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旁 → 傍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侧边(側邊)
旁边。《水浒传》第六十回:“ 黑旋风 李逵 在侧边叫道:‘哥哥休説做 梁山泊 主,便做了大 宋 皇帝,却不好!’” 艾芜 《端阳节》四:“叫姐姐好生拿,不要碰倒侧边那碗熟油辣椒。”
分類:侧边旁边
《漢語大詞典》:跟底
面前;旁边。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三折:“一发的走到跟底,大家吃一会没滋味。”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三折:“相公呵,怕!你要做好事, 兴奴 儘依得,你则休渐渐来跟底。”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二折:“走到他跟底,呀呀呀可怎生无一箇睬我的。”
分類:面前旁边
《漢語大詞典》:侧手(側手)
旁边。《西游记》第四九回:“只见那怪坐在上面,众水族摆列两边,有箇斑衣鱖婆坐於侧手。”
分類:旁边
《國語辭典》:跟头(跟頭)  拼音:gēn tou
1.身体倒翻,头朝地的姿势。如:「翻跟头」。《儒林外史》第三回:「一声吩咐过了,两傍走过几个如狼似虎的公人,把那童生叉著膊子,一路跟头,叉到大门外。」也作「根头」。
2.比喻遭遇挫折或出丑。如:「这次拔河比赛,咱们跟头可栽大啦!」
《漢語大詞典》:跟头戏(跟頭戲)
指以头竖地倒挺翻身的杂技。
分類:翻身杂技
《國語辭典》:近旁  拼音:jìn páng
附近、旁边。如:「大学近旁有很多商店,提供师生日常生活所需。」
《漢語大詞典》:旁畔
旁边。 宋 晏殊 《木兰花》词:“琵琶旁畔且寻思,鸚鵡前头休借问。”
分類:旁边
《国语辞典》:旁手  拼音:páng shǒu
旁边。《醒世姻缘传》第一三回:「将尸裹了,就在那邵次湖的旁手,也掘了一个浅浅的坑,草草埋了。」
分类:旁边
《國語辭典》:床头(床頭)  拼音:chuáng tóu
床铺中,头所枕藉的一端。元。陈旅题春宫倦绣图〉诗:「绿树垂垂护宝阑,床头翠帕羃双环。」《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弄出剑术手段,飞身到魏博,夜漏三时,往返七百里,取了他床头金盒归来。」
《國語辭典》:日边(日邊)  拼音:rì biān
1.太阳旁边。形容非常遥远的地方。唐。李白 望天门山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帝城或天子左右。唐。赵嘏 送裴延翰下第归觐滁州诗:「江上诗书悬素业,日边门户倚丹梯。」
《國語辭典》:旁人  拼音:páng rén
局外人,没有关系而不相干的人。《乐府诗集。卷五八。琴曲歌辞二。南朝宋。鲍照。别鹤操诗》:「心自有所怀,旁人那得知。」《红楼梦》第七二回:「因想这事非常,若说出来,奸盗相连,关系人命,还保不住带累了旁人。」
《國語辭典》:旁观(旁觀)  拼音:páng guān
在旁观看。《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于是父子相持而哭,旁观之人无不堕泪。」《老残游记二篇》第八回:「今日到了这个光景,不要说受苦的人,就是我们旁观的都受不得。」
《國語辭典》:半面  拼音:bàn miàn
1.半边脸。《三国演义》第八回:「卓方食,布偷目窃望,见绣帘内一女子往来观觑,微露半面,以目送情。」
2.比喻瞥见一面。《北齐书。卷三四。杨愔传》:「其聪记强识,半面不忘。」唐。钱起〈赠李十六〉诗:「半面喜投分,数年钦盛名。」
《國語辭典》:道左  拼音:dào zuǒ
道路左侧。泛指路旁。唐。李朝威《柳毅传》:「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國語辭典》:侍立  拼音:shì lì
站立于一旁侍侯。《三国演义》第四回:「见董卓坐于床上,吕布侍立于侧。」《红楼梦》第六七回:「旺儿请了安,在外间门口垂手侍立。」
《漢語大詞典》:坐隅
座位旁边。 汉 贾谊 《鵩鸟赋》:“单閼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止于坐隅兮,貌甚闲暇。” 唐 杜甫 《北风》诗:“隐几看帆席,云山涌坐隅。” 宋 苏轼 《鹤叹》诗:“园中有鹤驯可呼,我欲呼之立坐隅。”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督抚·海忠介抚江南:“至 万历 丙戌, 海 再出为南少宰, 何 以部郎謁 海 ,而置其榻於坐隅。”
分類:座位旁边