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大和民族  拼音:dà hé mín zú
东亚民族之一。即日本人,主要分布在日本。由通古斯人、马来人、汉人和朝鲜人等长期融合而成。西元前二世纪始受中国文化影响,后建立大和国,遂有大和民族之称。历经大化革新、明治维新,融合东西方文化,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操日语,属阿尔泰语系,文字以汉字和假名混合使用,后又大量引进西方外来语。信仰佛教和神道教,民族服装为和服。
《国语辞典》:厨川白村(厨川白村)  拼音:chú chuān bái cūn
人名。(西元1880~1923)日本文艺思想家及批评家。生于京都,曾留学美国,获文学博士学位。归国后,任教于京都帝国大学,有系统的介绍欧美近代文学及文艺思潮。民国十二年(西元1923)死于日本大地震。著有《厨川白村全集》。
《国语辞典》:川端康成  拼音:chuān duān kāng chéng
人名。(西元1899~1972)日本现代小说家。大阪人,东京大学毕业。西元一九六八年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九七○年来台出席亚洲作家会议,并发表演说。一九七二年自杀逝世。著有《雪乡》、《古都》、《伊豆之舞娘》、《浅草红团》、《千羽鹤》等。
《国语辞典》:满洲国(满洲国)  拼音:mǎn zhōu guó
民国二十年日本侵略东北后所制造的傀儡政权。二十一年三月在长春成立,以清逊帝溥仪为执政;二十三年三月改称为「满洲帝国」,溥仪即位称帝,但实权仍操在日本人手上,直到三十四年随抗日战争的胜利而瓦解。
《国语辞典》:名古屋  拼音:míng gǔ wū
Nagoya
城市名。位于日本本州中南部,浓尾平原上,濒伊势湾,人口有二千零八十八万。交通便利,贸易次于横滨、神户。以汽车、钢铁、飞机、机械、钟表、陶瓷器、纺织品制造为多,进出口货物多属汽车、钢铁、陶瓷器及石油、天然气等工业产品、燃料品。
《国语辞典》:鹿儿岛(鹿儿岛)  拼音:lù ér dǎo
Kagoshima
城市名。位于日本九州西南部,鹿儿岛湾西岸。为鹿儿岛县首府,及最大的城市、港口。港湾优良,口窄内宽,为近海及远洋渔业基地。水产为出口大宗。主要工业有食品加工、木工和传统手工业。
《国语辞典》:罗生门(罗生门)  拼音:luó shēng mén
1.日本大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发表于西元一九一四年。描写失业的主角在罗生门,与一名老妇人发生辛酸生存竞争的故事。小说中老妇人拔死人头发去做假发,与主角强取老妇衣物的情节,都描写得十分深刻。
2.有名的日本电影。由黑泽明导演,三船敏郎主演,取材于日本大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竹籔中〉,于西元一九五○年改编成电影。曾获一九五一年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罗生门」原指宫城外廓的正门。片中利用一桩谋杀案的当事人及目击者对案情的不同叙述,来分析人性,充满了悬疑及不信任的气氛。后常借用来比喻对同一件事,因立场不同而说出不同事实的歧异情形。如:「法院常常上演罗生门,分辨实情得靠法官的智慧。」「警方说是单独行动,宪兵说曾知会辖区,各说各话,演成罗生门。」
《国语辞典》:菊池宽(菊池宽)  拼音:jú chí kuān
人名。(西元1888~1948)日本小说家、剧作家。香川县人,东大英文科毕业。创刊《文艺春秋》。致力长篇通俗小说,颇负盛名。著有《无名作家的日记》、《忠直卿行状记》、《恩雠之彼方》、《藤十郎之恋》、《真珠夫人》、《父亲归来》、《屋上之狂人》等。
《国语辞典》:警世钟(警世钟)  拼音:jǐng shì zhōng
书名。清末革命志士陈天华所著,约于光绪三十年在日本完稿。以白话散文体写成,倡言抵禦外侮,救亡图存,对鼓动革命思潮,影响颇大。
《国语辞典》:芥川赏(芥川赏)  拼音:jiè chuān shǎng
日本的文学奖。为纪念芥川龙之介,由文艺春秋社于昭和十年创设。昭和十九年中断,二十四年恢复。被誉为日本文坛的龙门。
《国语辞典》:林罗山(林罗山)  拼音:lín luó shān
人名。(西元1583~1657)日本江户初期的朱子学者,名忠,一名信胜,号罗山,京都人。曾任家康以后四代侍讲。著有《大学解》、《论语解》、《儒门思问录》、《罗山诗文集》等。
《国语辞典》:武士刀  拼音:wǔ shì dāo
旧时日本武士随身携带的长刀。
《国语辞典》:痛痛病  拼音:tòng tòng bìng
一种公害病。西元一九六○年在日本初次出现。主要是由于工业废水中的鱼,因生物浓缩作用使体内积存镉,而人食用鱼之后,镉又在人体中的骨头及肾脏内沉积,而出现中毒的症状,全身关节则会异常疼痛,骨质脆弱,重则死亡。
《国语辞典》:透光带(透光带)  拼音:tòu guāng dài
日本霩射,使海洋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地带。一般自海水面到水深八十公尺处称为「透光带」。
《国语辞典》:慰安妇(慰安妇)  拼音:wèi ān fù
二次大战期间,日本军方为解决中国战区及太平洋战区日军之性需求,从占领区中国大陆、朝鲜、台湾、印尼等地强迫或诱骗等手段徵调妇女充当军妓,受到不人道待遇,在日本的文书上称为「慰安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