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青紫  拼音:qīng zǐ
1.绑在官印上的青绶、紫绶。比喻高官贵爵。《汉书。卷七十五。夏侯胜传》:「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唐。韩愈与崔群书〉:「自省事已来,又见贤者恒不遇,不贤者比肩青紫。」
2.古代高官服饰的颜色。借指官服。《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刘交传》:「今王氏一姓乘朱轮华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蝉充盈幄内,鱼鳞左右。」唐。杜甫〈夏夜叹〉诗:「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漢語大詞典》:侯家
犹侯门。指显贵人家。 明 何景明 《明月篇》诗:“侯家臺榭光先满, 戚里 笙歌影乍低。”
《國語辭典》:高位  拼音:gāo wèi
显贵的职位。如:「愈是居高位者,愈须忠心为国。」汉。王符《潜夫论。论荣》:「所谓贤人君子者,非必高位厚禄,富贵荣华之谓也。」
《國語辭典》:玉珂  拼音:yù kē
1.用玉或贝制成的马勒饰。晋。张华〈轻薄篇〉:「文轩树羽盖,乘马鸣玉珂。」
2.借喻高官贵人。唐。杜甫 春宿左省诗:「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國語辭典》:清修  拼音:qīng xiū
1.淡泊修为。《晋书。卷九十一。儒林传。徐邈传》:「邈陋巷书生,惟以节俭清修为畅耳。」《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王昶传》:「端一小心,清修密静。」
2.清白显贵的家世。《北史。卷四。魏世宗宣武帝本纪》:「清修出身:公,从八下;侯,正九上。」
3.佛教指在家中修行。《五灯会元。卷十八。空室智通道人》:「未几厌世相,还家求祝发,父难之,遂清修。」
《國語辭典》:鸣驺(鳴騶)  拼音:míng zōu
显贵的人驾车出行。《文选。孔稚圭。北山移文》:「及其鸣驺入谷,鹤书赴陇,形驰魄散,志变神动。」
《漢語大詞典》:簪裾
古代显贵者的服饰。借指显贵。南史·张裕传:“而 茂陵 之彦,望冠盖而长怀; 渭川 之甿,佇簪裾而竦叹。” 北周 庾信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二:“ 星桥 拥冠盖, 锦水 照簪裾。” 唐 裴守真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之二:“丝竹扬帝熏,簪裾奉宸庆。” 清 方文 《久不得子留消息》诗:“嗟尔有顽父,所志在簪裾。”
《漢語大詞典》:高华(高華)
(1).指才华出众和地望显贵。晋书·王恭传:“﹝ 王恭 ﹞少有美誉,清操过人,自负才地高华,恒有宰辅之望。”
(2).高贵显要。新唐书·萧复传:“ 復 望阀高华,厉名节,不通狎流俗。” 宋 秦观 《贺吕相公启》:“既天资之篤实,加地胄以高华,四世五公,勋在王室,一门万石,宠冠廷臣。”
(3).指门第、职位高贵者。南史·萧琛传:“时 齐明帝 用法严峻,尚书郎坐杖罚者皆即科行, 琛 乃密啟曰:‘……自 魏 晋 以来,郎官稍重。今方参用高华,吏部又近於通贵,不应官高昔品,而罚遵曩科。’” 明 凌世韶 《赠元健似上》诗:“高华振廊庙,味结山与林。”
(4).显贵的官职地位。 宋 苏轼 《贺高阳王待制启》:“伏审显奉恩纶,荣更帅閫。镇武垣之衝要,联内阁之高华。” 宋 陆游 《除宝谟阁待制谢表》:“陪众雋以登 瀛 ,已慙薄陋;扈六飞而上雍,遽践高华。”
(5).典雅华美。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张芸叟》:“ 杜牧之 诗,风调高华,片言不俗。”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 建安 诸子,雄瞻高华。” 郑振铎 《桂公塘》一:“虽在流离颠沛之中,他的高华的气度,渊雅的局量,还不曾改变。”
(6).高峻瑰丽。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八:“ 灵鷲 高华夜吐云,山凹指点旧家坟。”
《國語辭典》:大位  拼音:dà wèi
高位或帝位。《文选。刘孝标。辩命论》:「然则高才而无贵仕,饕餮而居大位。」《三国演义》第三回:「今上懦弱,不若陈留王聪明好学,可承大位。」
《漢語大詞典》:贵游(貴游)
亦作“ 贵游 ”。 指无官职的王公贵族。亦泛指显贵者。周礼·地官·师氏:“掌国中失之事以教国子弟,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 郑玄 注:“贵游子弟,王公之子弟。游,无官司者。”梁书·儒林传序:“朕肇基明命,光宅区宇,虽耕耘雅业,傍阐艺文,而成器未广,志本犹闕,非以鎔范贵游,纳诸轨度,思欲式敦让齿,自家刑国。”北史·魏收传:“见当涂贵游,每以言色相悦。” 唐 韦应物 《长安道》诗:“贵游谁最贵, 卫 霍 世难比。” 清 黄景仁 《杂诗》:“后门别寒素,前门揖贵游;前后难俱存,终捐旧朋儔。”
《國語辭典》:封君  拼音:fēng jūn
旧时子孙贵显,其祖或父受有封典的,称为「封君」。《红楼梦》第四五回:「家去一般也是楼房厦厅,谁不敬你,自然也是老封君似的了。」也称为「封翁」。
《國語辭典》:鸿门(鴻門)  拼音:hóng mén
地名。位于今陕西省临潼县东。楚汉之际,项羽、刘邦曾会宴于此。
《漢語大詞典》:衣绣(衣繡)
穿锦绣衣裳。谓显贵。 南朝 陈 徐陵 《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故乡如此,诚为衣绣,故人不见,还同宵锦。”
《國語辭典》:华胄(華胄)  拼音:huá zhòu
1.显贵者的后代。《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九:「惟谦剧邑良才,忠臣华胄,睹兹天厉,将瘅下民。」
2.中华民族的子孙。
《漢語大詞典》:列戟
宫庙、官府及显贵之府第陈戟于门前,以为仪仗。旧唐书·德宗纪下:“壬戌,詔以太尉、中书令, 西平郡王 李晟 长子 愿 为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宾客,赐勋上柱国,与 晟 门并列戟。” 宋 曾巩 《降龙》诗:“文旛列戟照私第,青紫若若官其孥。” 清 曹寅 《题楝亭夜话图》诗:“两家门第皆列戟,中年领郡稍迟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