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濛汜
1.古称日落之处。文选·张衡〈西京赋〉:“日月於是乎出入,象扶桑与 濛汜 。” 薛综 注引楚辞:“出自 阳谷 ,入于 濛汜 。” 唐 白居易 《开成大行皇帝挽歌词》之三:“ 鼎湖 龙渐远, 濛汜 日初沉。” 明 何景明 《待曙楼赋》:“宾 暘谷 以驰想,候 濛汜 而思结。”
2.喻人垂暮之年。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郭璞〈游仙〉》:“永得 安期 术,岂愁 濛汜 迫。”晋书·艺术传·索紞:“少不习勤,老无吏干, 濛汜 之年,弗敢闻命。” 清 吴伟业 《清凉山赞佛》诗之四:“远驾求长生,逐日过 濛汜 。”
《漢語大詞典》:大蒙
亦作“ 太蒙 ”。 中药名。管子·地员:“羣药安生,薑与桔梗,小辛大蒙。” 尹知章 注:“大蒙,乐名。”
亦作“ 太蒙 ”。 古谓日落处,指西方极远之地。尔雅·释地:“西至日所入为 大蒙 。” 郭璞 注:“即 蒙汜 也。”《淮南子·氾论训》:“ 丹穴 、 太蒙 、 反踵 、 空同 、 大夏 、 北户 、 奇肱 、 修股 之民,是非各异,习俗相反。” 高诱 注:“ 太蒙 ,西方日所入处也。” 唐 岑参 《北庭贻宗学士道别》:“曾逐 李轻车 ,西征出 太蒙 。” 明 刘基 《夏夜台城中作》诗:“只今幅员广无外,东至日出西 太蒙 。”
《國語辭典》:蒙汜  拼音:méng sì
古代传说中的日落之处。《楚辞。屈原。天问》:「出自汤谷,次于蒙汜。」
《國語辭典》:濛汜  拼音:méng sì
神话传说中的西方日落之处。《文选。张衡。西京赋》:「日月于是乎出入,象扶桑与濛汜。」
《國語辭典》:昏星  拼音:hūn xīng
日落以后出现在西方天空的金星或水星。
《漢語大詞典》:悲泉
(1).古代传说中的水名。《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 悲泉 ,爰止其女,爰息其马,是谓县车,至于 虞渊 ,是谓黄昏。”后因以指日落处。亦喻时光易逝。 晋 陶潜 《岁暮和张常侍》:“市朝悽旧人,骤驥感 悲泉 。” 清 黄景仁 《杂咏》之八:“駸駸感骤驥,惻惻聆 悲泉 。”
(2).指流声使人悲伤的泉水。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严严苦雾,皎皎悲泉。” 唐 杜甫 《北征》诗:“慟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
《漢語大詞典》:夕阳舂(夕陽舂)
旧习日落时舂米。 唐 薛能 《游嘉州后溪》诗:“山屐经过满逕踪,隔溪遥见夕阳舂。”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唐人杂记上》:“人多不知夕阳舂为何等语,予考之《淮南子》曰:‘日经於 泉隅 ,是谓高舂,顿於 连石 ,是谓下舂。’”亦省作“ 夕舂 ”。 清 钱谦益 《茂苑相公谢政遄归招邀燕赏》诗之一:“最喜林深无虎豹,夕舂犹许歷孱颜。”参见“ 高舂 ”。
《漢語大詞典》:高舂
日影西斜近黄昏时。《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 渊虞 ,是谓高舂;至于 连石 ,是谓下舂。” 高诱 注:“高舂,时加戍,民碓舂时也。” 刘文典 集解:“初学记引注云:‘言尚未冥,上蒙先舂,曰高舂。’” 南朝 梁 王僧孺 《为韦雍州致仕表》:“高舂之景一斜,不周之风忽至。” 唐 皎然 《浮云》诗之三:“浮云浮云,集於高舂。高舂濛濛,日夕之容。” 清 赵翼 《遣兴》诗之三:“折坂未登车倒退,游山正好日高舂。”
《漢語大詞典》:暮碧
日落时的碧云。 唐 黄滔 《馆娃宫赋》:“恨留山鸟,啼百卉之春红;愁寄壠云,鏁四天之暮碧。”
分類:日落碧云
《漢語大詞典》:暮暗
日落天暗。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十:“暮暗来客去,羣嚣各收声。”
分類:日落
《漢語大詞典》:嵎谷
神话传说中的日落之处。列子·汤问:“ 夸父 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於 嵎谷 之际。” 张湛 注:“ 嵎谷 , 虞渊 也,日所入。”
分類:日落张湛
《漢語大詞典》:垂榆
垂老,暮年。榆,桑榆,古谓日落之处。 宋 王禹偁 《谢除右拾遗直史馆启》:“明代方求于翘楚,高堂渐逼于垂榆。”
《漢語大詞典》:曚影
日出之先与日落之后,距地平线十八度内之亮光,谓之“曚影”。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行事必用昏昕:“曚影者,太阳未出之先、已入之后,距地平下十八度皆有光,故以十八度为限。然人所居有南北,而曚影多寡之限遂殊。”清史稿·时宪志三:“立曚影刻分限以定晨昏,测得在太阳未出之先、已入之后,距地平一十八度内。”
《國語辭典》:禺谷  拼音:yú gǔ
神话传说中日落的地方。《山海经。大荒北经》:「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
分類:日落郭璞
《漢語大詞典》:兔起乌沉(兔起烏沉)
谓月出日落。《参同契》卷上“昏明顺寒暑” 后蜀 彭晓 注:“兔起乌沉,升降於三百八十四日。”
《国语辞典》:太阳神(太阳神)  拼音:tài yáng shén
传说掌理太阳,负责日出日落的神。在我国称为「羲和」,希腊神话中则称为「阿波罗」(Apollo),且被认为是创造宇宙的主神,并主宰诸神和人类。
《国语辞典》:兔缺乌沉(兔缺乌沉)  拼音:tù quē wū chén
月缺日落。比喻时光飞逝。唐。罗邺〈冬日寄献庾员外〉诗:「却思紫陌觥筹地,兔缺乌沉欲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