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无所不至(無所不至) 拼音:wú suǒ bù zhì
1.没有到达不了的地方。《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周人既纤,而师史尤甚,转毂以百数,贾郡国,无所不至。」唐。陈子昂 为金吾将军陈令英请免官表:「西踰流沙,东绝沧海,南征北伐,无所不至。」
2.形容细心周到。《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又指望他聪明成器,时刻注意,抚摩鞠育,无所不至。」
3.形容才艺精通。《红楼梦》第二三回:「低吟悄唱,拆字猜枚,无所不至。」
4.比喻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红楼梦》第四回:「今日会酒,明日观花,甚至聚赌嫖娼,渐渐无所不至。」
5.没有不会发生的。《新五代史。卷五四。杂传。冯道传。序》:「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
2.形容细心周到。《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又指望他聪明成器,时刻注意,抚摩鞠育,无所不至。」
3.形容才艺精通。《红楼梦》第二三回:「低吟悄唱,拆字猜枚,无所不至。」
4.比喻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红楼梦》第四回:「今日会酒,明日观花,甚至聚赌嫖娼,渐渐无所不至。」
5.没有不会发生的。《新五代史。卷五四。杂传。冯道传。序》:「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
《國語辭典》:无方(無方) 拼音:wú fāng
1.无定例、无定规。《礼记。檀弓上》:「事亲有隐无犯,左右就养无方。」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谐讔》:「夫心险如山,口壅若川,怨怒之情不一,欢谑之言无方。」
2.无定类、无一定的方向。《孟子。离娄下》:「汤执中,立贤无方。」《金史。卷五一。选举志一》:「前代立贤无方,如版筑之士、鼓刀之叟,垂光简策者不可胜举。」
3.无限、无极。《庄子。天运》:「动于无方,居于窈冥,或谓之死,或谓之生。」
4.不得法。《谷梁传。昭公十九年》:「就师学问无方,心志不通,身之罪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镕裁》:「立本有体,意或偏长;趋时无方,辞或繁杂。」
2.无定类、无一定的方向。《孟子。离娄下》:「汤执中,立贤无方。」《金史。卷五一。选举志一》:「前代立贤无方,如版筑之士、鼓刀之叟,垂光简策者不可胜举。」
3.无限、无极。《庄子。天运》:「动于无方,居于窈冥,或谓之死,或谓之生。」
4.不得法。《谷梁传。昭公十九年》:「就师学问无方,心志不通,身之罪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镕裁》:「立本有体,意或偏长;趋时无方,辞或繁杂。」
《漢語大詞典》:极天际地(極天際地)
(1).形容十分盛大。《三国演义》第六八回:“ 建安 二十一年夏五月,羣臣表奏 献帝 ,颂 魏公 曹操 功德‘极天际地, 伊 周 莫及,宜进爵为王’。”《古今小说·晏平仲二桃杀三士》:“据卿之功,极天际地,无可比者。”
(2).谓无所不至,无所不到。 明 袁宗道 《读〈中庸〉》:“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则极天际地不止中国矣。”
(2).谓无所不至,无所不到。 明 袁宗道 《读〈中庸〉》:“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则极天际地不止中国矣。”
无所不至明
【佛学大辞典】
(真言)具名遍法界无所不至真言。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曰:「依法界力无等力正等觉信解,以一音声四处流出,普遍一切法界与虚空等,无所不至。真言曰:南么。(中略)恶。」
(真言)具名遍法界无所不至真言。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曰:「依法界力无等力正等觉信解,以一音声四处流出,普遍一切法界与虚空等,无所不至。真言曰:南么。(中略)恶。」
无所不至印
【佛学大辞典】
(印相)诸尊通用之印也。
(印相)诸尊通用之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