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昆体(崑體)
即西昆体。 宋 初 杨亿 刘筠 等彼此唱和,有《西昆酬唱集》行世,后称他们的诗体为西昆体,简称昆体。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盖自 扬 刘 唱和,《西崑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之崑体。”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 欧阳文忠 公诗始矫崑体,专以气格为主,故其言多平易疏畅。”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一:“作诗好用事,自 庾信 始,后渐流为崑体。”按,昆体诗大抵模拟 李商隐 ,旧时率误称 李商隐 诗为昆体。
《漢語大詞典》:昆岗(崑崗)
见“ 崑冈 ”。
《國語辭典》:昆冈(崑岡)  拼音:kūn gāng
昆崙山。《书经。胤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唐。杜牧〈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昆冈怜积火,河汉注清源。」
《国语辞典》:昆山玉(昆山玉)  拼音:kūn shān yù
昆崙山所产的美玉。
《漢語大詞典》:贤昆(賢昆)
贤良的兄长。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惟我贤昆,天姿秀生。” 唐 王维 《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 平原 思令弟, 康乐 谢贤昆。” 清 查慎行 《秋怀诗》:“存殁相关事忍论, 桓山 翼折嘆贤昆。”
分類:贤良兄长
《漢語大詞典》:昆邱(崑邱)
见“ 崑丘 ”。
《漢語大詞典》:昆丘(崑丘)
亦作“崐丘”。亦作“崐邱”。 即 昆仑山 。隋书·音乐志下:“原载垂德, 崐丘 主神。阴坛吉礼,北至良辰。” 唐 王绩 《古意》诗之一:“材抽 嶧山 干,徽点 崑丘 玉。”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龙驭 崑丘 ,鸟发 玄圃 。” 明 何景明 《登楼凤县作》诗之二:“如闻乘八骏,早晚向 崑邱 。”
分類:昆仑山
《国语辞典》:昆崙山(昆崙山)  拼音:kūn lún shān
山名。西起帕米尔高原,绵延于新疆和西藏之间,北为塔里木盆地,南为藏北高原,是西部地方的大山之一。简称为「昆山」。
《漢語大詞典》:昆墟(崑墟)
见“ 崑崙墟 ”。
《国语辞典》:昆邪  拼音:kūn yé
汉朝时匈奴部落之一。分布于今甘肃省武威、张掖一带。
《漢語大詞典》:昆弥(昆彌)
亦作“ 昆莫 ”。 汉 时 乌孙王 的名号,犹 匈奴 之单于。自 汉宣帝 甘露 元年起, 乌孙 有大小二 昆弥 ,均受 汉 王朝册封。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昆莫,王号也,名 猎骄靡 ,后书‘昆弥’云。” 颜师古 注:“昆莫本是王号。而其人名 猎骄靡 ,故书云‘昆弥’。昆取昆莫,弥取骄靡。弥、靡音有轻重耳,盖本一也。后遂以昆弥为其王号也。”
《漢語大詞典》:母昆
同母之弟兄。《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又 梁孝王 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 李善 注:“汉书曰:‘ 孝文皇帝 、 竇皇后 ,生 孝景帝 、 梁孝王 武 。’……昆,或为弟。”
分類:同母弟兄
《漢語大詞典》:昆友
兄弟和朋友。 唐 韦应物 《自尚书郎出为滁州刺史留别朋友兼示诸弟》诗:“徘徊亲交恋,愴悢昆友情。” 清 曹寅 《饮浭酒》诗:“眷言酌昆友,陶然知水奇。”
分類:兄弟朋友
《漢語大詞典》:昆岭(崑嶺)
即 昆仑山 。 晋 郭璞 《游仙诗》之十:“璇臺冠 崑岭 ,西海滨招摇。”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 崑岭 之中,百神所在, 首阳 之路,八駟竝驱。”
分類:昆仑山
《漢語大詞典》:昆台(昆臺)
相传 昆仑山 顶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皆为神仙居处。因以“崑臺”、“崑府”代指神仙所居之地。 宋 张元干 《醉蓬莱·寿》词:“满腹经纶,回天议论, 崑臺 仙裔。”
(1). 汉 时少府的属官名。执掌 甘泉宫 事宜。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考工室为考工…… 甘泉 居室为昆臺。”
(2).传说 黄帝 登仙处。 晋 王嘉 拾遗记·轩辕黄帝:“薰风至,真人集,﹝ 轩辕 ﹞乃厌世於 昆臺 之上,留其冠、剑、佩、舄焉。 昆臺 者, 鼎湖 之极峻处也,立馆於其下。” 唐 无名氏 《仙传拾遗·燕昭王》:“好神仙之道,仙人 甘需 臣事之,为王述 昆臺 登仙之事。”
《漢語大詞典》:二昆
(1).两兄。左传·成公五年:“我在,故 欒氏 不作。我亡,吾二昆其忧哉。” 杨伯峻 注:“昆,兄也。 赵同 、 赵括 为 赵婴 之两兄。”晋书·张亢传:“﹝ 亢 ﹞才藻不逮二昆,亦有属缀,又解音乐伎术。”二昆,指 亢 兄 载 与 协 。
(2).兄弟两个。 晋 陆机 《与弟清河云》诗之二:“篤生二昆,克明克俊。”二,一本作“ 三 ”。
分類:兄弟
《漢語大詞典》:昆圃(崑圃)
楚辞·天问:“ 崑崙 县圃 ,其居安在?” 县圃 ,也称 弦蒲 、 弦圃 或 玄圃 ,在 昆仑山 之上,传说为神仙所居之地。后以“崑圃”为“ 崑崙县圃 ”的省称。 元 钱惟善 《奉和太常博士柳公浦阳十咏·昭灵仙迹》:“仙驭时随青鸟去,定陪 崑 圃 宴群真。”
分類:昆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