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迅快
亦作“ 迅駃 ”。
(1).犹迅速。北史·西域传·且末国:“ 且末 西北有流沙数百里,夏日有热风,为行旅之患……其风迅駃,斯须过尽,若不防者,必至危毙。”《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也许是眼睛直接受光的刺激,也许是心情激动,眼皮迅快地颤动着,泪水在眼眶里滚动。”
(2).敏捷;明快。 宋 惠洪 冷斋夜话·舒王编四家诗:“ 舒王 尝曰:‘ 太白 词语,迅快无疎脱处。’” 金 王若虚 《文辨》:“予谓《醉翁亭记》虽涉玩易,然条达迅快,如肺肝中流出,自是好文章。”
《漢語大詞典》:朗捷
明快;敏捷。文苑英华卷七四二引 南朝 梁 裴子野 《雕虫论》序:“ 宋明帝 博好文学,才思朗捷。”
分類:明快敏捷
《國語辭典》:昭昭  拼音:zhāo zhāo
明白显著。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宗经》:「故子夏叹书,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言昭灼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若非天道昭昭,险些儿死于非命。」
《漢語大詞典》:明肃(明肅)
(1).清明严肃。南史·江革传:“﹝ 江革 ﹞为政明肃,豪强惮之。” 清 薛福成 《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惟其政令不甚明肃,呼应不甚灵通,洋官往往徵取无艺,侨寓之西人又侵侮 华 民。”
(2).明快而整严。 宋 苏辙 《进论·商论》:“ 商 人之诗骏发而严厉,其书简洁而明肃。”
(3). 唐明皇 、 唐肃宗 的并称。 明 叶子奇 草木子·谈薮:“人徒知 李 杜 为诗人而已矣,而不知其行之高、识之卓也。 杜甫 能知君,故陷贼能自拔,而从 明 肃 於抢攘之中也; 李白 能知人,故陷贼而有救,以能知 郭汾阳 於卒伍之中也。”
《漢語大詞典》:敏妙
(1).明快,隽美。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九:“ 朱文公 云:‘二 苏 以精深敏妙之文,煽倾危变幻之习。’” 章士钊 《黄花岗之役·赵伯先事略》:“愚一小时草《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论》数千言,辞趣敏妙,为 俞君 激赏。”
(2).敏捷颖悟。 清 包世臣 《再与杨季子书》:“ 子瞻 机神敏妙,比及暮年,心手相忘,独立千载。”
《漢語大詞典》:疏快
亦作“疎快”。
(1).开阔;畅快。 唐 杜甫 《有客》诗:“患气经时久,临江卜宅新。喧卑方避俗,疏快颇宜人。”清史稿·理密亲王允礽传:“前执 允礽 ,朕日日不释於怀。自顷召见一次,胸中乃疏快一次。”
(2).粗率直爽。 宋 叶梦得 《石林家训》卷三:“吾见人言类不过有四……而人之听言其类不过二途:纯质者,不辨是非,一皆信之;疎快者,不计利害,一皆传之。”
(3).明快爽朗。 清 张祥龄 《〈半箧秋词〉序录》:“词有南北,出主入奴:喜疏快者,丽密以为病;注气局者,烹鍊以为嗤。求悦於人难矣。”
《漢語大詞典》:廉折
(1).指乐声高亢,节奏明快。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夫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 司马贞 索隐引 蔡邕 曰:“凡弦以缓急为清浊。琴,紧其弦则清,縵其弦则浊。” 宋 苏轼 《听贤师琴》诗:“大弦春温和且平,小弦廉折亮以清。”
(2).喻刚健挺拔的风格。 清 沈德潜 说诗晬语卷下:“ 铁崖 乐府,詆訿者比於妖魅。然廉折稜稜,异于男子而巾幗服者。”
《國語辭典》:明密  拼音:míng mì
周密完备。南朝宋。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章程明密,品式周备。」《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灵运之兴会标举,延年之体裁明密。」
《國語辭典》:宏辩(宏辯)  拼音:hóng biàn
广博的议论,雄辩。宋。苏轼〈上枢密韩太尉〉书:「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
《漢語大詞典》:明徽
指明快的节拍。徽,古代琴面指示音节的标志。 唐 李白 《幽涧泉》诗:“幽涧愀兮流泉深,善手明徽高张清。” 王琦 注:“琴之为乐,絃合声以作主,徽分律以配臣。古徽十有三,象十二月,其一象闰。”
《漢語大詞典》:轩爽(軒爽)
(1).轩敞高爽。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雁宕山日记后:“观 南碧霄冈 ,轩爽无他奇。”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王德安 ﹞尝夏日过友人家,爱其园亭轩爽,欲下榻於是。” 清 王韬 《淞滨琐话·药娘》:“相距数十武,有楼五楹,极轩爽。”
(2).开朗,爽快。 明 袁宏道 《阅袁履善诗》:“ 履善 为人轩爽詼謔,略无老态,余极喜之。”
(3).显豁明快。儒林外史第十回:“先生言论轩爽,愚兄弟也觉得恨相见之晚。”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学使以快短明衡文:“闻昔学院有以快短明三字衡文者,大抵交卷愈快愈妙,篇幅愈短愈妙,而意义则取其明白轩爽。”
《國語辭典》:爽俊  拼音:shuǎng jùn
豪爽俊秀。《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高贵乡公髦纪》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公神明爽俊,德音宣朗。」
《漢語大詞典》:滞涩(滯澀)
亦作“ 滞澁 ”。
(1).苦涩不甘滑。喻心绪无聊不畅快。 唐 孟郊 《寿安西渡奉别郑相公》诗之二:“昧趣多滞涩,懒朋寡新僚。”
(2).阻塞,凝聚不通。《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摄法歌》“以指摄针待气至,邪气流行针自轻”注:“凡摄针者,因针下邪气滞涩不行也。随经络上下,用大指爪甲重切之,使正气流行,则邪气不能滞涩,而针下自觉活动矣。”
(3).不流畅;不明快。 明 方孝孺 《与楼希仁书》:“不能言者,终日口吃吃不能达意,杂乱滞澁,如醉梦中语。” 茅盾 《幻灭》二:“街上货车木轮的辘辘的重声,从湿空气中传来,分外滞涩。”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八:“我总觉得看山比看水滞涩些,情绪很抑郁的。”
《漢語大詞典》:隽爽(雋爽)
英俊豪爽。 明 吴承恩 《祭孙淳齐文》:“观其笑谈中的,一座尽倾,雋爽迈伦,千人自废。” 王闿运 《王兵备诗序》:“果倜儻雋爽,通达吏兵,过于所闻,因请其新诗定交而别。”
《漢語大詞典》:明坦
明快坦夷。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三:“ 范雎 蔡泽 皆辩士, 太史公 以之连传。然 雎 倾危, 泽 明坦。”
分類: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