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九姓
(1).指 唐 时 回纥 所分的九个部落: 药罗葛 胡咄葛 咄罗勿 貊歌息讫 阿勿嘀 葛萨 斛嗢素 药勿葛 奚耶勿 。《旧唐书·回纥传》:“ 上元 元年九月己丑, 迴紇 九姓可汗使大臣 俱陆莫达干 等入朝奉表起居。”《剪灯馀话·江庙泥神记》:“九姓羌夷来部落,诸蕃巢穴入提封。”
(2). 唐 代 铁勒 族分出 回纥 、 仆固 、 浑拔野古 、 同罗 、 思结 、 契苾 、 阿布思 和 骨崙屋骨 ,共九个部落,史称九姓 铁勒 ,简称九姓。《旧唐书·北狄传·铁勒》:“﹝ 李勣 ﹞率九姓 铁勒 二万骑至於 天山 。”
(3).指 隋 唐 时 中亚细亚 的 昭武 九姓。为 月氏 之后,始居 祁连山 北的 昭武城 (今 甘肃 高台县 ),后为 突厥 所破,迁于 中亚 的 葱岭 一带,其支庶分王各地,为 康 、 安 、 曹 、 石 、 米 、 何 、 火寻 、 戊地 、 史 ,世称九姓,亦称 昭武九姓国 。见《新唐书·西域传下·康》。
(2). 唐 代 铁勒 族分出 回纥 、 仆固 、 浑拔野古 、 同罗 、 思结 、 契苾 、 阿布思 和 骨崙屋骨 ,共九个部落,史称九姓 铁勒 ,简称九姓。《旧唐书·北狄传·铁勒》:“﹝ 李勣 ﹞率九姓 铁勒 二万骑至於 天山 。”
(3).指 隋 唐 时 中亚细亚 的 昭武 九姓。为 月氏 之后,始居 祁连山 北的 昭武城 (今 甘肃 高台县 ),后为 突厥 所破,迁于 中亚 的 葱岭 一带,其支庶分王各地,为 康 、 安 、 曹 、 石 、 米 、 何 、 火寻 、 戊地 、 史 ,世称九姓,亦称 昭武九姓国 。见《新唐书·西域传下·康》。
《漢語大詞典》:三支
(1).指 汉 末、 三国 时来 华 弘法的 月氏 高僧 支谶 、 支亮 和 支谦 三人。 支谦 受业于 支亮 , 亮 受业于 支谶 。当时称“天下博知,不出三 支 ”。 宋 陈师道 《别宝讲主》诗:“暂息三 支 论,重参二祖禪。”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六章第二节:“ 三国 时代 支纤 、 支亮 、 支谦 ,皆自 印度 来传教,时号‘三 支 ’”
(2).古 印度 因明学指组成比量的三个环节,即:宗(立义),因(论证),喻(设譬)。《翻译名义集·名句文法》:“能立三支,譬喻宗因;由此譬况,喻晓宗因。” 章炳麟 《诸子学略说》:“近人或谓 印度 三支,即是 欧州 三段。”
(2).古 印度 因明学指组成比量的三个环节,即:宗(立义),因(论证),喻(设譬)。《翻译名义集·名句文法》:“能立三支,譬喻宗因;由此譬况,喻晓宗因。” 章炳麟 《诸子学略说》:“近人或谓 印度 三支,即是 欧州 三段。”
月氏国
【佛学大辞典】
(地名)(参见:月支)
(地名)(参见:月支)
月支
【佛学大辞典】
(地名)又作月氏。国名。在印度之西。史记大宛列传曰:「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也(大宛去长安万二千五百五十里。月氏在天竺北可七千里)。」汉书西域传上曰:「大月氏国,治监氏城,去长安万一千六里。」玄应音义四曰:「月支国,薄祛罗国应是也,在雪山之西北也,或云月氏。」杂宝藏经七曰:「月氏国有王,名栴檀罽尼吒,闻罽宾国尊者阿罗汉字祇夜多有大称名,思欲相见,即自躬驾,与诸臣从,往造彼国。」原语Kus!ana。
(地名)又作月氏。国名。在印度之西。史记大宛列传曰:「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也(大宛去长安万二千五百五十里。月氏在天竺北可七千里)。」汉书西域传上曰:「大月氏国,治监氏城,去长安万一千六里。」玄应音义四曰:「月支国,薄祛罗国应是也,在雪山之西北也,或云月氏。」杂宝藏经七曰:「月氏国有王,名栴檀罽尼吒,闻罽宾国尊者阿罗汉字祇夜多有大称名,思欲相见,即自躬驾,与诸臣从,往造彼国。」原语Kus!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