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土行
犹土德。宋书·礼志一:“服色尚黄,牺牲用白……按服色尚黄,据土行也。” 唐 元稹 《镇圭赋》:“自天有命,非因桐叶而封 唐 ;提象握机,故配土行而执镇。”参见“ 土德 ”。
分類:犹土土德
《漢語大詞典》:土德
(1).五德之一。古以五行相生相克附会王朝命运,谓土胜者为得土德。史记·五帝本纪:“﹝ 轩辕 ﹞有土德之瑞,故号 黄帝 。” 司马贞 索隐:“ 炎帝 火, 黄帝 以土代之。”汉书·张苍传:“ 苍 为丞相十餘年, 鲁 人 公孙臣 上书,陈终始五德,言 汉 土德时,其符黄龙见,当改正朔,易服色。” 唐 张说 《圣德颂》:“稽诸瑞典,昔祚 轩皇 ;而今表圣,土德以昌。”
(2).大地的功德。 清 金农 《客来自覃怀见饷地黄奉酬十韵》:“灵品彰土德,流膏藴精腴。”
(3).用称帝后的功德。 明 徐渭 《五色鹦鹉黄鹦鹉并是圣母所驯》诗之三:“饮啄定应歌帝力,生成何幸稟中央,千秋万岁欢无极,土德坤舆本肇祥。”
《漢語大詞典》:迎揖
迎接时作揖为礼。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南人宾至不迎,相见捧手而不揖……北人迎送并至门,相见则揖,皆古之道也,吾善其迎揖。”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怪洋三则:“忽见一人长三丈餘,见众人来,喜动眉宇,迎揖使前。”
《漢語大詞典》:麒麟像
麒麟阁 上的画像。旧时作为给功臣、贤才的最高荣誉。 清 李渔 《慎鸾交·魔氛》:“分明是众游魂招来古战场,一箇箇要续前勋,补画 麒麟 像。”参见“ 麒麟阁 ”。
《國語辭典》:麒麟阁(麒麟閣)  拼音:qí lín gé
汉初萧何所造的楼阁,或谓汉武帝获麒麟时所建。后宣帝图绘功臣霍光、苏武等十一人之像于阁上。故后泛指画有功臣图像的楼阁。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也称为「麟台」、「麟阁」。
《國語辭典》:幛子  拼音:zhàng zi
用于祝贺或吊唁,上题有词句的绸布。
《漢語大詞典》:符繻
分裂繻帛而成的符传。古代出入关卡时作为凭证。后汉书·郭丹传:“后从师 长安 ,买符入 函谷关 。” 李贤 注:“符即繻也。《前书音义》曰:‘旧出入关皆用传,传烦,因裂繻帛分持,后復出,合之以为符信。’”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於是射利愚民,辐輳竞趋,以为奇货,而榷采之中使,利其往来税课,以便渔猎。纵令有司给符繻与之,初未始不以属夷为名,及至出洋,乘风挂帆,飘然长往矣。”
《漢語大詞典》:石泥
石粉与泥土的混合物,古代封禅时作封泥用。 汉 班固 《白虎通·封禅》:“或曰:封者金泥银绳。或曰:石泥金绳,封之以印璽。”
《漢語大詞典》:五征(五徵)
古人以雨、暘、煖、寒、风五者是否适时作为吉凶的徵验,称为“五徵”。《书·洪范》:“庶徵: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风。” 孔 传:“雨以润物,暘以乾物,煖以长物,寒以成物,风以动物。五者各以其时,所以为众验。”汉书·谷永传:“五徵时序,百姓寿考。” 汉 蔡邕 《太傅安乐乡文恭侯胡公碑》:“二气燮雍,五徵来备,勋格皇天,泽洽后土。”
《國語辭典》:相声(相聲)  拼音:xiàng shēng
一种曲艺。起源于北平,以引人发笑为特色,分说、学、逗、唱等表现手法,擅长讽刺。表演的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
《漢語大詞典》:祖花
嫁接时作根株用的花木。 宋 陆游 《天彭牡丹谱·花释名》:“花之旧栽曰祖花。”
《漢語大詞典》:闲歇(閒歇)
亦作“间歇”。
(1).停顿;中断。 明 李贽 《告佛约束偈》:“恐惹閒人杂沓,致使诵念间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焦螟:“瓦砾砖石,忽如雹落,家人相率奔匿,待其间歇,乃敢出操作。” 菡子 《致江幼农》:“我们两次谈话都是四小时没有间歇,你是多么健谈。”
(2).周期性的时作时停。 郑振铎 《桂公塘》十二:“很远的所在,有一二星红光在间歇的闪烁。”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 于止 《失踪的哥哥》:“最初,脉搏的跳动不但微弱,并且是间歇的,跳了几下,又得停一小会儿。”
《國語辭典》:对象(對象)  拼音:duì xiàng
1.泛指人类一切活动所指向的人或事物。如:「研究对象」。
2.恋爱的另一半。如:「他最近找到了好对象。」
《國語辭典》:麻槌  拼音:má chuí
一种刑具,用麻绞成的粗短鞭槌,浸水后抽打犯人。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好不忍事桑新妇,好不藏情也鲁义姑。又不曾麻槌下脑箍,你怎么口声的就招伏。」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比及下拶指,先浸了麻槌,行杖的腕头加气力。」
分類:时作刑具
《漢語大詞典》:刑牛
古代盟誓时作牺牲用的牛。 清 龚自珍 《拟进上蒙古图志表文》:“如古 康侯 ,盟用刑牛,画社为六,理藩所区。”
《漢語大詞典》:火弹(火彈)
旧时作战用的一种爆炸物。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我兵步步立栅,以次进偪,掷火弹入木城。”
《漢語大詞典》:银幢(銀幢)
旧时出殡时作为仪仗的白色旗帜。《金瓶梅词话》第六五回:“这边把花与雪柳争辉,那边宝盖与银幢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