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53,分124页显示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8  29  30  3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知星
十星
水星
纬星
银星
星弧
星岳
贤星
建星
变星
星大
星缀
使臣星
太白星
吉星
《韵府拾遗 青韵》:知星
汉书燕剌王传王客吕广等知星为王言当有兵围城期在九月
《骈字类编》:十星
元史舆服志参宿旗青质赤火燄脚绘神人被发衣黄袍绿裳朱带朱舄左手持珠外仗上绘十星下绘猿也星经天泉十星在鳖东一曰大海主灌溉沟渠之事
又春渚纪闻刘安行东州人每遇啜茶必先酹中霤神而后饮一夕忽梦一老人告之曰主人禄命告终阴符已下明日午时不可踰也刘起拜老人且询其谁氏曰我中霤神也每承酹茶之荐今奉报也刘既悟自度平生无大过恶有厨婢采蘋者执性刚戾与其辈不足我死必不能久留我家使之从良且有所归因与白金十星以为资遗语毕沐浴易服以俟时至过午忽觉少倦就憩枕间复梦其神欣跃而告曰主人以嫁婢之事天帝佳之许延一纪已而睡起安然至宣和间无病而卒
《國語辭典》:水星  拼音:shuǐ xīng
行星名。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小的行星,只比月球略大。属于类地行星,地表多陨石坑。几乎没有大气,昼夜温差极大。也称为「辰勾」、「辰星」。
《漢語大詞典》:水宿
星座名。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方列星七宿的总称。《后汉书·崔駰传》:“阴事终而水宿藏。” 李贤 注:“水宿谓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也。”国语·周语下“及析木者有建星及牵牛焉” 三国 吴 韦昭 注:“析木之分歷建星及牵牛皆水宿,言得水类。”
《國語辭典》:水宿  拼音:shuǐ xiù
中国古代对北方玄武七宿的别称。《后汉书。卷五二。崔骃列传》:「阴事终而水宿臧,场功毕而大火入。」唐。李贤。注:「水宿谓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也。」
《漢語大詞典》:纬星(緯星)
行星的总称。与“经星(恒星)”相对。参见“ 经星 ”。
分類:行星
《國語辭典》:经星(經星)  拼音:jīng xīng
旧时对恒星的称呼,因其位置不变,故称为「经星」。相对于纬星而言。
《骈字类编》:银星(银星)
徐夤 钓车诗 荻湾渔客巧装成,硾铸银星一点轻。
《漢語大詞典》:星弧
指弧矢星。又名天弓。在天狼星东南。共九星,八星如弓形,外一星像矢,故名。 唐 杜牧 《奉和白相公》:“应须日御西巡守,不假星弧北射狼。”
《骈字类编》:星岳(星岳)
元 吴莱 客夜闻琵琶弹白翎鹊 收拾广轮奠郡邑,肃清星岳静波涛。
《漢語大詞典》:贤星(賢星)
指贤能的人。 明 陈所闻 《玉包肚·九日焦太史弱侯招饮谢公墩》曲之二:“聚贤星玉友金昆,共佳辰吊古寻幽。”
分類:贤能
《漢語大詞典》:建星
古星座名。亦省称“ 建 ”。凡六星。在黄道北。与南斗六星同属斗宿。国语·周语下:“我 姬氏 出自天黿,及析木者,有建星及牵牛焉。”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史记·天官书:“南斗为庙,其北建星。建星者,旗也。” 张守节 正义:“建六星,在斗北,临黄道,天之都关也。斗、建之閒,七耀之道,亦主旗輅。”
《國語辭典》:变星(變星)  拼音:biàn xīng
亮度会变化的恒星。因本身的光度变化,或受其他天体遮掩所致。
《骈字类编》:星大
后汉书天文志建武十年三月癸卯流星如月从太微出入北斗魁第六星旁有小星射者十馀枚灭则有声如电食顷止流星为贵使星大者使大星小者使小太微天子廷北斗魁主杀星从太微出抵北斗魁是天子大使将出有所伐杀
《骈字类编》:星缀(星缀)
元稹镇圭赋映冕旒则璿枢星缀间黼黻而琼枝花拥
《漢語大詞典》:使臣星
即使星。 唐 王维 《送邢桂州》诗:“明珠归 合浦 ,应逐使臣星。”参见“ 使星 ”。
分類:即使
《國語辭典》:使星  拼音:shǐ xīng
汉代李合从观星象中,推知朝廷派了两位使者到来。见《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李合传》。后用来称呼朝廷派来的使者。唐。钱起 重送陆侍御使日本诗:「辞天使星远,临水涧霜秋。」宋。晏殊 浣溪沙。绿叶红花媚晓烟词:「可惜异香珠箔外,不辞清唱玉尊前。使星归觐九重天。」也称为「星使」。
分類:使者称使
《國語辭典》:太白星  拼音:tài bái xīng
太阳系中最接近太阳的第二颗行星。参见「金星」条。
《漢語大詞典》:吉星
指福、禄、寿三星。古人以为吉祥之星。《平山冷燕》第一回:“臣夜观乾象,见祥云瑞靄,拱护紫微,喜曜吉星,照临黄道。”参见“ 三星 ”。
《國語辭典》:三星  拼音:sān xīng
1.俗称福、禄、寿三神。
2.泛指天空中明亮且位置相近的三颗星。《诗经。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至于指的是哪三颗星,则有不同的推论。东汉郑玄《毛诗传笺》主张为心宿:「三星谓心星也。」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绸缪章三星在天,传三星参也,笺三星谓心星也。…按此当从郑说。」朱文鑫《天文考古录》则主张为参宿中间三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