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枕月
谓躺在月光下。 唐 韩琮 《题圭峰下长孙家林亭》诗:“閒期竹色摇霜看,醉惜松声枕月眠。” 唐 李洞 《送包处士》诗:“秋思枕月卧 瀟湘 ,寄宿 慈恩 竹里房。”
分類:月光
《漢語大詞典》:皎白
指月光明亮洁白。例如:皎白的月光。
《漢語大詞典》:暗月
昏暗的月光。 宋 苏轼 《石鼻城》诗:“独穿暗月朦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
分類:昏暗月光
《漢語大詞典》:悬光(懸光)
(1).高空下照之光。多指月光。 南朝 梁 江淹 《张司空离情》诗:“秋月映帘櫳,悬光入丹墀。” 隋 卢思道 《日出东南隅行》:“初月正如钩,悬光入綺楼。” 唐 许浑 《病中和大夫翫江月》:“江上悬光海上生,仙舟迢递绕军营。”
(2).骏马名。 唐太宗 十骥之一。 骨利干国 所献。见新唐书·回鹘传下·骨利干
《漢語大詞典》:寒魄
指月亮。亦指月光。 唐 刘得仁 《对月寄雍陶》诗:“圆明寒魄上,天地一光中。” 唐 方干 《中秋月》诗:“泉澄寒魄莹,露滴冷光浮。” 明 李流芳 《过皋亭龙居湾宿永庆禅院同一濂澄心恒可诸上人步月》诗:“气和空宇澄,寒魄如春露。”
分類:月光
《漢語大詞典》:雪彩
(1).雪花。 唐 庾敬休 《春雪映早梅》诗:“清晨凝雪彩,新候变庭梅。”
(2).雪被阳光或月光照射后反射出来的光。 唐 海顺 《三不为篇》:“我欲刺股锥刃,悬头屋梁,书临雪彩,牒映萤光。”参见“ 雪窗萤几 ”。
(3).光彩照人的姿色、气度。 唐 张贲 《和鲁望白菊》:“雪彩冰姿号女华,寄身多是地仙家。”
(4).白色。 五代 孟贯 《过王逸人园林》诗:“雪彩从沾鬢,年光不计心。”
《國語辭典》:雪窗萤几(雪窗螢几)  拼音:xuě chuāng yíng jǐ
比喻勤学苦读。参见「雪案萤窗」条。宋。陆游 祭曾原伯大卿文:「韦编铁砚,雪窗萤几,不足以言其勤。」
分類:勤学
《漢語大詞典》:月径(月徑)
(1).月光下的小路。 唐 王勃 《赠李十四》诗之四:“风筵调桂軫,月径引藤杯。直当花院里,书斋望晓开。”
(2).月球的直径。亦指月球绕地球运行轨道的直径。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月桂子:“ 垂拱 四年三月,桂子降於 台州 临海县 界……又月径千里,周回三千里,桂子若不弥漫三千里内,亦不当专在 台州 咫尺之地。”新唐书·历志三下:“以圆仪度日月之径,乃以月径之半减入交初限一度半,餘为闇虚半径。以月去黄道每度差数,令二径相掩,以验蚀分,以所入日迟疾乘径,为泛所用刻数,大率去交不及三度,即月行没在闇虚,皆入既限。”
《國語辭典》:烛烛(燭燭)  拼音:zhú zhú
明亮的样子。《文选。苏武。诗四首之四》:「烛烛晨明月,馥馥秋兰芳。」
《漢語大詞典》:霜蟾
月亮。月光如霜,又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 前蜀 贯休 《诗》:“吟向霜蟾下,终须神鬼哀。”
《國語辭典》:朏魄  拼音:fěi pò
1.新月之形。《新唐书。卷二七。历志三下》:「日,君道也,无朏魄之变。」
2.日、月。《文选。颜延年。应诏宴曲水作诗》:「朏魄双交,月气参变。」
《漢語大詞典》:霜庭
(1).日月光照下的庭院。 南朝 梁 陆琏 《皇太子释奠》诗之七:“霜庭秀日,邃宇恬风。” 宋 苏轼 《浣溪纱·赠楚守田待制小鬟》词:“雾帐吹笙香嫋嫋,霜庭按舞月娟娟。”
(2).秋天的庭院。 唐 白居易 《秋寒》诗:“雪鬢年颜老,霜庭景气秋。”
《漢語大詞典》:秋魄
指秋夜月光。 宋 张冕 《海棠》诗:“晨曦远借彤云暖,秋魄微侵甲帐寒。”
《漢語大詞典》:月棱(月稜)
月牙。亦借指月光。 唐 李洞 《寄贺郑常侍》诗:“吏穿霞片望,僧扫月稜归。” 清 陈维嵩 《齐天乐·枫桥夜泊》词:“如眉月稜半吐,想当年曾鬭, 舘娃 娇嫵。”
分類:月牙月光
《漢語大詞典》:杉月
杉树间透过的月光。为月夜美景。 唐 孟郊 《送玄亮师》诗:“兰泉涤我襟,杉月栖我心。” 唐 皎然 《和杨明府早秋游法华寺》:“秋赏石潭洁,夜嘉杉月清。” 五代 齐己 《听李尊师先生弹琴》诗:“仙子弄瑶琴,仙山杉月深。”
《國語辭典》:白夜  拼音:bái yè
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高纬度地区在某些日子,太阳虽落至地平线下,但始终在六度以内,以致天光不会全黑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