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45,分243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他日
终日
十日
明日
日日
日暮
昨日
五日
日夜
前日
九日
当日
当日
尽日
斜日
《國語辭典》:他日  拼音:tā rì
异日、别日。《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怨谤之语,朕自当之,他日终为居人之利。」
《國語辭典》:终日(終日)  拼音:zhōng rì
1.一整天。《论语。为政》:「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唐。杜甫 白凫行:「鳞介腥膻素不食,终日忍饥西复东。」
2.良久。《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终日,扁鹊仰天叹曰:『夫子之为方也,若以管窥天,以郤视文。』」
《漢語大詞典》:十日
(1).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日, 尧 命 后羿 射落九日。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淮南子·墬形训》:“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按《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 羿 毙十日, 嫦娥 奔月。”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尧 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女於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馋名。”参见“ 十日并出 ”。
(2).十干所表示的日子。周礼·春官·冯相氏:“ 冯相氏 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杜预 注:“甲至癸。” 唐 韩愈 《送幽州李端公序》:“国家失太平,於今六十年矣,夫十日十二子相配,数穷六十,其将復平,平必自 幽州 始。”新五代史·司天考一:“周天一藏,四时,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行十日十二辰,以为历。”
《漢語大詞典》:十日并出(十日並出)
(1).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个同时出现的太阳。庄子·齐物论:“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淮南子·本经训》:“逮至 尧 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按,山海经·海外东经《大荒南经》楚辞·天问等亦载有此传说。
(2).比喻暴乱并起。 清 钱谦益 《〈陈乔生诗集〉序》:“九婴暴起,十日并出。心穷填海,力尽移山。 原軫 之归元如生, 霽云 之断指犹动。”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天津新议续议:“今以数万里外,不宾之荒服,一旦冯陵中夏,竟使爝火争明,十日并出。”
《國語辭典》:明日  拼音:míng rì
次日。《论语。微子》:「明日,子路行以告。」《孟子。公孙丑下》:「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也作「明天」。
《漢語大詞典》:日日
每天。左传·哀公十六年:“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 唐 王昌龄 《万岁楼》诗:“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 鲁迅 《花边文学·偶感》:“无线电播音所日日传播的,不往往是《狸猫换太子》《玉堂春》《谢谢毛毛雨》吗?”
分類:日日每天
《國語辭典》:日暮  拼音:rì mù
傍晚。《文选。王粲。从军诗五首之一》:「尽日处大朝,日暮薄言归。」《儒林外史》第一回:「吴王叹息,点头称善。两人促膝谈到日暮。」
《國語辭典》:昨日  拼音:zuó rì
前一日。《红楼梦》第五七回:「我昨日就要叫你去的,偏生又忘了。」《老残游记》第七回:「我昨日说有要事与先生密商,就是为此。」也称为「昨天」。
《漢語大詞典》:五日
(1).指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灵运须:“ 中宗 时, 安乐公主 五日斗百草。” 宋 姜夔 《诉衷情·端午宿合路》词:“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
(2).谓任职不会长久。即将去职。 宋 王禹偁 《公退言怀》诗:“两衙决事官差我,五日延英詔问谁?”参见“ 五日京兆 ”。
《國語辭典》:五日京兆  拼音:wǔ rì jīng zhào
汉京兆尹张敞,因杨恽案受牵连,使贼捕掾絮舜以为张敞即将免官,不肯为张敞办案,曰:「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见《汉书。卷七六。张敞传》。后比喻任职不能长久者。《官场维新记》第一三回:「暗想自己已是五日京兆了,乐得卖个人情与袁伯珍。」
《國語辭典》:日夜  拼音:rì yè
白天与黑夜。泛指全天。如:「那位母亲日夜思念到外地读书的儿子而致病,这种深切亲情令人动容。」
《國語辭典》:前日  拼音:qián rì
前一阵子。《三国演义》第八回:「吾前日病中,心神恍惚,误言伤汝,汝勿记心。」《红楼梦》第四五回:「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说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也作「前儿」。
《國語辭典》:九日  拼音:jiǔ rì
1.九个太阳。三国。魏。曹植〈愁霖赋〉:「攀扶桑而仰观兮,假九日于天皇。」
2.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唐。李白 九日龙山饮诗:「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幼学琼林。卷一。岁时类》:「九日风高,孟嘉帽落于龙山。」
《國語辭典》:当日(當日)  拼音:dāng rì
1.往日、从前。宋。陆游 古筑城曲:「惟有筑城词,哀怨如当日。」《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原来郡王当日尝对崔宁许道:『待秀秀满日,把来嫁与你。』」
2.即日。《文明小史》第二二回:「向例官员五月里是不接印的,万帅却不讲究禁忌,当日便去拜见前任抚台,定了次日接印。」
3.值日。《国语。晋语九》:「简子曰:『何为不告?』对曰:『君行臣不从,不顺。主将适蝼而麓不闻,臣敢烦当日。』」《警世通言。卷六。俞仲举题诗遇上皇》:「只见一个当日的酒保,便向俞良唱个喏:『覆解元,不知要打多少酒?』」
《漢語大詞典》:当日(當日)
就在本天;同一天。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造神麯并酒等:“团麴当日使讫,不得隔宿。” 唐 杜甫 《散愁》诗之二:“几时通 蓟 北,当日报 关 西。” 元 无名氏 《博望烧屯》第一折:“不求同日生,只愿当日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藩臺当日即去见了抚臺,商量要动详文参他。”如:他当日就离开我家,没留宿。
分類:一天
《國語辭典》:尽日(盡日)  拼音:jìn rì
整天、终日。《汉书。卷一。高帝纪上》:「今足下尽日止攻,士死伤者必多。」《儒林外史》第四六回:「数日内登高会再接教,可以为尽日之谈。」
《漢語大詞典》:斜日
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南朝 梁简文帝 《纳凉》诗:“斜日晚駸駸,池塘生半阴。” 宋 王安石 《杏花》诗:“独有杏花如唤客,倚墻斜日数枝红。” 清 纳兰性德 《南乡子》词:“飞絮晚悠颺,斜日波纹映画梁。”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戛剑生杂记》:“行人於斜日将堕之时……涕不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