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困控
言无人引进。控,引。《楚辞·王逸〈九思·哀岁〉》:“修德兮困控,愁不聊兮遑生。”原注:“将谁困控,言无引己也。”
分類:无人引进
《漢語大詞典》:邑厉(邑厲)
旧时谓县邑设坛祭祀本境内无人祭祀的鬼神。清史稿·礼志三:“ 顺治 初, 直省 府、州、县设坛城北郊,岁以清明日、七月十五日、十月朔日,用羊三、豕三、米饭三石、香烛、酒醴、楮帛祭本境无祀鬼神。府曰郡厉,县曰邑厉。”
《漢語大詞典》:涂不拾遗(塗不拾遺)
犹道不拾遗。路上有失物,无人拾取。形容社会风气好。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
《國語辭典》:无人之境(無人之境)  拼音:wú rén zhī jìng
没有人在的地方。《三国演义》第七回:「赵云一骑马飞入绍军,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精忠岳传》第二三回:「逢人便挑,遇马便刺,耀武扬威,如入无人之境。」也作「无人之地」。
《國語辭典》:无出其右(無出其右)  拼音:wú chū qí yòu
语本《汉书。卷一。高帝纪下》:「贤赵臣田叔、孟舒等十人,召见与语,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古时以右为尊,故无出其右指没有能胜过的,为推许之词。唐。薛用弱《集异记。卷二。王维》:「此生非止音律,至于词学,无出其右。」宋。苏轼 乞相度开石门河状:「而独畏浙江水波恶,不敢径渡,以此知钱塘江天下之崄,无出其右者。」
分類:无人超过
《漢語大詞典》:祀孤
祭祀孤魂。旧时 江 南民俗,于特定的节日祭祀无人祭祀的死者。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江南城隍庙》:“每岁中元及清明,十月一日有庙市,都人迎赛祀孤。”
《漢語大詞典》:哑场(啞場)
(1).冷场。谓出现无人发言的局面。 茅盾 《子夜》三:“ 王和甫 说完了以后,大家竟默然无言,哑场了好半晌。”
(2).戏剧舞台上,因剧情需要而出现暂停音乐或说白的场面。 夏衍 《心防》第一幕:“ 浩如 拿了传单,好象受了很大的冲击似地,望着熊熊地烧着大火的窗外。哑场一分钟后。”
《國語辭典》:湮没无闻(湮沒無聞)  拼音:yīn mò wú wén
埋没,无人知晓。清。戴名世〈朱铭德传〉:「自明之亡,江、浙、闽、广间,深山大泽如先生辈者亦不少,而湮没无闻,于世者多矣。」
《國語辭典》:一清如水  拼音:yī qīng rú shuǐ
比喻官吏十分清廉。亦指吏治清明。《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况且一清如水,俸资之外,毫不苟取,那有钱财夤缘?」《西湖佳话。葛岭仙迹》:「葛洪到任即薄赋减刑,宽徭息讼,不消两月,治就一清如水。」
《國語辭典》:杳无人烟(杳無人煙)  拼音:yǎo wú rén yān
荒凉无人居住。《西游记》第六四回:「师兄差疑了,似这杳无人烟之处,又无个怪兽妖禽,怕他怎的?」
《国语辞典》:莫敢谁何(莫敢谁何)  拼音:mò gǎn shuí hé
谁也不敢对他怎么样。形容坏人为非作歹而无人敢干涉阻止。《元史。卷一七六。刘正传》:「辛贫窘,时已富实,交结权贵,莫敢谁何。」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一折:「争奈董卓弄权,将危汉室,群臣畏惧,莫敢谁何。」
《国语辞典》:落落难合(落落难合)  拼音:luò luò nán hé
形容人见解特出孤立,无人可与计谋;或形容人孤傲,不易合群。《后汉书。卷一九。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也作「落落寡合」。
《国语辞典》:流落不偶  拼音:liú luò bù ǒu
不偶,无人相知。流落不偶形容飘泊失意,无人看重、赏识。宋。陆游〈陈长翁文集序〉:「得志者司诏令,垂金石;流落不偶者,娱忧纾愤,发为诗骚。」《聊斋志异。卷一○。瑞云》:「甚惜其以绝世之姿,而流落不偶,故以小术晦其光而保其璞。」
《国语辞典》:美貌无双(美貌无双)  拼音:měi mào wú shuāng
形容容貌极其美丽,无人可以相比。《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以昭恽的女孩儿生得美貌无双,献与马希崇做小妻。」
《国语辞典》:色艺绝伦(色艺绝伦)  拼音:sè yì jué lún
姿色与技艺都非常出色,无人可与匹敌。宋。无名氏《李师师外传》:「师师无所归,有倡籍李姥者收养之。比长,色艺绝伦,遂名冠诸坊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