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青旄
唐 李嘉祐 酬皇甫十六侍御曾见寄 江头鸟避青旄节,城里人迎露网车。
唐 张籍 赠道士 茅山近别剡溪逢,玉节青旄十二重。
《漢語大詞典》:旄纛
古代帝王乘舆上用牦牛尾制成的用以翳蔽之物。尔雅·释言“纛,翳也” 郭璞 注引 汉 蔡邕 独断:“以旄牛尾为之,大如斗,在左騑马头上,所谓黄屋左纛。纛又谓之翳。”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崔圆》:“须臾渐近,楼船百艘,塞江而至,皆以锦绣为帆,金玉饰舟,旄纛盖伞,旌旗戈戟,繽纷照耀。”
《漢語大詞典》:设旄(設旄)
谓在旗帜上装饰上牦牛尾。《诗·小雅·车攻》:“建旐设旄,搏兽于 敖 。” 孔颖达 疏:“言当建立旐於车,而设旄牛尾於旐之首。”
《漢語大詞典》:旄幢
用牦牛尾为饰的旌旗。 宋 梅尧臣 《送潘歙州》诗:“下车谈诗书,上世拥旄幢。”
《分类字锦》:旄邱
诗旄邱之葛兮注前高后下曰旄邱
分类:
《漢語大詞典》:素旄
(1).即白旄。用旄牛尾为饰的白旗。古代用以指挥军队作战。文选·史岑〈出师颂〉:“昔在 孟津 ,惟师 尚父 ,素旄一麾,浑一区字。” 李善 注:“尚书曰:‘王右秉白旄以麾。’”
(2).用作君主的仪仗。 明 徐祯卿 《从吴学士侄奎观模米襄阳山水图并学士题识》诗:“白云縹緲 苍梧 遥,旖如 湘君 垂素旄。”
《骈字类编》:旄尽(旄尽)
元 杨维桢 题苏武牧羊图 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
《漢語大詞典》:旄星
即旄头星。 唐 储光羲 《观范阳递俘》诗:“ 北河 旄星陨, 鬼方 獮 林胡 。”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角端:“独 耶律文正王 进曰:‘此名角端,乃旄星之精也。圣人在位,则斯兽奉书而至。’”参见“ 旄头 ”。
《國語辭典》:旄头(旄頭)  拼音:máo tóu
1.帝王卫士所持的旗。《后汉书。卷七四下。袁绍刘表列传。袁绍下》:「承制设坛墠于襄平城南,郊祀天地藉田理兵,乘鸾辂九旒旄头羽骑。」
2.担任先驱的骑兵。《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羿为旄头,宋万为式道候。」《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赐东海王彊虎贲、旄头、钟虡之乐。」也作「旄骑」。
3.昴宿的别名。《汉书。卷二六。天文志》:「昴曰旄头,胡星也,为白衣会。」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参见「昴」条。
《漢語大詞典》:云旄(雲旄)
见“ 云髦 ”。
《漢語大詞典》:云髦(雲髦)
亦作“ 云旄 ”。 大旗。因其高,故称。《文选·张协〈七命〉》:“尔乃列轻武,整戎刚,建云髦,启雄芒。” 李善 注:“云髦,云斾,竿上施旄也。《上林赋》‘连云斾’。” 清 吴伟业 《与友人谈遗事》诗:“云旄大纛星辰动,天策中权虎豹陈。”
分類:大旗其高
《漢語大詞典》:庶旄
用以装饰旌旗的各色羽毛。《汉书·礼乐志》:“金支秀华,庶旄翠旌。” 颜师古 注:“庶,众也。庶旄翠旌,谓析五采羽,注翠旄之首而为旌耳。”
《骈字类编》:紫旄
唐 罗隐 送程尊师东游有寄 绛简便应朝右弼,紫旄兼合见东卿。
《漢語大詞典》:竿旄
揭旄于竿,以招贤者。引申为礼贤。左传·定公九年:“竿旄何以告之,取其忠也。”《孔子家语·好生》:“竿旄之忠告至矣哉。” 汉 焦赣 《易林·履之损》:“竿旄旌旗,执帜在郊。”
《漢語大詞典》:幡旄
亦作“ 幡眊 ”。 旌旗的羽毛饰。也指饰有羽毛的旗幡。西京杂记卷一:“每好风日,幡眊光影,照耀一殿,铃镊之声,惊动左右。”西京杂记卷六:“戈船上建戈矛,四角悉垂幡毦,旍葆、麾盖,照灼涯涘。”梁书·陆襄传:“郡民 鲜于琛 服食脩道法,尝入山採药,拾得五色幡眊。”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幡旄晨隐隐,铃镊夜将将。”
《骈字类编》:旄竿
皎然塞下曲旄竿瀚海扫云出毡骑天山踏雪归
《國語辭典》:旄骑(旄騎)  拼音:máo qí
担任先驱的骑兵。《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出入法驾,銮旗旄骑,陈置陛戟,然后辇出房闼。」也作「旄头」。
《國語辭典》:旄头(旄頭)  拼音:máo tóu
1.帝王卫士所持的旗。《后汉书。卷七四下。袁绍刘表列传。袁绍下》:「承制设坛墠于襄平城南,郊祀天地藉田理兵,乘鸾辂九旒旄头羽骑。」
2.担任先驱的骑兵。《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羿为旄头,宋万为式道候。」《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赐东海王彊虎贲、旄头、钟虡之乐。」也作「旄骑」。
3.昴宿的别名。《汉书。卷二六。天文志》:「昴曰旄头,胡星也,为白衣会。」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参见「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