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旁 → 傍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574,分39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水傍
偏傍
旁流
旁行
旁招
两旁
相傍
岸傍
四旁
傍江
旁皇
旁达
旁及
旁舍
依傍
《骈字类编》:水傍
通作旁易需九三需于泥致寇至疏泥者水傍之地泥溺之处逼近于难欲进其道难必害己故致寇至犹且迟疑而需待时虽即有寇至亦未为祸败也 诗小序凫鹥守成也疏郑以凫鹥水鸟居水是常故先言在泾既以水为主然后从下而渐至于高鸟不常处或出水傍故次在沙而水中高地鸟亦往焉故次在渚水外高地鸟又时往故次在潨山之绝水鸟往最稀故以为末因以鸟之所在取其象类为喻 唐书孟郊传年五十得进士第调溧阳尉县有投金濑平陵城林薄蒙翳下有积水郊閒往坐水傍裴回赋诗而曹务多废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俸水庾信宇文显和墓志铭武帝初至潼关太祖亲迎溱 太祖素知公名而未之识也目于众疑而不问直云令此人射水傍小鸟应手即著太祖喜云我知卿名矣
又颜氏家训见山傍下
《漢語大詞典》:偏傍
(1).偏旁。 唐 皇甫湜 《答李生第二书》:“书字未识偏傍,高谈 稷 契 ;读书未知句度,下视 服 郑 。” 宋 曾巩 《读书》诗:“端忧类童稚,习书倒偏傍。”详“ 偏旁 ”。
(2).不正。指旁门左道。 北齐 颜子推 颜氏家训·风操:“偏傍之书,死有归杀。” 王利器 集解:“ 卢文弨 曰:‘偏傍之书,谓非正书。’案:即谓旁门左道之书。”
偏偏靠近。 宋 姚宽 西溪丛语下:“《南部烟花録》,文极俚俗。又载 陈后主 诗云:‘夕阳如有意,偏傍小窗明。’此乃 唐 人 方棫 诗。” 元 杨果 《洛阳怀古》诗:“山势忽从平野断,河声偏傍故宫哀。”
《國語辭典》:偏旁  拼音:piān páng
偏,汉字合体字的左方;旁,汉字合体字的右方。「偏旁」泛指汉字合体字的上下左右任一部分。如:「松和岗的偏旁分别是木和山。」
《漢語大詞典》:旁流
广泛流布。 唐 白居易 《王泽流人心感策》:“夫欲使王泽旁流,人心大感,则在陛下恕己及物而已。” 唐 蒋防 《政不忍欺赋》:“一德旁流,齐是非於众庶;三无合则,混情性於高卑。”
《國語辭典》:旁行  拼音:páng xíng
1.遍行、通行。《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上》:「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
2.横向书写。《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安息,……画革旁行,以为书记。」唐。刘禹锡〈送僧元皓南游引〉:「繇是在席砚者,多旁行四句之书。」
《骈字类编》:旁招
书说命惟说式克钦承旁招俊乂列于庶位少宋史乐志庙堂自有擎天一柱功比汉庭萧多 群工同德俊乂旁招
《國語辭典》:两旁(兩旁)  拼音:liǎng páng
左右两边、两侧。如:「通往海边的那条大道,两旁皆是整齐的椰子树。」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般载杂卖》:「又有独轮车,前后二人把驾,两旁两人扶拐,前有驴拽,谓之『串车』,以不用耳子转轮也。」
《漢語大詞典》:相傍
(1).靠近;依傍。《水浒传》第二三回:“那时已有申牌时分,这轮红日厌厌地相傍下山。”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自己与 王惠 ,短拨着牲口骑了,相傍而行。”《人民文学》1981年第8期:“待到明年家乡原野的迎春花开,我一定会相傍在你的身旁。”
(2).谓男女相配。 清 李渔 《蜃中楼·双订》:“我才卿貌,今生合该相傍。”
《骈字类编》:岸傍
唐 岑参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岸傍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唐 李白 代别情人 清水本不动,桃花发岸傍。
唐 独孤绶 投珠于泉 岸傍随月落,波底共星悬。
《漢語大詞典》:四旁
(1).四门之旁。《周礼·考工记·匠人》:“四旁两夹窗。” 贾公彦 疏:“四旁者,五室室有四户,四户之旁皆有两夹窗,则五室二十户,四十窗也。”
(2).四近,四周。荀子·大略:“欲近四旁,莫如中央。” 郭沫若 《杨柳赞》诗:“杨呵柳!柳呵杨!把你劈成尺五长,插进四旁两头长。”
(3).指村旁、宅旁、道旁、水旁。《中国谚语资料·农谚》:“四旁种树,绿化处处。”
(4).四极,四境。周髀算经卷下:“天之中央,亦高四旁六万里。” 赵爽 注:“四旁,犹四极也。随地穹窿而高,如盖笠。”
《韵府拾遗 江韵》:傍江
沈右诗杖藜随意傍江行
《國語辭典》:旁皇  拼音:páng huáng
徘徊不前。也作「彷徨」。
分類:内心不安
《骈字类编》:旁达(旁达)
礼记聘义孚尹旁达信也疏旁者四面之谓也达者通显之名也信者内不欺隐者也玉采色彰达著见于外无隐掩如人有信者亦著见于外故云信也 唐书南诏传遣清平官尹辅酋等七人谢天子献铎鞘浪剑郁刃生金瑟瑟牛黄琥珀氎纺丝象犀越睒统伦马铎鞘者状如残刃有孔旁达出丽水饰以金所击无不洞夷人尤宝月以血祭之出潘存实晨光丽仙掌赋既炫晃之旁达亦孤标而独 范仲淹尧舜率天下以仁赋谤木设时恻隐之情旁达薰弦奏处生成之惠皆臻
《國語辭典》:旁及  拼音:páng jí
连带涉及。如:「这件舞弊案不仅与老闆有关,还旁及许多人。」《宋史。卷一○三。礼志六》:「王者因之,上享宗庙,旁及五祀,展其孝心,尽物示恭也。」
《漢語大詞典》:旁舍
邻舍,邻居。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适从旁舍来, 吕后 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 唐 杜甫 《夏日李公见访》诗:“旁舍颇淳朴,所愿亦易求。” 宋 秦观 《田居》诗之四:“孤榜傍横塘,喧春起旁舍。”
《國語辭典》:依傍  拼音:yī bàng
1.依靠。《醒世恒言。卷二七。李玉英狱中讼冤》:「元来焦氏要依傍焦榕,却搬在他侧边小巷中,相去只有半箭之远。」《红楼梦》第三回:「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
2.模仿。明。陆时雍〈诗镜总论〉:「依傍前人,改成新法,非其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