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9,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隳旷
简旷
旷奥
旷别
旷遗
殷旷
旷瞻
旷途
旷爽
旷旷
废旷
旷济
旷虚
襟旷
省旷
《漢語大詞典》:隳旷(隳曠)
旷废。 宋 司马光 《谢检讨启》:“原立官之甚重,宜择士以恪居,岂容冒尘,坐致隳旷。”
分類:旷废
《漢語大詞典》:简旷(簡曠)
疏放旷达。世说新语·文学“ 裴成公 作《崇有论》” 刘孝标 注引 晋 傅畅 《晋诸公赞》:“尚书令 王夷甫 讲理而才虚,散骑常侍 戴奥 以学道为业,后进 庾敳 之徒,皆希慕简旷。” 宋 欧阳修 《江邻几墓志铭》:“其为人外若简旷,而行修飭。” 明 唐顺之 《答蔡可泉判官书》:“而謫官迁客,纵不怨尤,又往往以简旷不事事为得体,故或病于惰窳而苟禄。”
《漢語大詞典》:旷奥(曠奥)
柳宗元 《永州龙兴寺东丘记》:“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其地之凌阻峭,出幽鬱,廖廓悠长,则於旷宜;抵丘垤,伏灌莽,迫遽迴合,则於奥宜。”后以“旷奥”形容名山胜迹的开阔和幽深。 清 恽敬 《游庐山后记》:“自 白鹿洞 西至 栗里 ,皆在 庐山 之阳,闻其阴益旷奥未至也。”
《漢語大詞典》:旷别(曠别)
阔别,久别。 唐 元稹 《相和歌辞·决绝词》之二:“一日不见,比一日於三年,况三年之旷别。”
分類:阔别久别
《漢語大詞典》:旷遗(曠遺)
疏忽,失误。 前蜀 杜光庭 《宴设使宗汝九耀醮词》:“慎行谨身,敢忘惕励?运心属念,尚虑旷遗。” 宋 王禹偁 《黄州谢上表》:“谨当勤求人瘼,遵奉詔条,窒塞 嚣 讼之民,束缚憸猾之吏,敢言课最,庶免旷遗。”
分類:疏忽失误
《漢語大詞典》:殷旷(殷曠)
(1).繁多而拖延日久。《晋书·庾羲传》:“陛下以圣明之德,方隆 唐 虞 之化,而事役殷旷,百姓凋残。”
(2).地域辽阔。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 西楚 殷旷,常宜早起,接对宾侣,勿使留滞。”南史·刘湛传:“但汝弱年,新涉军务,八州殷旷,专断事重,畴諮委仗,不可不得其人。”
《漢語大詞典》:旷瞻(曠瞻)
远望。文选·左思〈吴都赋〉:“旷瞻迢递,迥眺冥蒙。” 张铣 注:“旷瞻、迥眺,皆远望也。” 清 邵潜 《寄陈仲醇徵君》诗:“旷瞻幽人居,山川杳难越。”
分類:远望
《漢語大詞典》:旷途(曠途)
见“ 旷涂 ”。
《漢語大詞典》:旷涂(曠塗)
亦作“ 旷途 ”。
(1).犹大道。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竞入流俗之险路,讳陟佛法之旷涂,何如其智也!”
(2).远路,长途。 南朝 宋 何承天 《鼓吹铙歌·朱路篇》:“雄戟闢旷涂,班剑翼高车。” 唐 韩愈 《应科目时与人书》:“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无高山大陵、旷途絶险,为之关隔也。”
《漢語大詞典》:旷爽(曠爽)
(1).宽阔而爽亮。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石屋烟霞二洞:“窃谓 石屋 之旷爽,虽胜 烟霞 ,而幽奇逊之。”
(2).谓心胸开阔。 清 程羽文 《鸳鸯牒》:“ 李清照 旷爽超越,播迁以还,貽羞牙侩。”
《國語辭典》:旷旷(曠曠)  拼音:kuàng kuàng
1.广大空阔的样子。《史记。卷一二七。褚少孙补。日者传》:「天地旷旷,物之熙熙。」《文选。枚乘。七发》:「浩瀇瀁兮,慌旷旷兮。」
2.明亮的样子。清。王念孙《广雅疏證。卷六上。释训》:「旷旷,明也。」
《漢語大詞典》:废旷(廢曠)
(1).荒废,不利用。 唐 白居易 《题西亭》诗:“荒淫即不可,废旷将何如?”
(2).旷废。 宋 苏轼 《与陈传道书》之一:“某以衰病,难於供职,故坚乞一闲郡,不谓更得烦剧,然已得请,不敢更有所择,但有废旷不治之忧耳。”辽史·耶律室鲁传:“自 韩德让 知北院,职多废旷。”
《漢語大詞典》:旷济(曠濟)
(1).谓使天下百姓受其益惠。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士有含弘旷济,虚己受物……终於负败。盖难分之十也。”
(2).佛教语。指普渡众生。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习禅·元高:“使者诣 高 ,卑辞逊谢,请 高 还邑。 高 既旷济为怀,忘忿赴命。”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旷济众品,为天人之师。”
《漢語大詞典》:旷虚(曠虚)
虚空;空缺。 明 王琼 《双溪杂记》:“官多人少,则官职旷虚;或官少人多,则人才壅滞。”
分類:虚空空缺
《骈字类编》:襟旷(襟旷)
唐 杜牧 分司东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刘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韵 气和薰北陆,襟旷纳东溟。
《漢語大詞典》:省旷(省曠)
简约安闲。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心好异书,性乐《酒德》;简弃烦促,就成省旷。”
分類:简约安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