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丰臣秀吉(丰臣秀吉)  拼音:fēng chén xiù jí
人名。(西元1536~1598)日本名将、政治家。初为织田信长的部将,屡树战功,累官至太政大臣。明万历间,遣兵侵朝鲜,与明师交战,旋因内乱,请和。神宗封为日本国王,兵犹不退,至秀吉死,战事乃已。
《国语辞典》:开司米龙(开司米龙)  拼音:kāi sī mǐ lóng
日本旭化成工业公司所制人造纤维的商标。为英语cashmilon的音译。后泛指合成纤维。抗油,耐皱,不易收缩,可做衣料与棉被。也译作「开丝米龙」。
《国语辞典》:抗日战争(抗日战争)  拼音:kàng rì zhàn zhēng
民国二十六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后至三十四年八月日本投降,我国为对抗日本侵略所进行一序列战争称为抗日战争,八年抗战总共发生二十二次大的会战,小战役数百起,战役中牺牲数百万人性命,数千万人流离失所,财产损失不可估计。
《国语辞典》:靖国神社(靖国神社)  拼音:jìng guó shén shè
日本的神社。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奉祀明治以来在战争中阵亡的将士灵位,其中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死亡的台籍日本兵。
《国语辞典》:濑户内海(濑户内海)  拼音:lài hù nèi hǎi
Inland Sea
海洋名。介于日本的本州、四国、九州三岛之间,形状狭长,东西约长四百四十公里,水平浪静,岛屿散布其间,沿岸多盐田与新兴工业区。
《国语辞典》:吉备真备(吉备真备)  拼音:jí bèi zhēn bèi
人名。(西元693~775)日本片假名的创作者。唐朝时来华留学,作片假名,开日本文字的先河。
《国语辞典》:吉川英治  拼音:jí chuān yīng zhì
人名。(西元1892~1962)本名英次,横滨人。日本著名的大众小说家。著有《鸣门秘帖》、《宫本武藏》、《新平家物语》等。以物语的魅力与求道的精神,吸引众多读者。
《国语辞典》:吉田松阴(吉田松阴)  拼音:jí tián sōng yīn
人名。(西元1830~1859)名矩方,字义卿。日本德川幕府末的志士。精通兵学,创办松下村塾,教育子弟。言行激进果敢,后被幕府所捕杀。其思想对明治维新影响甚钜。著有吉田松阴全集十一卷。
《国语辞典》:江户幕府(江户幕府)  拼音:jiāng hù mù fǔ
西元十七世纪,日本德川家康打败丰臣秀吉后所建立的政权机关。尔后在长达两个半世纪中,对内抑制诸侯势力,对外限制外来文化,实行锁国政策。后因经济困难、社会不安、外国通商等因素,政权发生动摇,因而还政于天皇,江户幕府时代正式结束。
《国语辞典》:台湾光复节(台湾光复节)  拼音:tái wān guāng fù jié
台湾自甲午战争失败割让给日本后,至民国三十四年对日抗战胜利,台湾始告光复。中央政府于九月九日在南京接受日本投降,台湾地区的受降典礼则于十月二十五日在台北举行,因此便将十月二十五日定为台湾光复节。简称为「光复节」。
《国语辞典》:神风特攻队(神风特攻队)  拼音:shén fēng tè gōng duì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使用的人机、人舰共亡的自杀式战术。常以飞机,甚至军舰做自杀性突击行动,予美军极大的威胁。后引申指所有自杀式的攻击行动。
《国语辞典》:牡丹社事件  拼音:mǔ dān shè shì jiàn
清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三月,日本藉口琉球难民为台湾牡丹社生番杀害,出兵犯台,占据琅𤩝(今屏东县恒春镇),清廷派员与之交涉,时经半载,方于是年九月签定中日北京台事专约三条,而使日军撤退,史称为「牡丹社事件」。也称为「琅𤩝事件」。
《国语辞典》: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  拼音:nán jīng dà tú shā
中日战争期间,日本于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攻占南京,进行长达六周的血腥大屠杀,我国男女同胞遭集体枪杀、斩首、奸杀、活埋者达三十万人,举世震惊,惨绝人寰。现南京建有大屠杀纪念馆。
《国语辞典》:伪国民政府(伪国民政府)  拼音:wèi guó mín zhèng fǔ
民国二十九年日本在南京卵翼汪兆铭所成立的国民政府,汪为主席,汪死由陈公博代理,至民国三十四年日本投降止。
《国语辞典》:伪临时政府(伪临时政府)  拼音:wèi lín shí zhèng fǔ
民国二十七年日本在北平所成立的伪组织。辖华北四省及平津青三市,王克敏为伪行政委员会长,二十九年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