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朏魄  拼音:fěi pò
1.新月之形。《新唐书。卷二七。历志三下》:「日,君道也,无朏魄之变。」
2.日、月。《文选。颜延年。应诏宴曲水作诗》:「朏魄双交,月气参变。」
《漢語大詞典》:文昌
(1).星座名。共六星,在斗魁之前,形成半月形状。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南史·宋纪中·文帝:“﹝ 元嘉 十九年﹞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为彗,入文昌,贯五车。”
(2).指星神。《楚辞·远游》:“后文昌使掌行兮,选署众神以并轂。”
(3).特指文昌宫六星的第四星,即大熊星座中的f星。指斗魁戴匡六星之一。旧时传说主文运,故俗又称文曲星或文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一》:“俗言,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故以北斗为司命。而文昌者,斗魁戴匡六星之一也。俗以魁故祠文星以祈科第,因其近斗也,故亦称文昌司命云。傅会甚矣。至以 蜀 梓潼神 为文昌化身者,又可笑也。”《平山冷燕》第一回:“前钦天监臣奏文昌光亮。主有翰苑鸿儒为文明之助。”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故自戊辰至于丑五科状元……珠联璧合,名应文昌,非偶然也。”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幼学》:“今之学塾于 孔子 之外,乃兼祀文昌魁星等……夫文昌者,槱燎司命,或称为天神。”参见“ 文曲星 ”、“ 文星 ”。
(4).即 文昌帝君 。 清 袁枚 续新齐谐·牟尼泥:“生死隶东岳,功名隶 文昌 。”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之三四:“秀孝都居弟子行,人人阴騭诵 文昌 。”参见“ 文昌帝君 ”。
(5).指文昌省。 唐 任希古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礼闈通政本,文昌总国钧。” 唐 韩愈 《举韦顗自代状》:“文昌政本,侍郎官重,尚德之举, 顗 宜当之。” 前蜀 韦庄 《南省伴直》诗:“文昌二十四仙曹,尽倚红簷种露桃。” 宋 苏辙 《生日谢表》之二:“时当生育,情方切以怀亲;职贰文昌,恩忽惊於捧詔。”参见“文昌省”。
(6).宫殿名。文选·左思〈魏都赋〉:“造 文昌 之广殿,极栋宇之弘观。” 张载 注:“ 文昌 ,正殿名也。” 南朝 梁 沈约 《八咏诗·解佩去朝市》:“讲 金华 兮议 宣室 ,昼武帐兮夕 文昌 。” 唐 骆宾王 《畴昔篇》:“挥戈出武帐,荷笔入 文昌 。”
《漢語大詞典》:文昌帝君
亦称“ 文昌帝 ”。亦称“ 文昌君 ”。 即 梓潼帝君 。明史·礼志四:“ 梓潼帝君 者,记云:‘神姓 张 名 亚子 ,居 蜀 七曲山 ,仕 晋 战没,人为立庙。 唐 宋 屡封至 英显王 。道家谓帝命 梓潼 掌文昌府事及人间禄籍,故 元 加号为帝君,而天下学校亦有祠祀者。’”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热如火,福德君,庸人父母;冷如冰, 文昌帝 ,秀士宗师。” 清 袁枚 新齐谐·七盗索命:“今年除夕,渠之姓名将被 文昌君 送上天榜。” 清 恽敬 《文昌宫碑阴录》:“ 文昌帝君 之祀,不知其所始。”参见“ 梓潼帝君 ”。
《漢語大詞典》:文昌省
尚书省的别称。 宋 陆游 《寄杨济伯》诗:“昔日文昌省,频年 灧澦堆 。”参见“ 文昌臺 ”。
分類:尚书省
《國語辭典》:偃月  拼音:yǎn yuè
1.半弦月。
2.半月形的器物。如:「偃月营」、「偃月刀」。
《漢語大詞典》:偃月堂
唐 李林甫 堂名。新唐书·姦臣传上·李林甫:“ 林甫 有堂如偃月,号 月堂 。每欲排构大臣,即居之,思所以中伤者。若喜而出,即其家碎矣。”后因以喻称权臣嫉害忠良的地方。 宋 汪藻 《醉别刘季高侍郎》诗:“英姿合上 凌烟阁 ,巧譖曾遭 偃月堂 。”
《漢語大詞典》:月斧
(1).修月之斧。神话传说,月由七宝合成,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故有此称。见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 清 吴伟业 《读史偶述》诗之十八:“ 琉璃旧厂 虎房 西,月斧修成五色泥。”参见“ 月户 ”。
(2).比喻尽文章能事。 宋 苏轼 《王文玉挽词》:“才名谁似 广文 寒,月斧云斤琢肺肝。” 明无心子《金雀记·成亲》:“休负,向芸窗勤磨月斧,亲看 嫦娥 ,早登天府。” 清 赵翼 《清明前二日泛舟至平山堂即事》诗:“画稿从谁粉本翻,匠心直运月斧斲。”
(3).斧名。刃口呈偃月形,故名。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岁时杂戏》:“元宵杂戏,剪丝为灯……手举则伞扇旛幢, 关 刀月斧,像生人物,击鼓摇铃。”
《漢語大詞典》:月户
(1).月下的门户。 南朝 宋 鲍照 《园中秋散诗》:“既悲月户清,復切夜虫酸。” 唐 白居易 《郡中夜听李山人弹三乐》诗:“风琴秋拂匣,月户夜开关。” 宋 向子諲 《鹧鸪天·戏韩叔夏》词:“只有梅花似玉容,云窗月户几尊同。” 清 阮大铖 《燕子笺·闺忆》:“月户砧声,露堦虫语,件件无非催人愁具,怎又与愁人相对?”
(2).神话传说中修月的人家。语本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其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寳合成乎……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因开襆,有斤凿数事。”后用以喻能文者。
《漢語大詞典》:一眉
(1).指月的一钩。因月形如眉,故称。朱子语类卷七九:“月形如弹圆,其受光如粉涂一半。月去日近,则光露一眉,渐远则光渐大。”
(2).犹言一片;一湾。多用于形容山水景色。 元 萨都剌 《同伯雨过凝神庵》诗:“晴日赤山湖水明,湖中山影一眉青。” 明 刘基 《次韵和王文明绝句漫兴》之八:“长日掩关无客到,一眉山水对嬋娟。”
《漢語大詞典》:月亏(月虧)
指月形残缺不圆满。史记·匈奴列传:“举事而候星月,月盛壮则攻战,月亏则退兵。”《晋书·卫恒传》:“夫指事者,在上为上,在下为下。象形者,日满、月亏,效其形也。”
《漢語大詞典》:璧池
古代学宫前半月形的水池。借指太学和皇帝的选士之所。 唐 罗隐 《暇日感怀因寄同院吴蜕拾遗》诗:“璧池清秩访 燕臺 ,曾捧 瀛洲 札翰来。”新唐书·归崇敬传:“古天子学曰辟雍。以制言之,壅水环繚如璧然;以谊言之,以礼乐明和天子云尔。在为泽宫,故前世或曰璧池,或曰璧沼,亦言学省。” 明 何景明 《观石鼓歌》:“璧池日月动华袞,奎阁星斗罗贞珉。”
《漢語大詞典》:月河
为减杀水力,开凿成的偃月形的河道。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 天寳 中,上以三河道险束,漕运艰难,乃旁北山凿石为月河,以避湍急,名曰 天寳河 。”宋史·河渠志二:“今若开修月河石堤,上下置牐,以时开闭,通放舟船,实为长利。”元史·河渠志一:“復有 程同 、 程章 二石桥阻咽水势,拟开减水月河二道,可久且便。”
《国语辞典》:月洞  拼音:yuè dòng
圆月形的门洞、窗口。《儒林外史》第四○回:「走到廊尽头处,一个小小月洞,四扇金漆门。」《老残游记》第九回:「西面墙上是个大圆月洞窗子,正中镶了一块玻璃。」
《漢語大詞典》:月堤
亦作“ 月隄 ”。
(1).呈半月形的堤防。在险要或单薄的堤段,于堤内或堤外加筑形如半月之堤,以备万一。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 杜伟长 为转运使,人有献説,自 浙江 税场以东,移退数里为月堤,以避怒水。”元史·河渠志二:“﹝ 文宗 至顺 元年﹞六月五日, 魏家道口 黄河 旧隄将决,不可修筑,以此差募民夫,创修护水月隄。”《清会典·工部三·都水清吏司》“凡工有隄”原注:“隄之式有大隄、有月隄、有越隄、有遥隄、有缕隄、有格隄、有撑提,以土或石为之。”
(2).指月光下的堤防。 唐 白居易 《早朝》诗:“月堤槐露气,风燮燁烟香。” 宋 秦观 《如梦令》词:“孤馆悄无人,梦断月隄归路。”隄,一本作“ 堤 ”。
《国语辞典》:倒晕妆(倒晕妆)  拼音:dào yūn zhuāng
唐、宋时妇女眉妆式样。其眉绘成宽月形,在另一端的上或下用笔晕染,由深而浅,渐向外扩散,直到消失,称为「倒晕妆」。
《漢語大詞典》:偃月营(偃月營)
半月形的阵营。三国志·魏志·杨阜传:“﹝ 杨阜 ﹞使从弟 岳 於城上作偃月营。” 前蜀 韦庄 《春日》诗:“落星楼上吹残角,偃月营中掛夕暉。”
《漢語大詞典》:偃月阵(偃月陣)
半月形的军阵。新五代史·杂传·杜重威:“ 安重荣 反, 重威 逆战於 宗城 , 重荣 为偃月阵, 重威 击之不动。”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右翼军继步军北引而东,作偃月阵,步军居中,骑军据其两端,使贼不见首尾。”
《漢語大詞典》:偃月垒(偃月壘)
半月形的营垒。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三:“ 沔 左有 却月城 ,亦曰偃月垒, 戴监军 筑。”南史·臧焘传:“两岸筑偃月垒,水陆待之。”
《漢語大詞典》:隁月阵(隁月陣)
即偃月阵。半月形的军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