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虎牢关(虎牢关)  拼音:hǔ láo guān
1.地名。在河南省荥阳县西,昔时为用兵的要地,今有陇海铁路通过。
2.戏曲剧目。三国故事戏。故事叙述曹操会集各路人马讨伐董卓,吕布出关抵抗,连败各路人马。后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合力战胜吕布。
《漢語大詞典》:铜雀妓(銅雀妓)
(1).亦作“ 铜爵妓 ”。指 三国 魏 曹操 的歌舞妓。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二三:“徒劳 铜爵 妓,遥望西陵松。” 倪璠 注引魏志:“ 曹公 临死,谓婕妤妓人曰:‘汝等时时登 铜爵臺 ,望吾西陵墓田。’” 唐 朱光弼 《铜雀妓》诗:“ 魏王 铜雀 妓,日暮管弦清。”参见“ 铜雀臺 ”。
(2).乐府平调曲名。又名“铜雀臺”。 南朝 齐 谢朓 、 唐 高适 均有《铜雀妓》诗。参见“ 铜雀臺 ”。
《國語辭典》:铜雀台(銅雀臺)  拼音:tóng què tái
东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冬,曹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建一高台。楼顶置大铜雀,展翅若飞。唐以后也称为「相台」。宋。刘克庄 沁园春。何处相逢词:「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三国演义》第三四回:「乃即日破土断木,烧瓦磨砖,筑铜雀台于漳河之上。」
《国语辞典》:举翅(举翅)  拼音:jǔ chì
飞翔。汉。曹操〈却东西门行〉:「举翅万里馀,行止自成行。」
《漢語大詞典》:中国人
生息、繁衍,居住在中国的本地人或者海外有中国血统的侨胞
中原的人马,此指曹操的军队。例如: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资治通鉴
《漢語大詞典》:黄须儿(黄鬚兒)
亦称“ 黄鬚客 ”。 指 曹操 次子 曹彰 。 彰 性刚勇,须黄,故称。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彰传:“ 太祖 喜,持 彰 鬚曰:‘黄鬚儿竟大奇也!’”后借指刚勇之人。 唐 王维 《老将行》:“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 鄴下 黄鬚儿。” 清 朱彝尊 《将之永嘉曹侍郎饯予江上吴客韦二丈为弹长亭之曲并吹笛送行歌以赠韦即送其出塞》:“不听 吴中 白雪音,定呼 鄴下 黄鬚客。”
分類:曹操次子
《國語辭典》:井台(井臺)  拼音:jǐng tái
架设于海底的石油开采井,放置器材设备及人员作业,为海上的工作基地。
《国语辞典》:苦寒行  拼音:kǔ hán xíng
诗名。乐府清调乐曲,是曹操于汉献帝建安十一年征袁绍外甥高干时所作。全篇叙述行军经太行山时,跋涉冰雪溪谷的艰苦,故称为「苦寒行」。
《漢語大詞典》:合交
犹结交。孙子·九地:“交地则无絶,衢地则合交。” 曹操 注:“结诸侯也。”
《漢語大詞典》:渴望梅
据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假谲载, 魏 军口喝而艰于行走, 曹操 诡称前有梅林,士卒闻之,口齿生津,得以前行。后因以“渴望梅”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 宋 辛弃疾 《沁园春·和吴子似县尉》词:“搔首踟躕,爱而不见,要得诗来渴望梅。”参见“ 望梅止渴 ”。
分類:行走曹操
《國語辭典》:望梅止渴  拼音:wàng méi zhǐ kě
曹操率兵行军至途中,士兵乾渴难耐,曹操就骗士兵前有梅林,梅子又酸又甜,诱使士兵流出口水以解渴的故事。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后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娇鸾百年长恨》:「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却那里得这银子来!只好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也作「说梅止渴」、「望梅消渴」。
《國語辭典》:抱腹  拼音:bào fù
1.抱著腹部。如:「瞧他笑弯了腰,抱腹撑腰的样子,煞是好笑。」
2.内衣的别称。汉。刘熙《释名。释衣服》:「抱腹,上下有带,抱裹其腹,下无裆者也。」
《漢語大詞典》:费留(費留)
为惜费,不及时论功行赏。孙子·火攻:“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 曹操 注:“若水之留不復还也。或曰,赏不以时,但费留也,赏善不踰日也。”文选·左思〈魏都赋〉:“朝无刓印,国无费留。” 吕向 注:“功不赏曰费留。”
《國語辭典》:幡帜(幡幟)  拼音:fān zhì
古时悬挂在军营外的长形旗帜。《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去临洮十馀里为大营,多树幡帜,扬言大兵旦当进。」
分類:旗帜曹操
《漢語大詞典》:夷关(夷關)
闭关,封锁关口。孙子·九地:“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 曹操 注:“谋定则闭关,以絶其符信,勿通其使。”
《漢語大詞典》:悬棒(懸棒)
曹操 除 洛阳 北部尉,造五色棒,悬门之左右,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见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后以“悬棒”指严正执法。 唐 韦应物 《示从子河南尉班》诗:“立政思悬棒,谋身类触藩。”
《漢語大詞典》:交军(交軍)
谓两军相遇。孙子·行军:“絶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於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 曹操 注:“不得已与敌会於斥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