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久交
旧交。 南朝 宋 鲍照 《与伍侍郎别》诗:“贫游不可忘,久交念敦敬。”
分類:旧交
《漢語大詞典》:旧契(舊契)
旧交。 宋 苏辙 《再次前四首韵》之二:“科第联翩叨旧契,利名踈阔少新忧。”
分類:旧交
《漢語大詞典》:宿旧(宿舊)
(1).旧交;老友。世说新语·言语“亦觉神明开朗” 刘孝标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正始 中, 曹爽 用为中书,主选举,宿旧者多得济拔。” 北齐 颜之推 还冤记·孔基:“ 敞 寻丧亡,服制既除, 基 以宿旧,乃賷羊酒往看二子。”
(2).指旧部,旧有人员。旧唐书·刘黑闼传:“ 黑闥 尽收其器械及餘众千餘人,於是 范愿 、 高雅贤 等宿旧左右渐来归附,众至二千人。”
(3).长者;年长有德之人。北齐书·李璵传:“ 璵 意不愿策名两朝,虽以宿旧被徵,过事即絶朝请。” 宋 叶适 《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试辟廱太学,锋鋭涉敏,同舍畏伏,尊以宿旧,垂三十年。” 元 耶律楚材 《燕京崇寿禅院故圆通大师朗公碑铭》:“ 崇寿禪院 者,寔 圆通国师 退老之旧居也,以师为宿旧之最, 承安 间坚请师为宗主住持,一歷十稔。”
《漢語大詞典》:旧款(舊款)
犹旧交。北齐书·袁聿修传:“ 聿修 在尚书十年,未曾受升酒之馈。尚书 邢邵 与 聿修 旧款,每於省中语戏,常呼 聿修 为清郎。”北齐书·儒林传·张景仁:“ 洪珍 死后, 长顒 犹存旧款,更相弥缝,得无坠退。”
分類:旧交
《國語辭典》:素旧(素舊)  拼音:sù jiù
昔日曾互相交往认识。《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严光传》:「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
分類:旧交
《漢語大詞典》:宿昔交
旧交;老朋友。《三国志平话》卷上:“ 张飞 把盏, 德公 又接饮罢。 飞 邀 德公 同坐,三盃酒罢,三人同宿昔交。”
《漢語大詞典》:素故
旧交。后汉书·冯鲂传:“我与 季 虽无素故,士穷相归,要当以死任之。”南齐书·高帝纪上:“皇考与 道济 为素故,事遂寝。”
分類:旧交
《國語辭典》:如故  拼音:rú gù
1.好像老朋友。如:「一见如故」。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2.像原来的一样。如:「依然如故」。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又授太子詹事,侍中仆射如故。」《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汉高祖陵,职员宫人荐享守户并如故。」
分類:旧交原来
《國語辭典》:有故  拼音:yǒu gù
因为有事。唐。沈既济《任氏传》:「至宣平之南,郑子辞有故,请间去,继至饮所。」唐。无名氏《李谟》:「有故,自教坊请假至越州,公私更宴,以观其妙。」
《漢語大詞典》:无旧(無舊)
没有旧交情。《三国演义》第四二回:“ 刘使君 与 孙将军 自来无旧,恐虚费词説。”参见“ 无旧无新 ”。
《漢語大詞典》:无旧无新(無舊無新)
谓不分是旧交或是新交。语本尚书大传卷二上:“各安其宅,各田其田,毋故毋新。”一本作“毋故毋私”。《后汉书·申屠刚传》:“臣闻 成王 幼少, 周公 摄政,听言下贤,均权布宠,无旧无新,唯仁是亲,动顺天地,举措不失。”
《國語辭典》:亲交(親交)  拼音:qīn jiāo
亲近的友人。三国魏。曹植〈箜篌引〉:「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
《漢語大詞典》:夙好
素所喜好;早年的喜好。 唐 韩愈 《画记》:“居闲处独,时往来余怀也,以其始为之劳,而夙好之篤也。” 宋 陆游 《发书画还故山戏作》诗:“平生钻故纸,夙好老尤篤。”
旧交,老友。 宋 陆游 《次韵范参政书怀》:“蠹篋有书供夙好,衡门无客作新知。” 清 李渔 《怜香伴·强媒》:“老舅与他原是夙好,又受新知,虽有嫌疑,自然冰释。”红楼梦第九三回:“世交夙好,气谊素敦。” 胡惠生 《赠王亦梅》诗:“文章敦夙好,诗酒见情真。”亦指旧情。 清 刘瀛 《珠江奇遇记》卷二:“及父母为 叔 娶妇,妇防 叔 密,遂疎 燕 。然遇妇且归至家,犹不忘夙好也。”
《國語辭典》:素交  拼音:sù jiāo
真朴持久的老朋友。《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于是素交尽,利交兴。」唐。杜甫 过故斛斯校书庄诗二首之二:「素交零落尽,白首泪双垂。」
《國語辭典》:旧故(舊故)  拼音:jiù gù
1.交往已久的朋友。《楚辞。屈原。远游》:「思旧故以想像兮,长太息而掩涕。」也作「旧好」、「旧交」。
2.老人。汉。班固《白虎通。卷七。三纲六纪》:「舅者,旧也;姑者,故也。旧故之者,老人之称也。」
《漢語大詞典》:知故
旧交好友。后汉书·独行传·刘翊:“﹝ 翊 ﹞又逢知故困馁於路,不忍委去,因杀所驾牛,以救其乏。”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初, 寧 妻先卒,知故劝更娶。”魏书·元熙传:“及 熙 将死,復与知故书。”
巧智诈伪。庄子·刻意:“去知与故,循天之理。” 王先谦 集解:“管子·心术篇:‘去智与故’,此用其语。”文子·十守:“休精神,去知故,无好无憎,是谓大通。”《淮南子·主术训》:“木击折轊,水戾破舟,不怨木石而罪巧拙者,知故不载焉。” 高诱 注:“言木石无巧诈,故不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