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比期
(1).古代官府催缴租税的限期。 清 袁枚 新齐谐·大乐上人:“其邻人 周 某,充县役,家贫,承催税租,皆侵蚀之,每逢比期,輒向上人借贷。”
(2).旧 中国 银钱业和工商业公定的一种债权债务结算日期。如以每月五日、十日、二十日、二十五日为“小比期”,以每月十五日和月底最后一天为“大比期”。一般拆放短期款项,即以半个月为期。 茅盾 《清明前后》第一幕:“我们得借比期来开销工资,来买米。”
《國語辭典》:脱期(脫期)  拼音:tuō qí
延误预定的日期。一般指期刊延期出版。
《國語辭典》:改期  拼音:gǎi qí
更改日期。如:「大会已经改期。」清。严有禧《漱华随笔。卷一。会试移期》:「至乾隆甲子科场后,经御史范咸条奏请会试改期三月著为定例,部覆未准,特旨允行。」
分類:预定日期
《漢語大詞典》:历眼(曆眼)
历书上标日期的格子。 宋 方岳 《立春前一日雪》诗:“历眼看看剩浹旬,山河大地一齐新。”
《漢語大詞典》:选期(選期)
古时指赴吏部报到听候选用的日期。 明 冯梦龙 《永团圆·报任宁阳》:“本欲给假归省老母,因选期在邇,冀得授职,便可近养了。”
《漢語大詞典》:衙日
(1).衙参之日。 唐 韩愈 《送侯喜》诗:“如今便别长官去,直到新年衙日来。” 宋 刘敞 《檀州》诗:“市声衙日集,海盖午时消。”参见“ 衙参 ”。
(2). 唐 宋 时节堂祭奠的日期。 宋 戴埴 鼠璞·旗纛将军:“本朝有六纛,旌节门旗二。受赐藏之公宇私室,号节堂。朔望次日祭之,号衙日。”参见“ 节堂 ”。参阅新唐书·百官志四下
《漢語大詞典》:衙参(衙參)
旧时官吏到上司衙门,排班参见,禀白公事。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延师》:“今日放了衙参,分付安排礼酒,叫门子伺候。”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上衙门:“州县衙参情状,各省大略相同。 桂林 有分段编为戏齣者,尤堪喷饭。”
《國語辭典》:既生魄  拼音:jì shēng pò
阴历初八、初九至十四、十五之时段,此时月由初生渐至望。「魄」文献异文作「霸」。清。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一。艺林一。生霸死霸考》:「余览古器物铭,而得古之所以名日者凡四,……。二曰既生霸,谓自八、九日以降至十四、五日也。」
分類:日期
《國語辭典》:提前  拼音:tí qián
把预定的时间向前挪移。如:「此项工程进行顺利,预计明年三月,可提前完工。」也作「提早」。
《漢語大詞典》:余历(餘曆)
谓历书上馀下的日期。 元 虞集 《天历戊辰前续咏贫士》:“呼儿检餘历,记日待春风。”
《漢語大詞典》:诏期(詔期)
征召的日期。管子·立政:“相高下,视肥墝,观地宜,明詔期,前后农夫,以时均修焉。”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张佩纶 曰:“‘明詔期’谓徵召之期。”
分類:征召日期
《漢語大詞典》:葬虞
葬礼和虞祭。虞祭行于葬日,故用“葬虞”借指下葬的日期。礼记·杂记下:“祝称卜葬虞,子孙曰‘哀’,夫曰‘乃’,兄弟曰‘某’。” 孔颖达 疏:“谓卜葬择日而卜人祝龟所称主人之辞也。而云‘葬虞’者,虞用葬日,故并言葬虞也。”
《漢語大詞典》:喜期
婚嫁的日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五回:“匆匆过了喜期, 继之 和我商量道:‘我要先回 上海 去了。’” 张天翼 《儿女们》三:“喜期是下月初八, 小银儿 是找不回来的了。”
分類:婚嫁日期
《國語辭典》:卜辞(卜辭)  拼音:bǔ cí
商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用来记录占卜事项的文字。参见「甲骨文」条。
《漢語大詞典》:凯期(凱期)
胜利的日期。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庆平贼表》:“凯期既届,乐饮在晨。斯乃紫歷方永,苍氓同庆。”
分類:胜利日期
《國語辭典》:告窆  拼音:gào biǎn
将下葬的时间讣告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