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鹎鵊(鵯鵊)  拼音:bēi jiá
动物名。一种鸟。雀形目。似鸠,身黑尾长而有冠,春分始见,凌晨先鸡而鸣,其声加格加格。也称为「催明鸟」。
《漢語大詞典》:赤气(赤氣)
(1).红色的云气。古代以二至(夏至、冬至)、二分(春分、秋分)之日观云色,谓赤色者主兵荒。见周礼·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 汉 郑玄 注。后因以赤气为兵灾之象。 唐 李商隐 《失题》诗:“三灵迷赤气,万汇叫苍旻。” 冯浩 笺注引《三辅旧事》:“ 汉 作 灵臺 观气,黄气为疾病,赤气为兵,黑气为水。”宋史·五行志二下:“ 建炎 元年八月庚午,东北方有赤气,占曰:‘血祥’。”
(2).红色的云气。传说谓帝王的祥瑞。旧史稗说中每载帝王降生或所处之地有赤气出现。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 汉武皇帝 未生之时, 景帝 梦一赤彘从云中而下,当 崇芳 之阁,见赤气如雾,来蔽户牖。”北齐书·神武帝纪上:“﹝ 神武 ﹞后从 荣 徙据 并州 ,抵 扬州 邑人 庞苍鹰 ,止团焦中。每从外归,主人遥闻行响动地。 苍鹰 母数见团焦赤气赫然属天。”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 熙寧 二年十一月,京师每夕有赤气,见西南隅,如火,至人定乃灭。人以为皇子降生之祥。”
(3).炎暑之气。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魂翻眼倒忘处所,赤气冲融无间断。有如流传上古时,九轮照烛乾坤旱。”
《漢語大詞典》:祭日
古代重要祭礼之一。天子于每年春分设大坛祭祀日神。管子·轻重己:“冬尽而春始,天子东出其国四十六里而坛,服青而絻青,搢玉揔,带玉监,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於百姓,号曰祭日。”礼记·祭法:“埋少牢於泰昭,祭时也;相近於坎坛,祭寒暑也;王宫,祭日也。” 郑玄 注:“王宫,日坛也。日称君,宫坛,营域也。” 孔颖达 疏:“王,君也。宫,亦坛也。营域如宫也。日神尊,故其坛曰君宫也。”史记·封禅书:“祭日以牛。”
《國語辭典》:春肥  拼音:chūn féi
春季时于农作物上所施的肥料。
《漢語大詞典》:秋游
(1).近人 康有为 所拟历法,以春分为元朔,由春分而夏至,再到秋分、冬至,分一年为四游。秋游为其中之一。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四章:“自秋分至冬至之时地更上游,名之曰秋游。”
(2).秋日旅游。
《漢語大詞典》:造冰
古丧礼。自仲春至秋凉,贵族死后,纳冰于盘,置尸床下。礼记·丧大记:“君设大盘,造冰焉;大夫设夷盘,造冰焉。” 郑玄 注:“造,犹内也。” 孔颖达 疏:“造冰焉者,谓造内其冰於盘中也。” 唐 刘同昇 《对不供夷盘判》:“缀几初设,已陈含玉之仪;夷盘不供,何施造冰之礼?”
《漢語大詞典》:祭星
古代重要祭礼之一。每年春至,天子出东郊设坛而祭祀星辰。管子·轻重己:“天子东出其国九十二里而坛,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於百姓,号曰祭星。”《孔丛子·论书》:“主於郊宫,所以祭日也;夜明,所以祭月也;幽禜,所以祭星也。”尔雅·释天:“祭星曰布。” 郝懿行 义疏:“祭星者,盖为坛祭之。《祭法》云:‘幽宗,祭星也。’ 郑 注:‘宗,当为禜。幽禜,亦谓星坛也。’释文引 李巡 曰:‘祭星者以祭布露地,故曰布。’ 孙炎 曰:‘既祭,布散於地,似星辰布列也。’”
《漢語大詞典》:平度
(1).平和的法度。文选·班彪〈北征赋〉:“夫何阴曀之不阳兮,嗟久失其平度。” 吕向 注:“言阴曀不见阳景,喻天下昬乱,无明君之道,使失和平之法度。”
(2).指日月分别在二分(春分、秋分)、两弦(上弦、下弦)时运行的均平之度。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世之言五行消长者,止是知一岁之间,如冬至后日行盈度为阳,夏至后日行缩度为阴,二分行平度;殊不知一月之中,自有消长,望前月行盈度为阳,望后月行缩度为阴,两弦行平度。”
《漢語大詞典》:四离(四離)
(1).作诗的四种避忌。 唐 皎然 诗式·诗有四离:“虽期道情而离深僻;虽用经史而离书生;虽尚高逸而离迂远;虽欲飞动而离轻浮。”
(2).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前一天的合称。详“ 四离四絶 ”。
《國語辭典》:四离四绝(四離四絕)  拼音:sì lí sì jué
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前一日,合称为「四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日,合称为「四绝」。星相术士以此八日为大忌日。
《國語辭典》:信禽  拼音:xìn qín
来去有定时的候鸟。通常指雁而言。元。郝经〈雁媒〉诗:「信禽法天运,断不为炎凉。」
《國語辭典》:四离四绝(四離四絕)  拼音:sì lí sì jué
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前一日,合称为「四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日,合称为「四绝」。星相术士以此八日为大忌日。
《國語辭典》:四时八节(四時八節)  拼音:sì shí bā jié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气。四时八节泛指一年四季各节气。唐。杜甫〈狂歌行赠四兄〉诗:「四时八节还拘礼,女拜弟妻男拜弟。」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八二。三尸篇》:「四时八节,企其祭祀。」
《国语辞典》:春分点(春分点)  拼音:chūn fēn diǎn
春分时,太阳经过黄道和赤道相交的一点,称为「春分点」。在阳历三月二十一日或三月二十二日。
《国语辞典》:八王日  拼音:bā wáng rì
廿四节气中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合称「八王日」。《法苑珠林。卷一○五。受戒篇。八戒部。功能》:「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谓八王日。天地诸神阴阳交代,故名八王日。」
《国语辞典》:夏至点(夏至点)  拼音:xià zhì diǎn
黄道上最北之点。太阳自春分后,行于赤道之北,其赤纬最大时为二十三度二十六分五十九秒,约在六月二十一日。此时太阳所居之位置,称为「夏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