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昌 → 冐昌”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昌平君 朝代:战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223 【介绍】: 秦人。失名。楚国公子。始皇时为秦相。九年,攻嫪毐于咸阳,有功。后,徙于郢。秦灭楚,项燕复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始皇二十四年为秦所击破,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80 【介绍】: 西汉孝惠帝后宫子。初封昌平侯。吕后七年封吕王。吕后卒,大臣诛诸吕,迎立文帝,太等被诛于邸第。
刘卬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54 【介绍】: 西汉齐悼惠王刘肥子。初封昌平侯。文帝十六年封胶西王。景帝三年吴楚反,卬应之。后自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0—272 【介绍】: 三国魏末西晋初河内温人,字叔达。司马懿弟。仕魏至太傅。赐爵关内侯。司马懿执政,常自退损。废立之际,未尝预谋。晋代魏,魏主陈留王被废,就金墉城,孚拜辞,执王手,流涕歔欷,不能自胜。后封安平王。拜太宰、都督中外诸军事。虽见尊宠,不以为荣,常有忧色。临终,遗令自称“有魏贞士”。
全晋文·卷十四
孚字叔达,宣帝弟,建安中选为平原侯植文学掾,迁太子中庶子。魏受禅,转中书郎,迁给事黄门侍郎,加骑都尉,出为河内典、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转清河太守。明帝即位,迁度支尚书。齐王时除尚书右仆射,进爵昌平亭侯。迁尚书令,进爵长社县侯。加侍中,迁司空,代王凌为太尉。高贵乡公时转太傅,陈留王时封长乐公,武帝受禅,封安平王,进拜太宰,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泰始八年薨,年九十三,谥曰献王。
尉迟纲 朝代:北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代人,字婆罗。尉迟迥弟。宇文泰甥。鲜卑族。骁果有膂力,善骑射。西魏文帝大统元年,为宇文泰帐内都督。大统年间,从破窦泰,复弘农,战沙苑。河桥之役,邙山之战,屡立军功,进爵昌平郡公。西魏废帝二年,拜大将军,兼领军。泰闻帝有异谋,以纲职典禁旅,密为之备。北周孝闵帝即位,除小司马。明帝即位,进柱国大将军。武帝元年,封吴国公,除泾州刺史。保定四年,晋公宇文护东讨,留镇京师。卒谥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并州太原人,俗姓侯。学业精深,尤精于《瑜伽论》。高宗征为翻经大德,参义净译场。高宗悦之,授昌平县公。后住洛阳佛授记寺。终年六十余。著有《义门》。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姓侯氏。太原人也。仪容瑰丽。学业优赡。于瑜伽论。左所如意高宗诏为译经大德。又与胜庄大仪等。同参义净译场。对扬称旨。封昌平县开国公。累井田至三千户。上赐赞曰。河汾之秀。山岳之英。早袪俗累。夙解尘缨。缁门仰德。绀宇驰声。式亚龙树。爰齐马鸣教门歆艳焉。后充河南佛授记寺都维那。顷之升寺任。中外肃然。卒年六十馀。著义门。行于世。
宋高僧传·卷第四 义解篇第二之一
释德感。姓侯氏。太原人也。仪容瑰丽学业精赡。众典服勤于瑜伽论特振声彩。天皇大帝徵为翻经大德。又与胜庄大仪等同参义净译场。对敡受赐言谢浏亮。帝悦寻授封昌平县开国公累井田至三千户。帝为赞曰。河汾之宝。山岳之英。早祛俗累。夙解尘缨。缁门仰德。绀宇驰声。式亚龙树。爰齐马鸣。为时君之所贵为若此也。御制风行缁伍荣之。后充河南佛授记寺都维那。晚升寺任中外肃然。终年六十馀。著义门行于世。如其七方便人回心渐顿悟义。与湛法师。为勍敌耳。故交绥而退焉。
《国语辞典》:昌平  拼音:chāng píng
1.国运昌隆,社会安定。如:「昌平盛世,家家富足安康。」
2.县名。参见「昌平县」条。
《国语辞典》:昌平县(昌平县)  拼音:chāng píng xiàn
县名。原为河北省的一个县,西元一九五六年划入北京市,后改称昌平区。扼居庸关南口,曾为北京市北方防禦第一要隘。京包铁路与京通铁路交会于此。
《国语辞典》:寇恂  拼音:kòu xún
人名。(?~西元36)字子翼,东汉昌平人。从光武破绿林军,拜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后拜颍川、汝南太守,均有治绩。恂素好学、修乡校、教生徒。明经修行,时称长者。卒谥威。
《国语辞典》:天寿山(天寿山)  拼音:tiān shòu shān
山名。在北京市昌平区东北部。明代诸帝,自成祖后,皆葬于此,俗称为「十三陵」。
《国语辞典》:寇谦之(寇谦之)  拼音:kòu qiān zhī
人名。(西元365~448)字辅之,北魏昌平人。学仙道,隐于松阳。太武帝诏玉阙,为其建天师道场,定道教为国教,并对佛教采取弹压政策。谦之以老子为教主,张道陵为大宗,道教之名由此始。
《国语辞典》:刘蕡下第(刘蕡下第)  拼音:liú fén xià dì
刘蕡,字去华,幽州昌平人,生卒年不详,唐代进士。性沉健善谋,通晓春秋,常言古代兴亡诸事,有救世之心。唐文宗年间,于举贤良对策时,极力劝谏皇帝诛杀权奸、宦官,惜不为皇帝赏识,遂落第。典出《新唐书。卷一七八。刘蕡传》。比喻考试不中,名落孙山。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刘蕡下第千年恨,范丹守志一生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