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防卫过当(防衛過當)  拼音:fáng wèi guò dàng
法律赋予人正当防卫的权利,对于现在不法之侵害,出于防卫自己或第三人权利之必要行为,不处罚。但正当防卫仍有一定限度,若超越此限度,即构成防卫过当。
《國語辭典》:反抗期  拼音:fǎn kàng qí
对双亲或周围亲人,显示反抗行为或拒绝态度的发展期。凡三至五岁前后的幼儿期及十三至十五岁左右的青年期均是。
《國語辭典》:湖绉(湖縐)  拼音:hú zhòu
浙江省湖州所产的一种丝织品。以其练染后表面会起明显皱纹,故称为「湖绉」。
《國語辭典》:黑白分明  拼音:hēi bái fēn míng
1.黑色、白色区分明显。如:「斑马身上的颜色黑白分明,煞是好看。」
2.比喻是非善恶分明。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清史稿。卷三六四。汤金钊传》:「朝有诤臣,使朕胸中黑白分明,无伤于政体,不胜欣悦!」也作「白黑分明」。
3.形容眼睛清澈明亮。如:「小孩子的眼睛黑白分明,心地天真无邪。」
《漢語大詞典》:海洋性气候
近海地区受海洋影响明显的气候,全年和一天内的气温变化较小,空气湿润,降水量多,分布均匀。
《漢語大詞典》:炳炳显显(炳炳顯顯)
明显貌。 清 龚自珍 《上国史馆总裁提调总纂书》:“以上都一十八条,皆举其炳炳显显者,餘小事,头绪尚多,未易鬯宣。”
《國語辭典》:表面化  拼音:biǎo miàn huà
1.事情由潜隐的情况,转化到明白显露的状态。如:「再过一段时日,这个问题将会逐渐表面化。」
2.人、事的外表现象或非实质的部分。如:「他没有什么好本领,只不过是个喜欢注重表面化的人。」
《國語辭典》:摆明(擺明)  拼音:bǎi míng
清楚地表明立场。如:「他未参与此次投票,摆明了就是不支持此项提案。」
《漢語大詞典》:传着(傳著)
谓将明显确实之事传示于人。《穀梁传·庄公七年》:“春秋著以传著,疑以传疑。”
《漢語大詞典》:旗帜鲜明(旗幟鮮明)
比喻政治倾向非常明显或态度很明确。 董必武 《广州起义三十周年纪念》诗:“ 广州 起义继 南昌 ,旗帜鲜明见主张。” 袁鹰 《横眉》:“他旗帜鲜明,大义凛然。”
《漢語大詞典》:倾向性(傾向性)
(1).文学艺术名词。指文学家、艺术家在作品中流露出来的社会思想和对现实生活的爱憎情绪。
(2).泛指对某方面的爱憎倾向。如:他的讲话倾向性是十分明显的,还能听不出来?
《國語辭典》:宁绸(寧綢)  拼音:níng chóu
江苏省江宁县、镇江县及浙江省杭县等地所生产的一种丝织品,有明显斜纹,质地坚韧。
《漢語大詞典》:泥岩
含大量黏土矿物、层理不明显的一种沉积岩。常呈块状。由软泥经压实作用、脱水作用及轻微的矿物转化而成。除黏土矿物外,还混有石英、长石等碎屑物质和铁、锰等自生矿物。按混入物状况,可分为铁质泥岩、硅质泥岩、钙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和黑色泥岩等。
《漢語大詞典》:迫着(迫著)
极为明显。《汉书·王莽传中》:“皇帝谦谦,既备固让,十二符应迫著,命不可辞。”
分類:明显
《漢語大詞典》:判若黑白
像黑的与白的那样明显区分。形容界限分明。例如:夫文之高下雅俗,判若黑白。——·方望溪《书祭裴太常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