水性随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