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2,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天晓
乘凉
乙夜
农隙
黎明
及身
岁阑
拂晓
言下
交际
旷日
辨明
闲时
恁时
当场
《国语辞典》:天晓(天晓)  拼音:tiān xiǎo
天亮,清晨时候。《三国演义》第四八回:「鸦见月明,疑是天晓,故离树而鸣也。」
《國語辭典》:乘凉(乘涼)  拼音:chéng liáng
因热而在透风凉快的地方休息。《红楼梦》第六四回:「只见院中寂静无人,有几个老婆子与小丫头们在回廊下取便乘凉,也有睡卧的,也有坐著打盹的。」《文明小史》第五六回:「家人们忙叫看楼的,在楼底下沿湖栏杆里面搬了两张椅子,一个茶几,请他坐下乘凉。」
《漢語大詞典》:乙夜
二更时候,约为夜间十时。《后汉书·百官志三》“左右丞” 刘昭 注引 蔡质 《汉仪》:“凡中宫漏夜尽,鼓鸣则起,鐘鸣则息,卫士甲乙徼相传。甲夜毕,传乙夜,相传尽五更。”旧唐书·李百药传:“杂以文咏,间以玄言,乙夜忘疲,中宵不寐。”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元年“ 羲 兄弟默然不从,自甲夜至五鼓” 元 胡三省 注:“夜有五更:一更为甲夜,二更为乙夜,三更为丙夜,四更为丁夜,五更为戊夜。” 清 赵翼 《邸抄》诗之二:“由来乙夜观今古,总作旋枢布政优。”
《國語辭典》:农隙(農隙)  拼音:nóng xì
农事空閒的时候。《国语。周语上》:「于是乎又审之以事,王治农于籍,蒐于农隙。」宋。王迈〈简同年刁时中俊卿〉诗:「筑事宜少宽,纾徐俟农隙。」也作「农閒」。
《漢語大詞典》:农琐(農瑣)
农政小吏。晋书·怀帝愍帝纪论:“尔乃取 邓艾 于农琐,引 州泰 于行役,委以文武,各善其事。”按, 邓艾 任典农功曹时,奉使诣 司马宣王 ,由此见知,遂被拔擢。参阅三国志·魏志·邓艾传 裴松之 注。
《國語辭典》:黎明  拼音:lí míng
天将明而未明的时候。指天快亮的时候。《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于是沛公乃夜引兵从他道还,更旗帜。黎明,围宛城三匝。」唐。司马贞。索隐:「黎,犹比也,谓比至天明。」《老残游记》第一九回:「一夜没睡,黎明即雇了挂车子在黄河边伺候,也是十里长亭送别的意思。」也作「犁明」。
《漢語大詞典》:及身
(1).亲身受到。战国策·赵策四:“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孟子·尽心下:“ 孟子 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2).在世的时候。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七:“ 李 杜 诗垂名千古,至今无人不知,然当其时则未也。惟 少陵 则及身预知之。”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三:“ 香山 诗名最著,及身已风行海内, 李謫仙 后,一人而已。” 阿英 《哀悼李克农同志》:“现在,在 毛主席 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竟及身而见了。”
《國語辭典》:岁阑(歲闌)  拼音:suì lán
一年将尽的时候。唐。司空图 有感诗:「岁阑悲物我,同是冒霜萤。」也作「岁尾」。
《國語辭典》:拂晓(拂曉)  拼音:fú xiǎo
天将亮时。如:「拂晓时分,鸡鸣四起。」清。徐珂《清稗类钞。盗贼类。黄金满有大王之称》:「至第三日拂晓,山多雾,金满得间,率众窜出,越谢公岭,至东内谷碧霄洞早餐,上南坑,向永嘉而遁。」
《漢語大詞典》:言下
(1).说话的时候。 唐 刘禹锡 《和东川王相公新涨驿池八韵》:“变化生言下, 蓬 瀛 落眼前。” 清 刘瀛 《珠江奇遇记》:“ 阮 曰:‘ 琴 大不情。’ 琴 含泪曰:‘人若有情,妾身胡为流落至此?’言下泪簌簌不止。”
(2).一言之下;顿时。景德传灯录·僧璨大师:“ 信 于言下大悟,服劳九载。” 元 德异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有 可大师 者,首於言下悟入。”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却説 安太太 见 何玉凤 经 张金凤 一片良言,言下大悟……知他‘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
《國語辭典》:交际(交際)  拼音:jiāo jì
1.人与人之间彼此往来、聚会应酬。《孟子。万章下》:「敢问交际,何心也?」宋。洪迈《夷坚乙志。卷二。承天寺》:「既入试闱,昼减食,夜忘睡,与同院交际,无复笑语。」
2.会合。《魏书。卷七四。列传。尔朱荣》:「陛下登祚之始,人情未安,大兵交际,难可齐一。」
《國語辭典》:旷日(曠日)  拼音:kuàng rì
1.历时。《汉书。卷五一。贾山传》:「为阿房宫之殿……吏徒数十万人,旷日十年。」
2.终日。《淮南子。原道》:「夫临江而钓,旷日而不能盈罗。」
3.荒废时日。三国魏。曹囧 六代论:「旷日若彼,用力若此,岂非深固根蒂不拔之道乎?」
《國語辭典》:辨明  拼音:biàn míng
辨别清楚。《西游记》第三八回:「果然扫荡妖氛,辨明邪正,庶报你父王养育之恩也。」
《國語辭典》:辨色  拼音:biàn sè
1.天刚亮,能辨别物色的时候。《礼记。玉藻》:「朝,辨色始入。君日出而视之,退适路寝,听政。」唐。权德舆〈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门下相公中书相公〉诗:「辨色趋中禁,分班列上台。」唐。元稹《莺莺传》:「张生辨色而兴,自疑曰:『岂其梦邪?』」
2.分辨颜色。如:「辨色测验」。《荀子。修身》:「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
3.辨别脸色。如:「鉴貌辨色」。《西游记》第一四回:「我老孙,颇有降龙伏虎的手段,翻江搅海的神通,见貌辨色,聆音察理。」
《國語辭典》:閒时(閒時)  拼音:xián shí
空閒之时。唐。杜荀鹤 别四明钟尚书诗:「风前柳态閒时少,雨后花容淡处多。」《红楼梦》第五二回:「那一年有个良儿偷玉,刚冷了这一二年,閒时还有人提起来趁愿。」也作「閒暇」。
《國語辭典》:恁时(恁時)  拼音:rèn shí
那时。宋。柳永〈受恩深。雅致装庭宇〉词:「待宴赏重阳,恁时尽把芳心吐。」《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朕欲往观金陵城壁,借府库以劳军。恁时,尔之君臣能无悔乎?」
分類:那时时候
《國語辭典》:当场(當場)  拼音:dāng cháng
现场,就在当时。如:「同学会上,他当场表演了一段惊人的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