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磨盾之暇  拼音:mó dùn zhī xiá
交战时的空閒时间。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卷四。王兰泉》:「先生从征九年,虽羽书旁午,然磨盾之暇,马上吟咏,穹庐诵读,无一日废也。」
分类:交战时间
《国语辞典》:分身不暇  拼音:fēn shēn bù xiá
比喻非常繁忙,无法再兼顾他事。如:「他的工作已经让他分身不暇了,你不要再去麻烦他。」
《国语辞典》:公馀之暇(公馀之暇)  拼音:gōng yú zhī xiá
办公以外的閒暇时间。《文明小史》第二三回:「起先万帅公馀之暇,还时常邀他来问些学问,谈得甚为融洽。」
《国语辞典》:敬事不暇  拼音:jìng shì bù xiá
形容恭敬的为人做事,因竭尽全力而忙得没有闲暇。如:「他凡事敬事不暇,一丝不苟,深得上司之赏识。」
《国语辞典》:接应不暇(接应不暇)  拼音:jiē yìng bù xiá
比喻繁多而令人穷于应付。参见「应接不暇」条。《镜花缘》第八五回:「普席又要吃酒,未免令人接应不暇了。」
《国语辞典》:自救不暇  拼音:zì jiù bù xiá
自身难保,没有馀力帮助他人。宋。杨亿〈议灵州事宜状〉:「百雉危城,千里悬隔,自救不暇,岂及于它?」也作「自顾不暇」。
《国语辞典》:席不暇暖  拼音:xí bù xiá nuǎn
席子还没坐暖就得起身再忙别的事。比喻奔走极为忙碌,没有休息的时候。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白孤剑谁托,悲歌自怜,迫于悽惶,席不暇暖。」
《國語辭典》:自顾不暇(自顧不暇)  拼音:zì gù bù xiá
自身难保,没有馀力再帮助他人。明。无名氏《运甓记》第五出:「主势孤危,自顾不暇,纵尔问鼎称雄,谁敢兴师鞠旅。」《精忠岳传》第六回:「倘然强盗凶狠,我们自顾不暇,那里还照应得你等。」也作「自救不暇」。
《国语辞典》:关暇(关暇)  拼音:guān xiá
停止假期。元。周密《癸辛杂识。后集。学规》:「学规五等,轻者关暇,几月不许出入,此前廊所判也。重则前廊关暇,监中所行也。」
分类:停止假期
《国语辞典》:资暇集(资暇集)  拼音:zī xiá jí
书名。唐李匡撰,三卷。大抵以考订旧文,匡正俗谬,与探讨事物原由为主。此书可资世人閒暇时阅览,故称为「资暇集」。也称为「资暇录」。
《漢語大詞典》:偟暇
空闲。 章炳麟 《〈新方言〉序》:“余少窥 杨 许 之学,好尚论古文,於方言未偟暇也。”
分類:空闲
《漢語大詞典》:疾雷不暇掩耳
同“ 疾雷不及掩耳 ”。 晋 傅玄 《傅子·阙题》:“我欲战而彼不欲战者,我鼓而进之若山崩河溢,当其衝者摧,值其锋者破,所谓疾雷不暇掩耳,则又谁御之。”
《漢語大詞典》:疾霆不暇掩目
犹言疾雷不及掩耳。《淮南子·兵略训》:“故善用兵者,见敌之虚,乘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迫而勿去也,击其犹犹,陵其与与,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
《漢語大詞典》:饥不暇食(饑不暇食)
肚子饿了也没空吃饭。形容全神贯注地忙于事务。 宋 李觏 《强兵策八》:“日不为暑,风不为寒,渴不暇饮,飢不暇食,孳孳焉从於王事者,赏使之然也。”
肚子饿了也没空吃饭。饥,通“ 飢 ”。形容全神贯注地忙于事务。《太平广记》卷八引 晋 葛洪 《神仙传·阴长生》:“饥不暇食,思不敢归,劳不敢息。”
《國語辭典》:好整以暇  拼音:hào zhěng yǐ xiá
原指军队步伐严整,从容不迫。语本《左传。成公十六年》:「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臣对曰:『好以众整。』曰:『又何如?』臣对曰:『好以暇。』」后多以形容在纷乱、繁忙中显得从容不迫。《孽海花》第二五回:「在这种人心皇皇的时候,珏斋却好整以暇,大有轻裘缓带的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