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旁 → 傍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593,分40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旁午
路旁
旁求
傍晚
旁有
旁通
旁郡
傍观
旁搜
旁无
水傍
偏傍
旁流
旁行
旁招
《漢語大詞典》:旁午
(1).亦作“ 旁迕 ”。交错;纷繁。 汉 王褒 《洞箫赋》:“气旁迕以飞射兮,驰散涣以逫律。”汉书·霍光传:“受璽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詔诸官署徵发。” 颜师古 注:“一从一横为旁午,犹言交横也。”《剪灯馀话·秋夕访琵琶亭记》:“旁午纷紜,殊无寧月。”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本军政府当军事旁午之际,势不能并谋兼顾,为吾乡僻同胞尽完全保护之责。”
(2).四面八方;到处。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 尔朱荣 不臣之跡,暴於旁午;谋 魏 社稷,愚智同见。” 宋 刘克庄 《运粮行》:“县符旁午催调发,大车小车声轧轧。” 钱锺书 注:“旁午,四面八方。”明史·刑法志三:“自京师至天下,旁午侦事,虽王府不免。”
《漢語大詞典》:路旁
指位于公路两旁
花坛的围边;小道、大路或铁路线边缘一条有植物的狭长地带。例如:路旁的青草也失去了超过路面的应有高度。
《國語辭典》:旁求  拼音:páng qiú
向各方徵求。汉。孔安国〈书经序〉:「开设学校,旁求儒雅。」《文选。孔融。荐祢衡表》:「旁求四方,以招贤俊。」
《國語辭典》:傍晚  拼音:bāng wǎn
黄昏时分。《三国演义》第一一回:「看看天色傍晚,背后喊声起处,吕布骤提戟赶来。」《老残游记》第一六回:「傍晚就送他们姐儿俩来,我们这儿不派人去叫了。」也作「傍黑儿」。
《骈字类编》:旁有
水经注九渡水北径仙人楼下旁有石形极方峭世名之为仙楼
分类:旁有
《國語辭典》:旁通  拼音:páng tōng
曲尽其义。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
《漢語大詞典》:旁郡
(1).附近的州郡。汉书·黥布传:“﹝ 淮南王 ﹞阴令人部聚兵,候伺旁郡警急。”新唐书·窦建德传:“踰 太行 ,入 上党 ,传檄旁郡。”
(2).别的州郡。 宋 张耒 《寓陈杂诗》之二:“故人在旁郡,书信不能屡。”
分類:附近州郡
《國語辭典》:傍观(傍觀)  拼音:páng guān
置身事物之外,冷静观察。《新唐书。卷二○○。儒学传下。元行冲传》:「当局称迷,傍观必审,何所为疑而不申列?」
《漢語大詞典》:旁搜(旁蒐)
亦作“ 旁蒐 ”。广泛搜求。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上:“彼皆目下十行,胸罗万卷,旁蒐广擷,集厥大成。” 清 赵翼 《李雨村续寄诗话戏题于后》诗之二:“真个将军不好武,尽将风雅入旁搜。”参见“ 旁搜远绍 ”。
分類:广泛搜求
《漢語大詞典》:旁搜远绍(旁搜遠紹,旁蒐遠紹)
广泛搜集,远承古人。 唐 韩愈 《进学解》:“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 清 魏源 书古微序:“坠绪茫茫,旁搜远绍,其得於经者凡四大端。”亦作“ 旁蒐远绍 ”。 王国维 《〈玉谿生年谱〉序》:“君独旁蒐远绍,博采 唐 人文集、説部及金石文字,以正 刘 宋 二书之失。”
分類:广泛搜集
《骈字类编》:旁无(旁无)
刘克庄 感昔诗 旁无公议扶种李,中有流言沮范韩。
《骈字类编》:水傍
通作旁易需九三需于泥致寇至疏泥者水傍之地泥溺之处逼近于难欲进其道难必害己故致寇至犹且迟疑而需待时虽即有寇至亦未为祸败也 诗小序凫鹥守成也疏郑以凫鹥水鸟居水是常故先言在泾既以水为主然后从下而渐至于高鸟不常处或出水傍故次在沙而水中高地鸟亦往焉故次在渚水外高地鸟又时往故次在潨山之绝水鸟往最稀故以为末因以鸟之所在取其象类为喻 唐书孟郊传年五十得进士第调溧阳尉县有投金濑平陵城林薄蒙翳下有积水郊閒往坐水傍裴回赋诗而曹务多废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俸水庾信宇文显和墓志铭武帝初至潼关太祖亲迎溱 太祖素知公名而未之识也目于众疑而不问直云令此人射水傍小鸟应手即著太祖喜云我知卿名矣
又颜氏家训见山傍下
《漢語大詞典》:偏傍
(1).偏旁。 唐 皇甫湜 《答李生第二书》:“书字未识偏傍,高谈 稷 契 ;读书未知句度,下视 服 郑 。” 宋 曾巩 《读书》诗:“端忧类童稚,习书倒偏傍。”详“ 偏旁 ”。
(2).不正。指旁门左道。 北齐 颜子推 颜氏家训·风操:“偏傍之书,死有归杀。” 王利器 集解:“ 卢文弨 曰:‘偏傍之书,谓非正书。’案:即谓旁门左道之书。”
偏偏靠近。 宋 姚宽 西溪丛语下:“《南部烟花録》,文极俚俗。又载 陈后主 诗云:‘夕阳如有意,偏傍小窗明。’此乃 唐 人 方棫 诗。” 元 杨果 《洛阳怀古》诗:“山势忽从平野断,河声偏傍故宫哀。”
《國語辭典》:偏旁  拼音:piān páng
偏,汉字合体字的左方;旁,汉字合体字的右方。「偏旁」泛指汉字合体字的上下左右任一部分。如:「松和岗的偏旁分别是木和山。」
《漢語大詞典》:旁流
广泛流布。 唐 白居易 《王泽流人心感策》:“夫欲使王泽旁流,人心大感,则在陛下恕己及物而已。” 唐 蒋防 《政不忍欺赋》:“一德旁流,齐是非於众庶;三无合则,混情性於高卑。”
《國語辭典》:旁行  拼音:páng xíng
1.遍行、通行。《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上》:「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
2.横向书写。《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安息,……画革旁行,以为书记。」唐。刘禹锡〈送僧元皓南游引〉:「繇是在席砚者,多旁行四句之书。」
《骈字类编》:旁招
书说命惟说式克钦承旁招俊乂列于庶位少宋史乐志庙堂自有擎天一柱功比汉庭萧多 群工同德俊乂旁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