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47,分90页显示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1  42  43  4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曲袷
曲尘罗
曲朝
曲辩
曲枉
曲邪
曲制
抛曲
骫曲
塞下曲
众曲
细曲
杂曲
鼓吹曲
邯郸曲
《漢語大詞典》:曲袷
方领。《礼记·深衣》:“曲袷如矩以应方。” 郑玄 注:“袷,交领也。古者方领,如今小儿衣领。”
分類:方领
《漢語大詞典》:曲尘罗(麴塵羅)
淡黄色的丝织品。 前蜀 牛峤 《杨柳枝》词之五:“裊翠笼烟拂暖波,舞裙新染麴尘罗。” 宋 陆游 《鹧鸪天》词:“微步处,奈娇何,春衫初换麴尘罗。”
《漢語大詞典》:曲朝
指不正直的朝臣。《汉书·梅福传》:“故 京兆 尹 王章 资质忠直,敢面引廷争, 孝元皇帝 擢之,以厉具臣而矫曲朝。”
分類:正直朝臣
《漢語大詞典》:曲辩(曲辯)
(1).巧辩;诡辩。《商君书·农战》:“説者得意,道路曲辩。”文子·上仁:“大较易为智,曲辩难为慧。” 汉 桓宽 盐铁论·国疾:“穷巷多曲辩,而寡见者难喻。”
(2).详细辩驳。 汉 王充 论衡·实知:“虽审一事,曲辩问之,輒不能尽知。”
《漢語大詞典》:曲枉
弯曲不直。 汉 刘向 列女传·鲁季敬姜:“夫幅者所以正曲枉也,不可不彊。”
分類:弯曲不直
《漢語大詞典》:曲邪
不正。《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夫欲修万行,先要直心。心既无佞諂之机,果岂有曲邪之报。”
分類:不正
《漢語大詞典》:曲制
军队编制的制度。亦用以指军队。管子·七法:“若夫曲制时举,不失天时。” 郭沫若 等集校引 何如璋 曰:“曲,部曲也。曲制,部曲之制也。”孙子·计:“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曹操 注:“曲制者,部曲旛帜、金鼓之制也。”
《漢語大詞典》:抛曲
谓写新词供歌者歌唱。 唐 刘禹锡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之十四:“杏园抛曲处,挥袖向风斜。”
分類:歌唱
《漢語大詞典》:骫曲
委曲。曲意求全。文选·傅毅〈舞赋〉:“弛紧急之絃张兮,慢末事之骫曲。” 李善 注:“言 郑 卫 之末事,而委曲顺君之好,无益,故废而慢之。”一本作“ 委曲 ”。 章炳麟 《文学说例》:“復有用古调以成新曲,而其篇题与诗旨絶远者,乃骫曲傅合以就之。”
《国语辞典》:塞下曲  拼音:sài xià qǔ
一种古代的军歌。主要描写士兵在边疆行军作战、扎营的情形,或思乡之情。
《漢語大詞典》:众曲(衆曲)
诸邪恶之人。 汉 袁康 越绝书·德序外传记:“ 子胥 赐剑,将自杀,叹曰:‘嗟乎,众曲矫直,一人固不能独立。’”《淮南子·说山训》:“众曲不容直,众枉不容正。”
各种曲调。 宋 晁补之 《披榛亭赋》:“罗裾从风,众曲入耳。”
分類:邪恶
《国语辞典》:细曲(细曲)  拼音:xì qǔ
南曲中缠绵徐缓的套曲,结构较长,节奏缓慢,适合抒情的场合用。也称为「慢曲」。
《漢語大詞典》:杂曲(雜曲)
乐府歌曲名。大多为 汉 至 南北朝 时民间作品。南齐书·王僧虔传:“朝廷礼乐多违正典,民间竞造新声杂曲。”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桂华》杂曲,丽而不经;《赤雁》羣篇,靡而非典。”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一 宋 郭茂倩 题解:“杂曲者,歷代有之。或心志之所存,或情思之所感,或宴游欢乐之所发,或忧愁愤怨之所兴;或叙离别悲伤之怀,或言征战行役之苦;或缘於佛 老 ,或出自夷虞,兼收并载,故总谓之杂曲。”
《漢語大詞典》:鼓吹曲
乐府歌曲名。古乐中有鼓吹乐,用鼓、钲、箫、笳等乐器合奏,历代鼓吹乐多有歌辞配合。乐府诗集·鼓吹曲辞 宋 郭茂倩 题解:“鼓吹曲,一曰短簫鐃歌。”
《漢語大詞典》:邯郸曲(邯鄲曲)
古代 赵国 都城 邯郸 流行的舞曲。 清 姚鼐 《秦宫辞》:“ 秦皇 爱听《邯郸曲》,不及 丛臺 夜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