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日痕
指日光。 唐 杜牧 《朱坡》诗:“日痕絙翠巘,陂影堕晴霓。” 宋 黄大受 《早作》诗:“乾尽小园花上露,日痕恰恰到牕前。”
分類:日光
《漢語大詞典》:驰景(馳景)
(1).谓日光飞驰。乐府诗集·舞曲歌辞四·晋白紵舞歌二:“ 羲和 驰景逝不停,春露未晞严霜寒。”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观潮》:“秋满碧梧枝上,飞叶已堪惆悵,织乌驰景,催华壮选,何妨懽赏。”
(2).指日光。 唐 柳宗元 《与崔策登西山》诗:“驰景泛頽波,遥风递寒篠。”
分類:日光飞驰
《漢語大詞典》:迟景(遲景)
指傍晚的日光。 唐 刘禹锡 《观棋歌送儇师西游》:“因君临局看斗智,不觉迟景沉西墙。”
分類:日光黄昏
《漢語大詞典》:浮景
(1).流动的霞光。文选·扬雄〈甘泉赋〉:“腾清霄而軼浮景兮,夫何旟旐郅偈之旖旎也。” 李善 注:“浮景,流景也。” 晋 陆机 《日出东南隅行》:“遗芳结飞飈,浮景映清湍。”
(2).指光彩浮动。 三国 魏 曹植 《车渠椀赋》:“翩飘颻而浮景兮,若惊鵠之双飞。”
(3).指日光。 晋 张载 《七哀诗》之二:“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沉。” 南朝 宋 颜延之 《应诏观北湖田收》诗:“神行埒浮景,争光溢中天。”
(4).浮动在日光中。文选·左思〈魏都赋〉:“潜龙浮景,而幽泉高镜。” 刘良 注:“言先生之言启发我心……又似潜龙升天,浮於日景,我於幽泉之中,但涵照於其容暉也。”
(5).宫廷舟名。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他自己乘坐高四层的龙舟, 萧皇后 乘坐制度较小的翔螭舟,还有高三层称为浮景的水殿九艘。”
《漢語大詞典》:轮光(輪光)
(1).日光。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庆明帝疾和礼上表》:“而望景暂亏,轮光少曖。” 胡之骥 注:“轮光,日轮之光。” 唐太宗 《山阁晚秋》诗:“歷览情无极,咫尺轮光暮。”
(2).指月。 南朝 梁 刘孝绰 《望月》诗:“轮光缺不半,扇影出将圆。”
分類:日光
《漢語大詞典》:离光(離光)
日光。离为日,故称。《晋书·束晳传》:“昔元一既啟,两仪肇立,离光夜隐,望舒昼戢。” 南朝 宋 颜延之 《范连珠》:“ 鲁阳 倾首,离光为之反舍;有鸟拂波, 河伯 为之不潮。” 清 潘陆 《七夕》诗:“凉秋啟素节,白露变离光。”
分類:日光
《漢語大詞典》:霞景
指透过云霞的日光。 唐 李百药 《秋晚登古城》诗:“霞景焕餘照,露气澄晚清。”
《漢語大詞典》:乾光
日光。喻君王的恩泽。 晋 支遁 《上书告辞哀帝》:“贫道野逸 东山 ,与世异荣……不悟乾光曲曜,猥被蓬蓽,频奉明詔。” 南朝 宋 殷淡 《嘉胙乐》:“洞海周声惠,彻寓丽乾光。”
《漢語大詞典》:神景
(1).谓神灵的光照。文选·曹植〈七启〉:“讽《汉广》之所咏,覿游女於水滨。燿神景於中沚,被轻縠之纤罗。” 张铣 注:“神景,则游女之光也。” 李善 注引 薛君 曰:“游女,谓 汉 ( 汉水 )神也。”
(2).日;日光。 晋 陆机 《白云赋》:“攄神景於八幽,合洪化乎烟煴。”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六:“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见烛。”
《國語辭典》:火曜  拼音:huǒ yào
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的第三天,即星期二。如:「日本人称星期二为火曜日。」
《漢語大詞典》:阳彩(陽彩)
指日光。 南朝 宋 谢瞻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繁林收阳彩,密苑解华丛。”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三二:“阳彩皆阴翳,亲友尽暌违。”
分類:日光
《漢語大詞典》:隆景
指炎灼的日光。 唐 韩愈 《感二鸟赋》:“出国门而东騖,触白日之隆景。”
分類:日光
《漢語大詞典》:曦赫
日光。 唐 刘禹锡 《楚望赋》:“曦赫歊蒸,阳极反阴。”
分類:日光
《漢語大詞典》:玉晖(玉暉)
指透过云层的日光。 元 马祖常 《春云》诗:“嵐翠含玉暉,景采满巖屿。”
《漢語大詞典》:乌光(烏光)
指日光。 唐 黄滔 《课虚责有赋》:“越兎影,迈乌光。” 唐 黄滔 《白日上升赋》:“曦轡亭亭,乌光杲杲,爰脱屣於方厚,骤致身於苍昊。”
分類: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